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甘宁边区,粮食生产环境不算优越,但为了渡过抗战最艰难时期,中共和边区政府在增加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供应上做了巨大的努力。一是做最广泛的农民动员和组织劳动力,通过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总量;二是规范和调整粮食管理与供给制度,最大程度的节约用粮,以保障粮食供给;三是制定限制粮食出境和用粮食酿酒,以减少粮食消耗。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边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次,通过调整政治与经济政策,建立比较合理的粮食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了与民争食的问题。粮食问题的成功解决,成为边区渡过抗战最困难时段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讨论边区自给问题时,粮食生产因素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在使用现汇和外国贷款从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粮食以渡过粮食危机的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意识到,进口粮食不如进口化肥乃至进口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划算。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决定从西方国家引进化肥生产的成套技术设备。在此过程中,中国开辟了从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等国进口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的渠道,打开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1960年下半年,灾荒遍布全省农村并急剧恶化,安徽省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跌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逐渐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迷雾中醒悟过来,努力采取开展整风整社,解散公共食堂;减少粮食征购和外调,恢复自留地;推广责任田,改革农业生产责任制;救济与安置灾民,稳定社会秩序;确立农业基础地位,恢复和发展农业等一系列紧急措施救灾度荒,扭转了严重困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1959年至1960年问,安徽农村同全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问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冷静地总结分析了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要扭转危局、复兴农村经济,光靠反“五风”是不够的,必须彻底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问题。在深入基层认真倾听农民意见之后,省委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试点,取得了成功,后又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态支持,于1961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了“责任田”亦即包产到户责任制。试行一年,粮食大丰收,农村非正常死亡现象得到了制止。正当省委意欲继续推行“责任田”时,1962年2月,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因试行“责任田”被指责为犯了“方向性错误”,免除了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责任田”被强令改正。  相似文献   

5.
阿连德上台以来,采取了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措施,诸如开展土地改革、提高工人待遇、实施国有化政策,这种以消费革命为取向的改革更多着眼于政治选票和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尽管在其执政中后期开始强调增加粮食生产等生产革命,但由于路径依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积重难返.另一方面,阿连德的改革触动了美国在智利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而且美国更不希望智利成为第二个古巴,在南美洲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此,美国通过取消粮食援助、对智利实施铜矿禁运等在内的一系列制裁手段来加以惩罚并扶持智利国内的反对派,这种组合拳式的运用使得智利的粮食危机愈演愈烈.在国际粮价高涨、美国粮食制裁以及民众反对的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阿连德政权逐步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熊光慈 《史学月刊》2006,(10):119-121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两次规模较大的改革。尽管这两次改革最终都归于失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其一,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二,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支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的,要想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做保障。以下试就两次改革情况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吉晓华 《安徽史学》2012,(3):114-117
在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推行了"责任田"和"大包干"的改革。但是,由于政治背景、群众基础、两代领导人态度的不同,两次改革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命运,"责任田"试行失败,"大包干"推广成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机具在种植业中的推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增加,加之用工企业对务工者要求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吕渊 《风景名胜》2021,(2):0397-0397
水稻是非常常见的粮食作物类型,其在粮食种植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水稻的高品质种植不仅能够提供更为优质的粮食产量,还能够促进种植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要想实现以上要求,需要对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和调整,并通过优良技术的宣传以及推广,促进整体水稻种植质量以及产量的提升,达到增产增效的最终种植目的。就当前水稻种植情况来看,虽然化肥以及农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促进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不良情况也较为严重,均不利于水稻种植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在未来水稻种植过程中对相关种植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两大因素,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为此,我国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全面转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逐步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11.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纠正错误,全力领导人民进行了救灾斗争,采取了精简城市人口、降低粮食征购量、紧急调运和进口粮食、节衣缩食"瓜菜代"、提高粮食收购价、大办农业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扭转了局面,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宋代粮商的粮食投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锡东 《史学月刊》2000,(2):96-103
宋代商人在发挥调剂余缺功能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宋代粮商的投机行为,多见于三个领域:一是向官府贩粜军需粮草过程中,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诈取官府钱物;二是在、城市粮食贸易中投机取巧,从城市居民和城郊农民身上攫取暴利;三是乡村中的地主家庭,趁粮食短缺之机,残酷地压榨农民。这些投机活动,既暴露了宋代粮商惟利是图、为富不仁的丑恶嘴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商人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区际粮食流通的三次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50多年间,粮食流通经历了计划调拨到市场调节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粮食流向流量发生了由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到北出南进乃至南北同出三次历史性变化。通过对这一过程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次重大的历史变化既是中国区域经济在市场化主导下非均衡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将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调整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周恩来殚精竭虑,采取种种措施,稳定粮食局势。他劝说红卫兵和造反派不能冲击农业生产,坚持抓南粮北调局面的改变,用"以出养进"的办法开展粮食外贸,努力解决"三个突破"中的粮食"窟窿"问题,认真贯彻藏粮于民的思想,常抓节约粮食。周恩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的思想和为民谋利的风范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8,31(1):78-83
从1940年开始到1941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和粮价高涨是这场危机的主要表现.粮食危机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国统区粮食产量的大量减产、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投机者囤积居奇所致.  相似文献   

16.
苟倩  王成金  程佳佳 《人文地理》2017,32(6):95-103
粮食运输关乎中国民生大计,而港口是其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本文以中国港口为研究对象,着眼于1982-2013年,从进出港、进出口等角度,深入考察中国港口在国内外贸易中的职能分工与变化,归纳其空间模式。同时,从粮食生产分布、产需差异、需求结构、政策等方面探讨其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港口粮食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出港格局先是“向环渤海地区集聚”再“轻度分散”,进港格局则从“以北方港口为主”向“较为分散”演化,环渤海港口一直承担着中国粮食的出口职能,粮食进口则由“北进”向“南北同进”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17.
A major Alpine‐type peridotite located at Almklovdalen in the Western Gneiss Region of Norway was infiltrated by aqueous fluids at several stages during late Caledonian uplift and retrogressive metamorphism. Following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s in the garnet–peridotite stability field, the peridotite experienced pervasive fluid infiltration and retrogression in the chlorite–peridotite stability field. Subsequently, the peridotite was infiltrated locally by nonreactive fluids along fracture networks forming pipe‐like structures, typically on the order of 10 m wide. Fluid migration away from the fractures into the initially impermeable peridotite matrix was facilitated by pervasive dilation of grain boundar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ragranular hydrofractures.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of serpentine occupying the originally fluid‐filled inclusion space indicate that the pervasively infiltrating fluid wa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ihedral angle (θ > 60°) and ‘curled up’ into discontinuous channels and fluid inclusion arrays following the infiltration event. Re‐equilibration of the fluid phase topology took place by growth and dissolution processes driven by the excess surface energy represented by the ‘forcefully’ introduced external fluid. Pervasive fluid introduction into the peridotite reduced local effective stresses, increased the effective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rates and caused extensive recrystallization and some grain coarsening of the infiltrated volumes. Grain boundary migration associated with this recrystallization swept off abundant intragranular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original chlorite peridotite,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colour change of the rock. This colour change defines a relatively sharp front typically located 1–20 cm away from the fractures where the nonreactive fluids originally entered the peridotite. Our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 how crustal rocks may be pervasively infiltrated by fluids with high dihedral angles (θ > 60°) and emphasize the coupling between hydrofracturing and textural equilibration of the grain boundary networks and the fluid phase topology.  相似文献   

18.
An American specialist on Russia's agricultural sector examines the progression and impact of that country's 2010 drought (the worst in a half-century), leading to a grain harvest one-third smaller than originally forecast. A particular focus is on the country's grain reserves and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drought in such areas as grain export policy and maintaining the size of the domestic livestock herd, responses which the author argues are conditioned by the drive for food security, a concept that has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andem with resurgent economic nationalism during the post-Soviet period.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颇费。北平火车站附近的粮栈作为第一级市场将粮食输入到北平城内,一级销售商携带粮食样品在第二级粮食交易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第三级市场销售商在二级交易市场确定货源后,将粮食供应全市人民,最终覆盖整个北平城。第一级粮食市场承担代替外地粮商销售买卖的功能,多集中在车站附近;二级粮食市场确定了一级市场的货源后,进一步将粮食供应系统扩大;三级销售市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米庄和陆陈行,其特点为数量大、规模小、覆盖范围广,有效地将粮食输入给最终消费者。粮食供给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本文围绕粮食这一主题,探讨了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的总体运作原则、粮食商业的运行模式以及每级粮食供应商的特点与粮食流通方式,指出北平粮食市场的三个级别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潮州粮食供给地区及路线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 潮州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粮食日益不能自给, 不得不到本地区之外购买粮食。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大, 江西赣州, 广东雷州、琼州、高州, 福建厦门、台湾, 东南亚暹罗、越南等国先后成为潮州粮食的供给地。粮食供给地的变化, 引起贸易路线的变迁。潮州粮食贸易亦与潮州华侨出国有很大关系, 潮州的粮食贸易形成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