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数众多的内地群众偷渡外逃到香港,历来是广东的一个特殊问题.   由于国内采取了一系列"左"的错误政策,加上3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10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广东曾连续发生群众偷渡外逃香港、澳门事件.据统计,从1954年至1978年,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56.5万多人,逃出14.68万多人.为了遏制逃港风潮,广东全省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续不断地进行反偷渡斗争,但效果有限.在一些人看来."逃港"似乎成了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然而,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情况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内地居民"逃港"事件越来越少,而港人北上定居则悄然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一度出现了偷渡外逃风潮,这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当时甫至主政南粤的习仲勋和广东省委坚决贯彻中央指示,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对策,成功化解了一起猛烈、严重且棘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晓宇  孙一凡 《神州》2012,(8):243-243
偷渡犯罪是我国边境地区出现较多的一种犯罪,包括在我国《刑法》中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偷渡犯罪也一直是我国公安边防部队打击的重点。当代的偷渡犯罪又呈现出新的特点,给我公安边防部队侦破打击这类犯罪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试述1922—1923年广东纸币风潮梁尚贤从1922年3月到1923年2月,广东出现了持续11个月的纸币风潮。本文试述此次风潮之起因、经过和教训。(一)本来,省立广东银行在1920年成立时,由广州军政府拨出二三百万元为准备金,前后两次共发行纸币700...  相似文献   

5.
抢购     
《湖南文史》2011,(5):66-67
1988年,国家取消价格双轨制,物价开始上涨。当时出现了抢购风潮,时常可见人们排着长队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1921~1923年间,大连地区出现了一场"金银建"风潮。这次金融风潮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严重影响了当时大连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在金银建风潮期间,大连华商公议会代表本地华商与日本殖民当局展开维护自身权益的抗争。经过各界的抗争与协调,此次风潮最终以日本殖民当局妥协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正>一1910年(宣统二年)爆发的橡皮(橡胶)风潮是中国近代严重的金融风潮之一。关于这次风潮的论文很多,相关的金融史著作中也都有谈到(两者以下合称"文章")。多数文章认为造成橡皮风潮的始作俑者是英国商人麦边,他在上海设立的橡皮公司名蓝格志(或写作兰格志)拓植公司,用欺骗的手段搜括中国人的钱财。一些洋人起而效尤,终于爆发金融风潮,而骗子们自己则纷纷携款潜逃。但近年来反对这种观点的文章也有出现,就笔  相似文献   

8.
樊翠花 《沧桑》2009,(6):20-21
1910年抢米风潮多发,其中江北三面厂被劫风潮是极具代表意义的群体性事件,灾荒是主要诱因之一。灾害导致米荒危机,人心惶恐,道德失范,变乱纷呈。此次抢掠风潮扰乱了社会治安,干扰了商民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9.
戴纬纬  徐一宵  李明奇 《神州》2013,(1):217-217
我国政府历来提倡在遵守有关国际条约和各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人员往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偷渡活动,致力于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共同预防、打击非法偷渡活动。  相似文献   

10.
1882-1883年中国金融风潮是由厘税过重、钱庄自身机制不健全、中法战争吃紧等多种因素综合演变的结果.这次金融风潮分两个路径,即钱庄倒帐风潮和股票暴长暴跌,其过程相当复杂.金融风潮给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沉重打击了钱庄、股份制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造成经济上的萧条和恐慌.金融风潮反映了当时中国诸多不良经济问题,给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前期,浙江接连发生钱业风潮,除了全国性一般原因如钱业自身弱点、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白银法案及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法币政策等财政经济政策影响外,还有浙江比较特殊的原因.中国蚕丝业的惨落和上海金融风潮直接引发了三十年代浙江的钱业风潮;浙江银行业自1927年以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1931年以后与整个经济不相协调的畸形发展,也是引发浙江钱业风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福建省城福州爆发了一场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潮。当时福州府的百姓全城罢市.冲击闽浙总督衙门.殴打退休尚书,请求罢用铁钱,平抑市面物价,一时震动全国,此事件甚至被收录于《清文宗实录》。引起这场金融风潮的“罪魁祸首”竟是原本不起眼的铁钱,故而史称“铁钱风潮”或“铁钱事件”。  相似文献   

13.
王昊 《百年潮》2002,(2):63-66
发生于1928年6月,结束于1929年6月的北平大学区风潮,是一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改革教育行政制度而引发的学界反抗运动.该风潮的发生与南京国民党政权改革教育的举措密切相关,诱发此次风潮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大学区制度在北方之实行.  相似文献   

14.
上海金融界“民十风潮”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十风潮”亦称“信交风潮”,系指1921年发生于上海的大量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旋启旋闭的事件,其实质是一次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该风潮“波动之巨,影响之大,在经济史上永留下不可掩没之污名”。  相似文献   

15.
卢荻 《百年潮》2007,(10):20-27
广东群众偷渡外逃到港澳,这是广东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齐家贞在墨尔本,是颇有名气的女作家,重庆人,又矮又慈爱。1957年后,父女两代经受牢狱,70年代偷渡香港。走在澳洲最南端的海滩上,不少读者认出她,过来合影,  相似文献   

17.
1933年,国立上海商学院围绕着院长人选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易长风潮。此次易长风潮,起因于院长徐佩琨处理"中大复院运动"失当,导致学生群起反对,教授群体分裂。在校内,易长风潮表现为教务主任武堉幹与院长徐佩琨之间的互相攻讦、激烈斗争。在校外,CC系积极游说蒋介石,推举杨公达担任院长,以便控制上海商学院。上海工商界人士则积极向蒋介石保举徐佩琨留任。由于蒋介石将此类政务委托于杨永泰,此事又成为杨永泰排除异己的绝好契机。由此,易长风潮和高层政争相互交织,展现了1930年代前期错综复杂的派系矛盾和政学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女子参政是指妇女走进政治或管理领域,通过对社会管理和参与领导来体现妇女的地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但在辛亥革命时期曾一度出现了女子参政风潮。  相似文献   

19.
1910年7月中旬,上海钱庄业爆发了极其轰动的“橡皮股票风潮”。这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几个钱庄风潮之一,对当时上海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无风不起浪。橡皮股票风潮的发生,起源于一个纯属虚构的“投机”神话。至于这一神话的由来,时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则变得更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有以下两种不同“版本”的说法较为流行:一是说1908年时,有个西方人在上海开办了一家橡皮股票公司,发行股票;并四处大登广告,宣称橡皮事业将来前景美妙,必定可大获其利。不少中外商人均被此人的一面之辞所…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正年代出现了“成金”风潮,导致经济无秩序与社会分配不公,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经济上,大众消费能力低下,市场狭小;政治上,金钱与权力日益密切结合。这对日本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1927年后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更是政党政治走向失败、军部法西斯势力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