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占军 《世界历史》2000,45(2):39-44
1935年6月18日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是3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条约之一,它的缔结对于当时欧洲的国际形势影响巨大,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甚至因此~度恶化。有关该协定缔结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国外学者多有涉及,国内学者则鲜有著述。本文试图从英法关系的角度,对该协定缔结的原因及其对英法关系的影响作~初步的探讨,借以揭示两国当时在对德政策上存在的矛盾与分歧。  相似文献   

2.
1938—1939年间,德意日三国为在防共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关系展开交涉。德意希望新三国协定尤其是其中武力援助义务的适用对象延伸至苏联以外的英法等国,突破防共协定的局限。日本政府内部对此意见分歧,陆军主张接受德意的要求并与之缔结军事同盟,外务省则反对。在海军的协调下,日本政府于1939年1月和3月两次达成折中妥协案。但随着欧洲局势的变化,德意与英法矛盾激化,要求日本就参战问题表明态度。参战问题触及日本海军的底线,海军坚决反对继续让步,陆军亦无法强行推进三国同盟问题。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防共协定强化交涉无果而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决定不介入欧洲战争。  相似文献   

3.
邹彦鹏 《沧桑》2009,(6):36-37
一战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的战略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际局势要求海军把战略重心放在远东。在英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英国海军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以远东水域为主的作战计划,直接影响了英国在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上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1938年初美国海军战争计划局长、海军上校罗亚尔·E·英格索尔秘密访问伦敦,与英国同行进行了为期13天的英美海军参谋会谈,双方达成的“会谈记录”,是关于一旦与日本发生战争时两国海军采取联合行动的非正式协议,它探寻了双方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协同战略的初步基础,揭开了英美在未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军事合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1917年11月2日,美国国务卿兰辛和日本特使石井菊次郎在华盛顿达成了一项关于中国问题的换文,史称《兰辛——石井协定》。认真研究这一事件,对于了解一战时期列强在远东的国际关系,特别是美日两国的对华扩张及其政策冲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对这一协定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秀 《史学集刊》2002,3(3):56-61
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对于英国摆脱外交孤立、维持地中海地区的“均势”起了重要作用。但英国既想享受同盟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隐患,也是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1940年 9月美国和英国签订的“驱逐舰换基地”的秘密协定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尚处在战争之外的情况下 ,两国间达成的第一个重要双边军事协定。经过近 4个月的谈判 ,英国获得了迫切需要的驱逐舰 5 0艘 ,美国以此换取了租借英国在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上的 8个海空军基地 99年的权利 ,以及英国政府的重要保证 :英国一旦战败 ,皇家海军决不投降也不会被凿沉 ,而是开到海外继续保卫帝国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英国所一直坚持的"光辉孤立"政策受到挑战,尤其在远东问题上,英俄矛盾不断加深,迫使英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在欧洲寻找盟友无果后,英国最终选择和日本走到了一起,这在当时看来既是英国外交战略的巨大调整,也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契机。在英日同盟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导致其形成,而最后又不可避免的促使其解体。  相似文献   

9.
对远东危机时期英国对日政策的若干评价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始、以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为终的远东危机时期,由于英国“是唯一在远东拥有较大利益的欧洲国家”,因而,它的对日政策对事件的演进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在史学界,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和论文可谓是汗牛充栋,各种观点大都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笔者拟就若干观点提出商榷。一英国对日政策是否是绥靖政策对于这一时期英国对日政策,在中国史学界,持否定观点者居多,认为:“英国的政策的实质是绥靖政策”,它“首先是在  相似文献   

10.
刘素清  张勇斌 《沧桑》2012,(1):44-4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提议召开太平洋会议,因在华盛顿举行,亦称华盛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战后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五国战列舰比例为5∶5∶3∶1.75∶1.75,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海军强国,并能够与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平起平坐。美国海军力量的上升对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作奎 《世界历史》2006,6(6):130-135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从“欧洲均势”考虑出发,担心德国战败后法国会成为另一个霸权国家,所以对法国采取有限援助政策,希望法德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这种战略构想直接造成了战争初期英法联军由于协调不力而节节败退。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高涨,前线士兵出现严重厌战情绪,国内政局不稳,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务约以走出战争,这极大违背英国的“欧洲均势”原则,故一战后期英国不得不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战争。  相似文献   

12.
1939年天津租界危机期间,英国根据欧亚局势的演变和美国态度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其远东外交政策.本文通过对英国在天津租界危机中的外交折冲的研究,展现危机中的英国既不甘于放弃其在远东的权益,又不愿与日本走向军事对抗,因而推行了一种既支持中国抗战(主要是道义上的支持),又对日妥协的双重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从表象上看,充满着矛盾与反复.但在这一复杂表象的背后,则是英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在远东获取最大利益的现实主义考量,也是英国外交传统中的民族国家利益至上这一核心原则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前十年间英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政策萨本仁本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英国在远东对日本,在欧洲对德国,在地中海地区对意大利奉行全球绥靖战略,而对日绥靖的起始早于对德、意的绥靖,终结也晚。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英国实行旁观袒日的政策,纵容日...  相似文献   

14.
赵军秀 《史学月刊》2004,24(9):83-87,97
1915海峡协定是英国战时外交的产物。出于对德战争的需要,英国向俄国承诺战后根据俄国的意愿解决海峡问题,但这绝非是英国单方面的让步,也并没有改变英国传统的“帝国防御战略”。英国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在中近东地区的利益要求,还为在这一地区获得进一步的补偿保留了充分的余地。《海峡协定》签订后,列强开始了对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全面瓜分。  相似文献   

15.
与在其他地方殖民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英国对新西兰采取了渐进与和平的殖民战略。1840年的《怀唐伊条约》是英国殖民者与毛利人之间签订的一个关系协定。由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以及在条约缔结过程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条约的两个文本(英文本和毛利文本)在一些关键术语的择用及其释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英国殖民者将英文本条约视为合法取得新西兰主权的基础性文件;毛利人则认为,该条约旨在求得英国的安全保护,并与后者分享统治权威。从史实证据和法理角度来考察,英国根据《怀唐伊条约》取得对毛利人主权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6.
于放 《中国钱币》2013,(4):78-80
理查德·怀特,英国人,1931年生,出身海军世家,1944年起作为皇家海军年轻的见习官,在超过5艘的远东战舰服役.1960年,他在香港收集了第一枚中国银币,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集币和研究生涯;1970年,他从海军退役成为女王的外交信使,有更多的机会往来于香港和北京,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对中国近代铸币的研究和写作. 本书并不是一本专著,而是作者自1974-2003年在英国各钱币学期刊发表的37篇论文的合集,包括《钱币学年鉴》(Numismatic chronicle),《钱币界》(Numismatic circular)等杂志,并有4个附录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另有一个附录论及英国1848年为纪念中国帆船"耆英号"(keying junk)访英而发行的纪念章.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辽东半岛的旅顺口,仍然驻守着一支外国军队,那就是苏联红军远东后贝加尔第三十九集团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有关协定,中国的旅顺港口暂由苏中双方共同使用30年。1955年5月27日,这支苏联红军突然全部撤出了旅顺口,比协议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20年。这是为什么?“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近百年来,列强曾先后染指这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了《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这是三个大国的一次秘密交易,它们背着中国允诺苏…  相似文献   

18.
战时及战后初期,苏美英法等国的政治家,通过一系列公报、协定、和约等文件,对战后欧洲的政治安排作出了如下设计:德、奥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其分界线,基本上是欧战结束时苏军与西方盟军的军事分界线。德国边界的最后确定须待和约的缔结,但其东部边界将在奥得—西尼斯河一线,西部的萨尔等地区划归法国。波兰的东、西边界均须重新划  相似文献   

19.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给正处于外交转型中的德国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德国一改过去只关注经济利益而避免卷入政治纷争的传统立场,开始介入远东的权力角逐,这也成为德国远东政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战争初期,德国表面采取超脱的中立姿态,多次拒绝清政府与英、俄等国的调停提议,实质是鼓励或偏袒日本的战争行为。由于担心战争可能对远东利益格局乃至欧洲地缘政治产生不利于德国的变化,且出于帝国主义追求海外殖民地的贪婪和防范东方文明崛起的"欧洲中心主义",在战争后期、中日谈判及"三国干涉还辽"期间,德国大幅度调整政策,积极推动并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尽管很难明确判定哪项动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不影响我们得出"德国是三国干涉还辽的积极推动者与重要参与者"的结论。研究这一案例,有助于认识此时期德国在远东的外交以及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高峰 《环球人物》2013,(3):77-78
做过船员,当过雇佣兵,曾是李嘉诚左膀右臂很快,索马里护航舰队就要迎来它的新朋友了——一支由英国人创建的海军舰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私人海军。据英国媒体报道,这支私人海军将由一艘万吨级的母舰和多艘高速武装快艇组成,艇上还装备了M4步枪、狙击步枪等近战武器。这支海军的指挥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