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忠烈故事:1630年抗清大将军袁崇焕被崇祯帝冤杀,贴身保镖佘义士冒死偷葬袁帅首级,并立世训:代代为将军守墓。300多年过去,佘家第17代传人佘幼芝老人仍守着袁将军的墓。美联社一记者知后泪花飞溅:我们美国立国才200多年,而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近400年,可敬可赞!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18日,我们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三号袁崇焕祠旧址采访了退休教师余幼芝,此处旧称余家馆,即袁崇焕墓与祠堂所在地.近十余年来,史学界有关袁崇焕的研究已成热门,以袁崇焕为专题的学术讨论会便召开过不止一次,笔者之一就是在2000年兴城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佘女士夫妇初次相遇的.  相似文献   

3.
华夏最早的巾帼将军妇好杨善清华夏历史上的巾帼将军和巾帼英雄大多是有文献记载的,而笔者所写的却是古典文献以外的、华夏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古都安阳洹水之滨埋藏了三千多年,而今从甲骨文和妇好墓的武器铭文等文物中考证出来的故事。妇好之名,在...  相似文献   

4.
埋藏了半个世纪的枪声文/刘辉这是一个被埋藏了半个世纪的故事当年的小英雄如今已成为一个羸弱的老人,默默地生活在北京一栋老式楼房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可他那传奇式的故事,听了却让人久久难以平静──采访完赵秋心老人,笔者的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出"小兵张嘎"、"...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现在都有张自忠路,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这足以显示出人们对他的敬慕与怀念。2009年6月的一天,我来到位于北京蓝靛厂南路的一个普通小区,采访了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老人86岁高龄,满头白发,步伐却稳健如常,思路也非常清晰。简单地寒暄后,她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父亲悲壮的一生。为尽忠,投笔从戎1891年8月11日,父亲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园,家里的八个子女中,他排行老五,唐园人  相似文献   

6.
京城3月,乍暖还寒。在一个大雾弥漫的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复兴门外一幢居民楼采访贺龙元帅的长女——贺捷生将军。$$ 警卫员把我们引进贺将军家的客厅。这是一间不大的客厅,简洁而明亮,在靠墙摆放的古色古香的柜橱上方,庄重地挂着一帧贺龙元帅大幅肖像的镜框。客厅内一株茂盛的盆栽海棠花团棉簇,散发着阵阵幽香。贺将军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而又高雅(因在家中会客,不着军装),齐耳短发,慈眉善目,看上去不像年过六旬的老人。她说起话来平和而又亲切,就像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伴随着杯子里袅袅飘升的茶烟,贺将军用她那清亮而平静的语调,开始讲述那个特殊年代的那段不平凡的经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从胡乔木那里接受任务  相似文献   

7.
楚汉 《文史春秋》2002,(6):58-62
今年1月28日和4月15日分别是“一·二八”淞沪抗战70周年和蔡廷锴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蔡将军的英名早已伴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而永垂史册,令人景仰。作为一名传奇战将,蔡将军一生接受过数不清的记者采访。值此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70周年暨蔡将军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特地采访了蔡将军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蔡绍芝女士,听她讲述了蔡将军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几位不同记者的交往故事。她说:“这些故事有的虽非我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但却听我父亲生前反复讲过,有的我还做过笔记,因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城区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座灰色大门、灰色围墙的院子。院里种了很多树,高大茂密的树枝伸出院墙,洒下片片绿荫。这里就是小平同志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家。他生前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将军,就住在隔壁工作人员居住的院子里。2008年7月31日早晨,记者如约前来采访张宝忠将军。"欢迎,欢迎,屋里请!"刚走到屋外的葡萄架下,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张宝忠将军已热情地迎了出来。将军身材魁梧,体格健朗,行动灵活。记者怎么也看不出,眼前是位74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长城 《文史精华》2002,(12):26-29
2002年10月15日是张学良将军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笔者特地采访了赵四小姐在国内的侄子赵允辛,听这位69岁的老人讲述自己与姑姑赵一荻、姑父张学良鲜为人知的故事。赵允辛因姑姑、姑父的关系而一生坎坷,但亲情是割不断的,他是大陆惟一赴夏威夷参加赵一荻葬礼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四个骗子,好吃懒做,整天凑在一起盘算如何敲诈勒索别人。一天,四个骗子东游西逛,路上碰到一个老人,就想在老人身上打主意。他们对老人说;“我们想跟你打赌。由我们各人先说一个故事,然后你也说一个故事。谁要是不相信对方的故事,谁就为输。输了就要给对方做仆人,不然就得出钱。”老人一听,感到这个赌打得太稀奇古怪,但冷静一想,就摸透了对方的心,于是满口答应道:“好,好,你们就先说吧!”四个骗子满以为可占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2月8日,国际友人伊莎白教授百岁诞辰的前一周,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责任编辑王翔谦、宋妍妍在其北京住所拜访并采访了,尹老以及她的两个儿子柯鲁(Carl Crook)、柯马凯(Michael Crook)。这位精神矍铄的“世纪老人”,带给我们太多的故事、情趣、惊喜和赞叹!  相似文献   

12.
采访伍绍祖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第一次我一个人先去聊聊,第二次带上摄影同事,均在老人北京南沙沟社区的家中。他的邻居大部分是正部级官员,也有一些文化名人,比如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居住于此。采访进行得很愉快,老人几乎无话不说。后来拍照片,  相似文献   

13.
算起来,金寨县人大副主任洪崇英是洪学智将军的远房亲戚。她说,老人家生前最不喜欢家里的人找他办私事,“他的心中只有祖国和人民!”据介绍,洪学智将军的亲外甥至今仍在金寨南溪镇农村。洪崇英说,在当金寨县妇联主任之前,她几乎没与老人接触过,因为早就听人说过将军的耿直为人,知道他不愿意为一己谋私利,自己也没有什么需要麻烦他的。有一次,回家乡视察的洪学智偶然从县里其他领导那里听说洪崇英,因为是本家,便与她聊了起来,越聊越开心。  相似文献   

14.
民族英雄袁崇焕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距今420年。年代的久远比美国历史长两倍还多。原来我对袁崇焕的生平及身后之事了解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认识了为袁崇焕守墓的佘义士第17代传人佘幼芝女士,袁崇焕的故事才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初识守墓人佘幼芝1988年初北京市政协七届一次全会前夕,我代表北京民革参加记者招待会,当意大利记者问及蒋经国逝世的问题时,会议主持人说:“关于蒋经国先生逝世的问题,请民革的蒋建国先生回答。”此语一出,记者席中引起一阵骚动,主持人忙补充介绍说我是蒋光鼐之子。这一花絮被电视台转播出去了,电视…  相似文献   

15.
王淼生  杨春杰 《神州》2008,(9):43-47
历史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60年前发生在济南城里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当济南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日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幸采访了曾率部参与济南战役的高锐将军。高锐将军是山东省莱阳县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华东野战军13  相似文献   

16.
瞿定国 《纵横》2011,(11):36-38
从1998年起,我有幸与几位同志一起为革命老前辈、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将军整理书稿多年。在北京西山一座绿树葱茏的楼房里,我们聆听了李德生内容极其丰富的人生故事。这位曾经担任过党中央副主席职务的老将军,在谈到许许多多往事时,表现出高尚的思想情操。他从不谈个人得失,更没有牢骚怪话,而是始终着眼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在聆听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一个朴实无华、不落俗套、正气一身、党性坚强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在我心目中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7.
任人评说的张学良张学良将军是很自谦的,远在1928年就曾以笔墨自遣:“两字听人呼不肖,半生误我是聪明。”就是到了晚年,他依然借诗明志,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抑或是暮年的张学良将军真的到了视“世事如浮云”的境界,他多次向新闻媒体坦言,他的一生任人评说,从不答辩。然而由于历史或张学良将军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那光明磊落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疑点。多年以来,这些疑点不仅成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而且也很自然地变成我此次美国之行的采访重心。我回到北京之后,向有关的朋友谈…  相似文献   

18.
方军 《江淮文史》2009,(5):128-135
一 张老汉只有一颗牙,张老汉已经100岁了,张老汉曾经是中国远征军二00师的少校军官,张老汉曾经把戴安澜将军的遗骨抬回祖国。张老汉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张老汉还是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老人。我和张老汉住了一周,和他老人家分手时,他拉着我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你要走啦,再多住几天嘛!什么时候再来?楼上有空房子,就住到这来!”  相似文献   

19.
赵杰 《百年潮》2001,(12):37-40
自1996年以来,我曾多次飞赴美国,采访张学良将军及与张学良将军有关的人士.关于采访张学良将军的情况,陆续撰文发表(本刊2000年第6期曾发表了作者<张学良为何离人未归>一文--编者).而采访的与张将军有关系的人情况,一直未曾见诸于世.张学良将军已于10月15日谢世,今年又恰逢西安事变65周年,特将我在美国采访时整理的有关章节预以发表,以纪念这位民族功臣.  相似文献   

20.
燕飞 《文史月刊》2005,(3):28-29
2004年11月28日,北京。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一位忠诚的共产党人,猝然与世长辞了。他,就是谷景生,一位应当永远纪念的人!谷景生,1929年参加革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文化人,既懂世界语,又会讲英文。20世纪30年代,谷景生曾历任多家报刊的编辑和主编,他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