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山留存的红军标语及其价值周曰琏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芦山,是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先后经过的地方。红军长征在芦山的革命活动和史迹,是古城现代革命史的重要篇章。1935年6月6日至13日,中央红军在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后,经芦山北上,越夹金山与红四方...  相似文献   

2.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纵横驰骋在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迅速夺取了战略转移中主动权,5月初红军分三路连夜向金沙江急进,一军团抢渡龙街渡,三军团抢渡洪门渡,干部团抢渡绞平渡,五军团作殿后救护。经过九天九夜通霄地轮班划渡,红军金部过了金沙江。红军渡江后于5月8日佯攻会理县城,使部队赢得时间在会理休息,红军休整期间,党中央在会理城北部清水河召开了“会理会议”,研究和部署了抢渡大渡河的问题。红军在会理,鲜红的旗帜插遍通安、鹿厂、老街、彰冠、南阁等地,…  相似文献   

3.
中央红军由云南禄劝皎平巧渡金沙江的日期,长时间争呜不已。笔者以一些新的珍贵史料参与商榷一二。 限4日午前到达各渡口架桥  相似文献   

4.
红军歌谣     
一九三五年五月初,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楚雄州禄劝、武定、元谋县,从皎车渡巧渡金沙江时留下不少革命歌谣。随之,当地各族人民中也产生了许多想念红军的歌谣。现将下列几首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李传玺  徐静 《江淮文史》2021,(3):89-107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英勇渡江作战.在安徽省望江县漳湖回民村一带,127名回民船工自愿组成回民渡江船工突击队,勇敢担负起运送大军渡江的重任.近日我们对回民渡江船工突击队唯一健在的老船工董玉发进行了采访.老人从他所记得的日军暴行、土匪劣行说起,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他为...  相似文献   

6.
1935年1月、4月和1936年1月,中央红军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分别经过开阳县境,足迹遍及花梨、冯三、马场、金中、永温、双流、禾丰、哨上、龙岗、高寨等十个乡镇,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众多的革命文化遗迹,为开阳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红三军团过开阳。据《贵州党史资料》第六辑《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省的活动》载,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从江西到湖南后,仅余3万多人,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主张。“12月12日,中央红军从湖南通道地区分两路向贵州进  相似文献   

7.
船工是渡江作战的基础,船工动员是战役准备的中心环节。隶属于中路集团军第3野战军第9兵团的第27军,在无为县境内开展船工动员工作。动员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不是单一的"政策—效果"模式所能涵盖。前期的船工动员,因工作方针的失误,一度陷入困境。此后重新调整动员策略,对船工进行物质抚恤的同时,还广泛采取了诉苦运动、形势教育、"拉感情"、立功运动等多种形式的动员路径,从生活保障到精神激励,多管齐下,调动了船工的革命热情,保证了渡江作战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最近,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苍溪县收到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同志的一幅亲笔题字“红军渡”。(图) 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电示红四方面军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同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等,带领参谋人员,翻山越岭,沿嘉陵江东岸  相似文献   

9.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在广西桂北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战役,史称湘江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经过一番苦战,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红军渡     
沿河“红军渡”原名“祐溪渡”。民国年间,先后叫过“双关渡”、“狮子渡”。建国后,改称“和平渡”、“红旗渡。”一九七九年六月一日,正式命名为“红军渡”。“红军渡”的历史意义深远。四十七年前,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等同志率领下,于五月十日由四川彭水县西渡乌江。经过长途跋涉,破险越阻,于三十一日一举攻占沿河县城乌江西岸。击溃了盘踞在当地的贵州军阀蒋丕绪师傅衡中旅彭镇  相似文献   

11.
"致籍"和"出入名籍"同属于出入关文书系统,学界之前对二者格式分类界定模糊。随着肩水金关汉简(壹)、(贰)简文的公布,有利于推进对此问题的研究。"致籍"多由传发放机构提前转送至关口,以供关吏核查持传、符者是否本人。它包含原文通知性文书以及出行人员名单附件。学界对出行人员名单附件格式归类尚不统一,以金关简出土名籍简为基础可大致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出入名籍"与"致籍"格式有类似之处,但不属于同一种文书,它们关键性区别在于"出入名籍"上会有明确的出入关记录文字。"出入名籍"分为单人出入关记录和多人同时出入关记录。后者应只有一件致籍通知文书和传文书,关吏可能会将多人名籍编连在一起,只在其中一枚简之上附记出入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万里征途,红军长征。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率领下,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四渡赤水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于1935年6月14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川西北的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后的次日,即6月15日,发布了《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宣言是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中华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穑(祥)的名义签发的(图一,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宣言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明确地提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除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而且,前前后后、来来回回攻打娄山关、四渡赤水,在遵义地域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其间留下了鲜为人知的几个"第一"。长征中第一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中央红军和党中央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经过近三个月的作战和艰苦跋涉,到达遵义。一路上,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反动宣传,红军每到一地,老百姓几乎都早已逃走或藏匿了,而在遵  相似文献   

14.
苗生 《文史春秋》2001,(3):30-33
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3个多团的解放军官兵,乘夜色执行攻打金门岛的作战任务,但由于船只准备不足以及对敌情判断不准等原因,登岛作战失利,参战的9084名解放军官兵及船工有去无回,酿成了自皖南事变以来最大的损失:但金门作战的失利,并未动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决心。1949年秋季,第三野战军一面积极准备再次攻金,一面准备用8个军的兵力于1950年适宜时渡海解放台湾: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51,(9)
慶祝中共三十週年紀念蘇聯科學院圕送我名貴書籍蘇聯科學院圖書館爲祝賀中國共產黨誕生三十週年,於六月二十六日把七百多冊書籍贈送給中蘇友好協會及其上海分會和哈爾濱分會。這些書籍都是蘇聯科學院最近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重返黔北后,军委电令九军团留马鬃岭一带掩护主力南下。九军团完成任务后脱离主力,在乌江北岸转战于黔西、大定(大方)、水城、盘县等县,而后西出云南,经平彝(富源)、宣威、东川(会泽)渡金沙江,在泸沽与主力会合。九军团在贵州单独活动的时间将近一个月。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和论述不多,目前所看到的以及有关的图表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为突破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八军团只剩一千多人,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八团、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至3万余人。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应当指出,这一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红军将士付出的惨痛代价,证明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使共产党吃尽了苦头,广大红军干部、战士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呼声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21,(7)
正昆明寻甸鲁口哨会议,是1935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一路上被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处于被动转移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灵活机动地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引滇军入黔。1935年4月23日中央红军二度进入云南,  相似文献   

19.
10月9日,云南省外事办对外公开证实了两艘悬挂中国国旗货船遭劫的消息:10月5日中午,分属中国籍和缅甸籍的“华平号”和“下兴8号”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航行时遭遇幼匪枪击,船上13名船员会部为中国人。到本刊截稿时,12名船员的遗体已经打捞上岸,确认遇害,1人失踪。  相似文献   

20.
疾风冲破“围剿”别赣江,辗转五省横乌江。奔袭击溃双枪将,一举攻占鸭溪场。土城战酣血犹热,赤水西渡不畏寒。大军此去多险境,山高路遥巧周旋。张爱萍将军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独具特色的诗篇。此诗写于1935年2月的扎西。也就是中央红军突围、北上的第四个月。张爱萍说他写的诗是:“常写记事篇,留给自己看。”他的记事特点往往一句一个史实,一句一串故事。“冲破‘围剿’别赣江”,是指中央红军执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决定,突破敌人第五次“围剿”“到湘鄂西去”,同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先放下行李,尔后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