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汉书·鲜卑传》中“饶乐水”不是单指老哈河或西拉沐伦河中的某一条河,而是“二水相交”之地貌的类名。“二水相交”而称“饶乐”的现象在北地及西陲广泛存在,中原地区的“洛汭”“渭汭”之“汭”,实亦与“饶乐”同源,同为“二水相交”之义。相交成“饶乐”的二水常常一名黑水、一名黄水,一象征天、一象征地,故“饶乐”一称蕴含着“天地玄黄”“天地交合”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  相似文献   

2.
辽有五京,上京为首,其遗址在内蒙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上京,始称皇都,后更名为上京,称临潢府。对上京临潢府所临之潢水,目前史学界大都认为即今西拉木伦河(西拉木伦,蒙语,以汉语译之,即黄水,又作潢水)。笔者认为此说不妥,现提出讨论,以求教于史家。  相似文献   

3.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李纯蛟据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当中国汉朝时,在今日本列岛上有分立的“百余国”。到了公元2世纪,其中的倭国发生内乱,从而开始了女王统治的时代。关于日本古史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4.
胡芳 《中国土族》2021,(1):56-61
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秦汉时主要活动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额尔古纳河以南至今辽宁省西拉木伦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鲜卑曾臣服于匈奴,东汉时匈奴势力衰弱,鲜卑尽占匈奴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鲜卑不断吸收、融合许多北方民族成分,到魏晋时演变成若干分支,其中,从慕容鲜卑分离出来的吐谷浑和从拓跋鲜卑分离出来的秃发鲜卑,以及曾依...  相似文献   

5.
滕铭予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55(1):81-105,封3
西拉木伦河源于内蒙古赤峰地区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向东流过赤峰地区中部,由西南而来的老哈河在赤峰地区东端汇入西拉木伦河,继而向东流入通辽地区开鲁县后称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将赤峰地区分为南北  相似文献   

6.
正目次一四种文化类型二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三西辽河北系区与文化边缘效应四结语所谓西辽河流域北系区,是指西辽河及上游西拉木伦河以北,由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海哈尔河、新开河等主要支流构成的水系区。北系区西倚大兴安岭,东至双辽(东、西辽河交汇处),北抵霍林河,范围包括现行政区划的赤峰北部、通辽北部三个旗县及兴安盟和吉林白城之一部分。位于东经117°-124°、北纬43°-45°,东西狭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正(一)和顺县榆水辨析《读史方舆纪要》和顺县"榆水"条注:"在县西。《水经注》:‘榆水有二源,一出梁榆城西大嵰山,谓之北水,东南流经城东南注于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南流经梁榆城南,合于北水。’志云:梁榆水今出县之石堠岭,流经县东南合于清漳。"(3)据此,似榆水即梁榆水。今传典籍记和顺县榆水当以此为最早。按照《读史方舆纪要》附注行文体例而言,一河二名一般标明"亦谓之△△""或谓之△△""一名△△"等。如,文水"亦谓之文谷水"(4)。可是《读史方舆纪要》为何不明说榆水又名梁榆水呢?  相似文献   

8.
西拉木伦河上游考古调查与试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拉木伦河属西辽河水系,源出于浑善达克沙地东缘的巴彦特莫,由萨里克河与沙里漠河交汇后始称西拉木伦。向东流经克什克腾旗南部自林西县双井乡以西的西拉木伦河上游段,河间谷地狭窄,两岸多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600~800米之间。其流域北倚大兴安岭东南麓,南靠昭乌达高原,左岸山脉基本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右岸山脉主要呈东北方向延伸,平行的山岭与陷落的盆地交错分布,所汇支流均依山间走势,形成狭长的河川I谷地,构成了西拉木伦河上游特殊的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9.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宇文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契丹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里也是我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契丹民族起源的传说"白马青牛",契丹的起源地,契丹的族源,以及契丹的族称。  相似文献   

10.
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辽西"与自然地理的"辽西"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两者的范围基本相同。根据近年的考古工作成果,我们对辽西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认识是:东起辽河或辽河西的医巫闾山,西至内蒙古的锡林浩特到河北张家口一线,北抵西辽河流域,即西拉木伦河两侧,南到大、小凌河流域或燕山山脉。从水系讲,包括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小凌河及它们的支流。从行政  相似文献   

11.
白庙子山,西南距内蒙古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40公里;东北距海金山10公里;北距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14公里;南距松树山15公里;距遗址西北5公里有少郎河流入西拉木伦河(图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四三○《李方子传》载:"李方子,字公晦,昭武人。"(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90页)卷四五五《马伸传附何兑传》云:"何兑者,昭武人,受学于伸。"(第13368页)按:以上两处"昭武",皆当为"邵武"。宋承唐制,置昭武军于利州,景祐四年(1037),改称宁武军,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建州邵武县升建邵武军,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治今福建省邵武市。李方子与何兑皆系今福建人,而非今四川人。  相似文献   

13.
《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卷二十八上,弘农郡卢氏县(今河南省卢氏县)下载:“熊耳山在东,…又有育水(今白河),南至顺阳入沔(今汉江),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这里班氏的记载认为洱水和育水均为过郡二,行六百里,独立入汉江之河流。对此历来争议颇大。一是洱水与育水合流说。如清·钱坫、徐松《新校注地理志集释》(《二十五史补编》(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认为:“洱水盖合育水而入汉水,本互受通称之例。”二是洱水为今镇平县之潦河说。如清·陈澧《汉志水道图说》(同上)认为:“洱水,今河南镇平县之潦河,南…  相似文献   

14.
秦岭 《丝绸之路》2005,(8):64-65
契丹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位男子骑着一匹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一位女子则乘青牛自上河(今老哈河)而来。两人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他们的八个儿子分别繁衍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  相似文献   

15.
今存关于"十八家《晋书》"的最早文献乃唐贞观二十年所颁布的《修晋书诏》,但诏书仅列十四家之名。谢沈《晋书》和裴松之《晋纪》虽不见于《隋书·经籍志》,但均居诏书所论十四家晋史之列,唐修《晋书·谢沈传》和《南史·裴松之传》亦皆称二人所撰晋史"行于世",二书初唐见存当不容置疑。王韶之《晋纪》又称《晋安帝纪》、《崇安纪》,《史通》、《新唐书》均将其列入杂史类,而《隋书·经籍志》却将其误置入"古史"(编年体史书)之列。"十八家《晋书》"本指《隋书·经籍志》所列除王韶之《晋纪》之外的十八家晋代"正史、古史"而言。谢沈《晋书》和裴松之《晋纪》二稀见本在唐初并未亡佚,颁布《修晋书诏》时,存世晋史实有二十家。《修晋书诏》沿袭旧说,却又将谢沈《晋书》和裴松之《晋纪》归入"十八家《晋书》"的范畴,"十八家《晋书》"遂成初唐见存先唐晋史的通称。  相似文献   

16.
黄璞《闽川名士传》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元 《文献》2003,(2):59-69
《新唐书·艺文志》,黄璞《闽中名士传》一卷.璞,原居侯官(今福建福州),后迁莆田(今属福建).字绍山,一字德温,大顺三年(891)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昭宗时,杜门不仕."黄巢兵入闽,以璞儒者,戒毋毁其居,逐灭炬勒兵而去"(《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二).自号"雾居子".除了《闽中名士传》,《新唐书·艺文志》还录有其《雾居子》,二书均佚.其从弟黄滔,晚唐五代诗人,文论家.滔《寄从兄璞》诗,有"新诗说人尽"之句,足见璞亦能诗.  相似文献   

17.
崔融作品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文英 《文献》2006,(2):87-93
本文所要讨论的崔融是高宗、武后时期的著名文人①,与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同为文章四友,世称"崔、李、苏、杜"(《新唐书·杜审言传》),崔融"为文华婉,当时未有辈者,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新唐书》本传),李峤称其"词丽扬班"(《授崔融著作郎制》),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旧唐书·杨炯传》引).由此不难看出崔融在初唐文坛上的声誉和地位.崔融的诗也写得相当出色,傅璇琮先生认为崔融的《关山月》很能让人联想起李白诗来,但"现在一些文学史著作及唐诗选本对崔融诗却重视不够,甚至没有一字论及,因此这里特地提及,希望引起文学史家的注意."[2]  相似文献   

18.
简牍文书“刺”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是汉晋间常用的文书形式,刘彦和《文心雕龙·书记》云:"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牒。"《汉书·外戚传下》:"今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自之。"师古曰:"条谓分条之也。刺谓书之于刺板也。"王充《论衡·骨相》:韩生"通刺倪宽,结胶漆之交,尽筋力之敬。"《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  相似文献   

19.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宇丈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契丹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里也是我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芩文主要介绍了契丹民族起源的传说“白马青牛”,契丹的起源地,契丹的族源,以及契丹的族称。  相似文献   

20.
<正>今本《周易·兑·彖》:"说以先民,民忘其劳"中的"先民",汉晋典籍征引均作"使民"。如《诗·豳风·东山》诗序:"说以使民,民忘其死。"《论语·子路》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左传》昭公六年:"教之以务,使之以和。"杜预注:"说以使民。"《文选·陆机·五等论》:"故《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尚书·旅獒》:"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伪孔传:"以悦使民,民忘其劳,则力尽矣。"(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