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族传统舞蹈动作上的民族特点,除前述外,还有三点比较突出,须着重指出。 其一 双臂摆动幅度大,常一臂于前,一臂于后。清杨宾《柳边纪略》记载的《莽式舞》基本动作:“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满族《秧歌》的基本动作也是如此。《东海莽式》:“手抚前额勿过顶,反手靠背与腰齐”、“双臂回旋展翅走” (《东海莽式歌诀》)。清宫廷《喜起舞》:“左臂舞于额,右臂舞背齐”(排场口诀》),等等。都体现了满族传统舞蹈的这一动作特点。 其二 耸肩。申忠一《建州图录》记叙了努尔哈赤宴请朝鲜使臣时歌舞情景:“奴酋(指努尔哈赤——引者)便下椅子,自弹琵琶,耸动其启”。“耸肩”(缩脖,耸动肩膀,有双耸、左右交替耸等)、颤肩,摇肘是满族传统舞蹈中常见的动作。汉族舞蹈则少有耸肩动作。“抖肩”是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动作,但与满族不同,蒙古族的“抖肩”肩膀耸动频律较平稳,如骑马奔驰于草原之势,而满族舞蹈中“耸肩”、“颤肩”  相似文献   

2.
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人物所进行的佩饰描写是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现实中的写照,文章对小说中的佩饰描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满族佩饰尤其是清代民间佩饰的特点,使之成为研究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北京郊区的满族应该抓三个点:外三营、王公园寝和庄头。外三营一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是满族的聚居点,是最具典型的地方。王公园寝(东西二陵不算郊区)的苏拉(满语“散差”)因为看守墓地的关系,多年来也在当地落户聚居。人数自然较营房为少,但也是较为典型的地方。庄头的情形则比较复杂,自始就有投充庄头在内,满族虽有,但远不如前二者的严密和集中。在三个点中不能算是重点。以上所谈情形是民国初年的状况。 我写此文,是因《满族历史与生活》发表后,受到北京研究这方面的学者的督促。我生长京中而母家又在郊区营房里,这种条件不是任何一位满族人都具有的,理当将亲身见闻贡献出来。唯迄今已发表的有关满族的著作,和我亲见亲闻,差距太大。比如有的著作中所宣扬的满族的缺点,我以为正是他们的优点。许多著作喜欢写满族上层,我以为光上层不能就代表满族,重点应该了解满族下层。不少著作边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曾写过《(西厢记)对(金瓶梅)的影响》一,列举了“磬槌打破老僧头”、“莺娘”、“下截”等词汇为例证,说明《金瓶梅》的作对《西厢记》十分熟悉,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使用了《西厢记》的某些语汇,甚至在细节描写上也有参照《西厢记》之处。应该说,这些方面的借鉴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清代小说《卧虎藏龙》服饰中的服装作为研究文本,根据小说中的服装描写对其进行详细归类和分析,总结小说中服装描写的特点.同时从另一个视角对清朝时期北京满族上流社会的满族服饰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挖掘隐藏在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研究清代满族服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6.
王可宾同志于《东北民俗探源二则》之一《设弧》(载《史学集刊》1986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满族生子,有悬挂弓箭于门前的习俗”,读来饶有趣味。文章追溯这一奇异风俗时说:“这与十七世纪以前,满族长期居住东北山林中,从事狩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是“祈望刚刚降临的新生命,将来成为优秀的猎手。”并引唐诗“尔生始是弧”和《礼记·内则》:“子生,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六月,金启孮先生应邀参加庆祝辽宁省新宾、岫岩、凤城满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又值全国第一个研究满族的刊物《满族研究》创刊,他深受“教育和启发”,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了七万五千余字的回忆录《北京郊区的满族》,做为“满族青年……忆苦思甜的阅读材料”(本文之引文,凡未另注明出处,均引白《北京郊区的满族》),连载于《满族研究》,并列入日本丰田财团助成的满族研究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贵在自然     
叶坪 《神州》2003,(11)
认识一个人,该有多么难哪!这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感慨之言。谁认识我?谁真正认识我?既难又易。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我国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评述中的两句话。而我对“自然之眼”、“自然之舌”这两个“自然”特别感兴趣。“自然”一词,查《现代汉语大词  相似文献   

9.
蹴球在清代叫踢石球,是广泛流行在满族人民中的传统体育项目。金启稼先生在《北京郊区的满族》一书中这样描述踢石球"他们喜欢踢一种石头做的球,怎么输赢我早已不记得了。但是他们天天踢。我是如何也踢不好的,因为石球直径只有一寸多,筋劲很难拿,远不是后来在学校踢足球的味道。我十岁时已读过《红楼梦》,《红楼梦》中描写在园门口值班的小厮们,在甬路底下踢球,我想大约就是这种球。"金启粽所说的石球,北京海淀区文史专家严宽先生珍藏着一枚当年增石球的实物,《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一书中画有踢石球的图画,北京顺义县农村仍流行着…  相似文献   

10.
七 京旗的语音和语调 我在《北京郊区的满族》中曾重点介绍了“营房中的语言”。为了避免重复,在这注重介绍“京旗的语音和语调”。 京旗的语音和语调,也就是北京内城和西郊营房一带的语音和语调。 在我的记忆中,约当民国十年左右,北京内城语言和外城尤有不同:内城语言包含有多数满、蒙语语汇在内,用汉语语法串连一起来,不注意无法听出来。内城除满、蒙语外,北新桥迤北一带,因地近雍和宫,不但蒙古人多,西藏人也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1.
我读《丹东满族》张佳生《丹东满族》终于全部出版了,读这套书的时候我有很多感受,这也许是因为我是搞民族文化研究的,对有关满族历史文化的书籍特别注意的缘故吧。虽然我向来不善于写书评,却觉得有必要向更多的读者介绍这套很有价值的书。《丹东满族》的出版,与当前...  相似文献   

12.
一 一月十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在北京日坛宾馆召开有200余人参加的“三老”座谈会。会上,大家献计献策,共图振兴岫岩大业。 二 一月二十八日,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满族春节联欢会和福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大会。 三 一月二十九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举行迎春茶话会,回穗探亲的部分香港满族同胞应邀参加。 四 二月十九日,《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作品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五 三月十一日,《吉林日报》报道,“长白山满族刺绣、剪纸艺术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相似文献   

13.
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绚丽多采的满族民间艺术遗产。满族剪纸就是近年来在长白山区挖掘、发现的。 剪纸,在中原,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后金(清)皇太极时期,女真人已开始自己造纸。“纸是用夏布、麻苧捣烂浸泡,拌糠秕以制造的”(莫东寅《满族史论丛》101页)。在长白山区,满族称纸为“豁山”,“夏秋捣败萱楮絮沤之成毳,暴为纸,坚韧如革”。还有用桦木造纸,“东山桦木,性柔而坚好,麻性棉而韧,可以造纸”(张凤台《长白汇征录》)。在民间,还有“捶布以代纸”(吴振臣《宁古塔纪略》345页)……满族的纸是自己土法制造的,就地取材,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据考,在满族有纸之前已有了“剪纸”,那是用皮革、鱼皮、麻布、植物叶子等物剪刻而成的粗犷图案。贴或缝在衣服、枕头等物  相似文献   

14.
再谈老舍先生和满族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得,四年前,曾在满族文学史稿讨论会上谈过一次“老舍先生和满族文学”,后来,这个讲稿发表在《满族文学研究》和《新文学论丛》上,只是为了引起研究者们对这个专题的兴趣。现在,借《满族研究》杂志创刊的机会,我还想作些补充,是汇集近几年收集到的一些情况和资料散编而成,不成系统,只求把这个题目再扩充一下。如能对有志于此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可用的素材,我将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5.
《满族古神活》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也是我国首次出版的满语神话汇集。书中收录的大部分神话故事,都采自黑龙江三家子屯,发表时,用满文与国际音标作记录,用罗马文字转写,并用汉语作了译注,是一部用四种文字写成的书。这部书稿,是继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乌拉熙春《满语语法》、《满语读本》之后的第三本著作。正象孙英年老人所说,“它的问世,对于满族文学、满族语言、满族习俗及宗教诸方面,无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见《满族古神活·序》)本文仅就《满族古神话》在民俗学方面的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满族英烈传》序关山复满族是中华各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一员。汉代《淮南子》记述称:“东方多君子之国,信哉,莫古于肃慎。”肃慎到底有多古呢?据晋朝发掘出的古书《竹书纪年》称:“帝舜有虞氏,肃慎氏来朝,贡弓矢。”久为后人神往的尧天舜日,有老人悠然自得...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渊远流长,从金代时起,这里的山山水水就留下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足迹。现有满族人十七万。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现在,丰宁满族人民广泛流行的满族民歌,经过近年来挖掘、搜集到的不下百余首,有的收集在县、地区、省的《民间歌谣集成》里和《满族民歌集》,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和东北满族发祥地的民歌现有相同之处,又有演变中新的内容。入关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吸取兄弟民族民歌中的营养,满族民歌也在不断提高和演变之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跑马占圈谣真实地反映了丰宁满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其他们的欢乐、痛苦。  相似文献   

18.
祝贺与感谢     
祝贺与感谢李德先生:您好!值此《满族研究》创刊10周年之际,向您及编辑部全体同志表示由衷的祝贺!《满族研究》是一份我喜欢的刊物,也是一份高水平的刊物,我期期、篇篇都读。受益非浅。可是,《满族研究》又是一个十分谦逊、平易的刊物,令我感动。九四年第四期刊...  相似文献   

19.
满族工具书是研究满族语音韵、学习满语、掌握翻译技能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科学指南。据载,现存的满族工具书有43种,而恩华所纂辑的《八旗艺文编目》在满文工具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在了解清代满族作家文学创作全貌的古旧书目中,无论是《熙朝雅颂集》、《白山诗介》、还是《八旗文经》、《白山词介》,就其所涉猎的八旗作者和作品,都远不如《八旗艺文编目》多。推而言之,在文学以外的各个文化范畴中,也难找到比《八旗艺文编目》更为丰富、更为翔实的八旗著作和著作者的编目工具书。在当今之世,在满学研究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清史和民族史专家王钟翰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著述弘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先生所著《清史杂考》1957年人民出版社初版,1963年中华书局再版,香港和台湾均有翻版。《清史新考》实为《杂考》的“续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年内即出。他曾先后主编.通纂过多种学术著作:早在50年代末参加编写《满族简史》,为通纂人之一,集体编撰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满族历史且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1979年《满族简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丛书》的第一部,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1984年获爱国主义优秀通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