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越国史研究概述王川南越国,系公元前206年由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趁秦未天下大乱据岭南而建立的地方政权,至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武帝所灭。南越国共历赵佗、赵胡(南越王墓出土资料表明应为“昧”)、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主,长达九十三年。南越国是岭南历史...  相似文献   

2.
崔亚平 《南方文物》2014,(3):178-180
<正>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象岗山,是南越国第二代君主赵昩的墓葬,也是岭南地区发现的级别最高且未经盗扰的墓葬。南越王墓自1983年10月完成考古发掘,1988年2月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墓室作为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在二十余年的开放展出过程中向中外游客展示了真实的南越国时期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历史文化遗迹经典之一。2006年12月南越王墓连同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西汉南越王墓不仅是南越国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对外宣传本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3.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人身份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后,原统一岭南(即今广东、广西等地区)时的秦朝将领赵佗,拥兵割据,自建南越国,与当时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西汉王朝相抗。南越国前后共有五个“国王”,于公元前111年被西汉所灭,其间共有93年历史。据五世纪编写的《南越志》载,三国时吴国君主孙权“闻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掘其冢,竟不可得。”三国时上距南越国亡只有三百余年,但南越国王  相似文献   

4.
评《南越国史》刘汉东近年来历史研究在题材方面不断拓展领域,特别是方国史研究和区域文化的论述更是硕果累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的《南越国史》,便是其中一例。该书为秦汉史资深学者张荣芳教授和岭南考古与历史研究成果颇丰的黄淼章先生合著。全书连...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攻灭南越国,统一岭南。策动南越国起兵反叛汉朝的南越国丞相吕嘉,已随南越国的灭亡而被汉军诛杀,这史有明;但吕嘉子孙宗族的结局,由于《史记》及《汉书》均无明确记载而成为悬案。目前有关史学作对此问题多避而不谈,但有学认为,吕嘉子孙宗族被迁徙到了汉西南边境的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市境内)。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人,读过司马迁翔实地记录南越国的兴衰史的《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后,越发引起我对南越国肇基的访古兴趣。参观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后,对南越王朝的兴亡更有一番特别的感触。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解放北路867号,与五羊雕塑、广州博物馆、中国大酒店等为邻,由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眛的陵墓改建而成,主要展示陵墓原址和陵墓出土的文  相似文献   

7.
正秦汉时期南越的横浦关、阳山关和湟溪关,因见载于司马迁《史记》而闻名,被称之为"岭南三关"。"三关"与秦汉之交南越国的建立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成为岭南地域文明的一个文化符号而引人关注;又因其关隘早已废弃、湮灭无影,本来因地而名的置关之处,却变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关"既然最早载于《史记》,则探究其源当以《史记》为本,野史为辅。笔者不避浅陋,将读史心得奉请方家讨教。一、秦始皇置"岭南三郡"战国七雄,秦灭六国,楚  相似文献   

8.
完成于西汉初南越国时期的陆贾《南越行纪》是已知最早专记岭南地理风俗的志书。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从器志》《东阳田器志》是岭南已知最早以"志"命名的文献实例,揭示东汉杨孚撰《南裔异物志》之前岭南"志"的文化背景,将岭南"志"史的视野前推至西汉,进而拓宽方志源流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秦汉之际赵佗建立南越国,先臣服汉朝,后称帝,《史记》《汉书》认定其为汉朝的诸侯国。汉晋时"南越"成为岭南和交州地区的地理概称。安南自主建国后,宋朝以"南越王"封赠安南已故国君。从舆地沿革的角度,中越古代学者均认为安南国继承了秦象郡即南越国一隅,亦即汉交趾、日南、九真三郡。阮福映取得安南国统治权后,请以"南越"为国名,嘉庆帝以"南越"牵涉赵佗南越国,予以拒绝,赐名"越南"。阮朝嗣德帝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以南越国为"非正统",否定了前朝确立的安南国和南越国在国统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海云诗派”的提法,首次出现在陈永正先生的《岭南诗歌志》(待刊手稿)里。此外,《岭南诗歌志》中还论述了“海幢诗派”。很明显,两个诗派是以诗僧所居寺庙来命名的。《岭南诗歌志》手稿把明末清初诗僧放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去探讨,注意到明末岭南遗民诗僧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诗歌志》之前,陈永正先生还出版过《岭南文学史》①,有关章节阐述了明末岭南遗民文学的历史。相关的成果,有蔡鸿生先生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②,对明末清初岭南遗民的历史勾稽考信,条分缕析,评定论衡;姜伯勤先生《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③,解剖了遗…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因研究地方史与国史上的某些相关问题,发现秦汉之际南越国与南海国之间有密切关联的若干历史线索。同时还就南越国一些历史人物的族属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发现张荣芳教授、黄淼章先生所著《南越国史》中所指属于越族的历史人物,大多不符合历史事实。如该书第四节“南越国的民族政策”中,说赵氏政权“为南越国之长治久安,必须取得越人上层的谅解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越人被收入南越政权。如吕嘉,号称‘越人之雄’,深为广大越人所看重,赵佗拜之为丞相,并以其弟为将军,吕氏家族中许多人都得以担任官职。……这对争取其他越族有着关键作用”。——显然,此处是指吕嘉为越族的。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20,(5)
正1983年发现的广州南越王墓是目前所知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汉代墓葬,墓主人为2000多年前南越国的第二代君主赵眜。该墓出土有1000多件套10000余件文物,其中,兵器武备类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且短兵器、长兵器、远兵器及防护武备均有涉及,为我们了解南越国的军事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隋开皇十年(590年,一说至隋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广信”作为岭南古县的名称.在历史上存在了七百年之久。在古代岭南众多的郡县当中.广信之所以引起后世学者更多的关注,其原因大概有:一是缘于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借为此地命名而制订的政策取向:“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二是元封五年(前106年)其曾成为汉交5止刺史部的治所.  相似文献   

14.
<正>为配合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宫署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南越国及其他时期的大型宫殿、衙署及各种重要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重要文物,为研究南越国的社会经济历史及岭南的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2009年,在发掘二区西出土了一件南越国时期的陶鸠杖首,为遗址首次发现(见图1)。本文就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陶鸠杖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南越国时期汉越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岭南文化是以古越文化为基础,在中原先进的汉文化诸因素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下发展而成的。南越国时期汉越文化的并存与融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白芳 《岭南文史》2006,(2):7-10
南越国御苑遗址位于原广州儿童公园附近,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越国是秦末汉初由中原人赵佗在岭南建立的一个地方政府,以番禺(今广州市)为都城。1983年在广州旧城西北象岗山发现了南越国文帝墓,为南越国的研究提供了实证。1995年及1997年,先后在广州旧城中心位置发现了秦汉南越国御苑遗址,又为南越国都城及宫署的存在、概貌及确切地点提供了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7.
南越国遗址     
《世界遗产》2014,(1):79-79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11年)成立于西汉初期,是中国南方的附属国,它的成立加速了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飞跃。1996年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一、今人对南汉地理的若干误解 五代十国时的南汉是继南越国后,建都广州的第二个国家,立国虽只五十五年,但处在唐宋之间,承前启后,要想了解宋代行政区划,必须弄清南汉地理情况。谈岭南地理沿革,今人往往以宋代上接唐朝,略过南汉这一关。既难于阐明沿革情况,亦有背于历史实际。南汉疆域究竟多大?现行著述多略而不言,或则含糊其词;即或言之,亦多欠当。如《简明广东史》131页:“刘晟从楚国手中夺取了13州之地。交州又称臣,这  相似文献   

19.
南越国史研究的新碑彭年在广州建城2210周年之际,张荣芳、黄淼章合著的《南越国史》一书,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清人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和80年代余天炽等人编撰的《古南越国史》两书之后,又一部研究秦汉时期南越国历史的专著。该书史料周全,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冯雷 《岭南文史》2000,(3):45-48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前204年,秦朝故吏赵佗乘中原刘项鏖战正酣无暇顾及岭南之机,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所辖疆域与秦朝所设三郡大抵相当。此后,赵佗政权及其继承者们采取种种措施积极经营岭南,当地的历史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岭南地区汉越两族和睦相处,社会安定,岭南经济得到第一次全面开发,农业经济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