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士义 《百年潮》2004,(7):68-74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四期刊出两篇关于徐梦秋的文章后,引起一些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更有读者致函编辑部称:作为红军的一名高级干部,徐梦秋在长征期间曾一直坚持写日记并保存完好(共计约有10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徐梦秋的长征日记,我们暂时无法找到原稿,但在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记载的徐梦秋自述中,有不少内容是描写长征的.为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徐梦秋的长征日记的内容,我们现将徐梦秋自述中有关长征部分的译文刊载于此.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仅可以"窥斑知豹",对徐梦秋的长征日记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且能够从中获知许多有关长征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罗开富,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担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常务副总编辑。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壮举,中央电视台组织了重走长征路大型纪念活动,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在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之际,罗开富于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他做到了必须走原路,每天走到的地方必须是50年前红军主力当天的宿营地,每一程都有向导签名,以示证明。历时368个日日夜夜,每天平均走75里路,每天写一篇报道,每天写一篇日记。他以红军为榜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个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个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个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者。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刻,罗开富用饱含激情的文字,引领我们重温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王金昌 《百年潮》2012,(3):79-80
正红军长征艰苦卓绝,黄镇将军当时留下"长征速写",在红军将领留下的长征墨迹中应是凤毛麟角,日记也不多见。日前,在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忠良书院博物馆"展出的建党前后、苏区至红军长征众多早期文物中,其中有一本吴奇伟始写于1936年1月1日止于1936年9月底的日记。内容大都是记述  相似文献   

4.
红军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有时竟能下馆子吃辣子鸡,住洋房,同女学生跳交谊舞……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出现在《红军长征记》这本书中,但这部书已被尘封了七十多年。而近几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的此书孤本,引起了各方关注与再版。南此这部“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及其写作故事浮出水面,我们也领略到一个真实而感人的长征。  相似文献   

5.
红色焦点     
《神州》2006,(10)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0月22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6,(9)
明振江常采常新的精神富矿70年的岁月,在历史长河中可能是短暂的,但70年的历史沉淀积累和延续的长征精神却是永恒的。最好的纪念是继承,作为军队文艺影视工作者,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当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文化商品化的背景下,更要以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渔 《百年潮》2006,(10):21-26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专题展览.但那时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那个展览尽管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却很快就有人给我们罗织罪名,将我们告到中央,展出没有多久就被迫关闭了.此事虽已过去30多年,但我想如果能把它整理出来,或许对于人们了解纪念长征的历史以及"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还能有些用.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长征那么艰苦,红军为什么没有被拖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当时在西安的张学良曾产生了一个疑问:长征这么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饥无食,寒无衣,任什么军队都会拖垮了,为什么红军没有垮,战斗力仍那么强,东北军几次进攻都吃了败仗?后来他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了接触,对红军逐步有所了解。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不烂,拖不垮,坚韧不拔,英勇无敌,是它的性质决定的。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拥戴自己的军队。有关长征的历史档案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给养、补给十分困难,极易发生侵犯群…  相似文献   

9.
刘乾坤  任大跃 《旅游》2005,(5):74-79
毛泽东主席在《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组歌》里有一段: "雪皑皑,野茫茫",这就是阿坝,这就是雪山草地。1935年4月下旬至1936年8月中旬的16个月时间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阿坝州。红军在这里经历了长征途中最艰苦、最漫长、最危险而又最辉煌的战斗历程,有不少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阿坝州,红军在这里创造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惊天动地、悲壮雄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人间奇迹和英雄业绩。阿坝州是最能集中体现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美国作家索尔克兹伯所作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最精彩的篇章是在阿坝州写成的。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为什么在那样艰苦,那样险恶的条件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最后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红军的指挥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善于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指挥红军的作战行动,规定红军的行动方向,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为了寻求红军正确的战略行动方向,克服党内的错误意见,统一思想,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长征路上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1939年西南联大教授曾昭抡率团对西康省进行的科学考察,是抗战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中,曾昭抡关于红军长征遗迹及其影响的调查,应属此次科考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1939年11月至1941年2月,香港《大公报》连载了著名科学家、西南联大教授曾昭抡的长篇科学考察记《西康日记》,详尽记述1939年7月至10月,曾昭抡率"中华自然科学社西康科学考察团"赴西康考察的历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部科学考察日记中,曾昭抡竟然追寻记述了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以及长征所经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甘肃省中部的白银市会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走进了甘肃省会宁会师城。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红军在这里会师,长征从这里结束,历经两年长途跋涉、艰苦转战的各路红军从不同地方走到这里,胜利会师,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紧密团结、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新局面。会师门前回望会师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等。长征过程中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布劳恩(李德)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中,李德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名字。他有着共产国际的“耀眼”背景,曾经以自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的特殊地位执掌红军“帅印”,参与“导演”长征,并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工作、生活长达7年之久。李德,德国名为奥托·布劳…  相似文献   

14.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长驱2万5千里,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最早进行长征的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保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联根据地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该部给d大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同年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红军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是红35军。该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于1935年9月18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胜…  相似文献   

15.
说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人们都知道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历史壮举,也是中共党史上最为感天动地的篇章,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定信念,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然而长期以来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至今在史学界没有明确定论,在社会上也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的长征是怎样决定的,在敌人军事高压下的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6.
李成生 《沧桑》2009,(6):34-35
70多年前发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它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的计划。在这次战役中,“左”倾错误者否决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因此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损失惨重。但是,英勇的红军终于冲破了蒋介石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表现出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陈宇 《神州》2006,(11)
70年前,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血色征途上,有近5万人倒下,这是一条生存条件最为艰苦卓绝的道路,他们以200米一个人作“永远的路碑”的密度,站成了一条首尾相接的路标,从赣南一直铺到了陕北。70年间,这是一个讲述不完的故事,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当年那些历经血与火、生与死重重考验的红军指战员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行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从一开始就为全世界所关注,而且70年来一直备受国外人士的瞩目。这些外国朋友中,有的亲自慕名重走长征路,有的虽然未到长征路却终生在研究长征路,他们都试图充分挖掘史料,强调全面、客观、合理、公正地展现长征历史,著文评述,诠释长征。在经过考证和严肃的思索后,他们后来大都成为了长征的赞颂者和崇拜者。  相似文献   

18.
《巴蜀史志》2016,(1):42-42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类历史上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实现了空前规模的战略大转移,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道路。为纪念长征胜利、弘扬长征精神,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越的长征历程,发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本刊面向社会公开征文,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  相似文献   

19.
红军过草地,作为长征中辉煌的一页和长征精神中灿烂的亮点早已载人中国革命的史册。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红军能胜利通过草地、创造人间奇迹的必备前提条件是进行了相当充足的物质准备。本文即以编入右路军的部队为主,论述红军1935年8月通过草地前所进行的物质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姜廷玉 《百年潮》2009,(11):70-75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大型红色革命电视剧《浴血坚持》再现了1934年至1937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反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坚持,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