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吉祥如意     
《东南文化》2003,(8):F003-F003
  相似文献   

2.
吉祥如意     
江苏省文物总店广聚古今珍宝千万件尽使天下名士笑开颜江苏省文物总店位于风景秀丽的钟山之麓的南京博物院内,1980年5月正式开业。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家省级文物商店,江苏省文物总店在征集文物的同时,既向各地博物院、  相似文献   

3.
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支脉,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它南起吉林省敦化县;北和小兴安岭南麓相对;西到阿城;东至牡丹江岸,是松花江地区和牡丹江地区的界山,海拔800多公尺,主峰老秃顶子高达1,687公尺。张广才岭以东为牡丹江水系,以西为阿什河、拉林河水系。张广才岭是个天然的风景区。春天,草木峥嵘的时候,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夏天,满山苍翠,瀑布和弯曲的流水点缀其间;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五颜  相似文献   

4.
5.
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清理出一些宋代彩塑造像,这些造像不仅有佛教神祇,也有道教神像。结合两宋时期"三教合流"社会背景及历史潮流的影响,考察造像的放置方式、供奉情况,笔者蠡测,白象寺、塔在宋代可能与摩尼教有关。  相似文献   

6.
此件《吉祥如意》创意独特,一反习惯上翘的月牙状摆件造型,设计匠心独具。整根镂空圆雕出19个大象,由大到小列队过桥,象群或昂首扬鼻,或低头甩尾,或摩背爬臀,龇牙咧嘴,形状不同,神态各  相似文献   

7.
温州白象塔出土的彩绘木雕像共17身,其中12身保存尚好。其造像年代不一,原料全部使用杉木,雕刻技法及彩绘工艺则可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象塔又称白塔,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郊梧田区南白象乡(今属瓯海县),距市区约12.5公里。东、南是水田;北面依山临河;西为古刹瑜珈寺(今白象小学),稍远为白象街。塔砖木结构,六面七层,高31.3、底径7.8、壁厚2.2米,外围层层有出檐、平座和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白象塔北宋彩塑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市郊梧田白象乡的白象塔,长期受风雨侵蚀,倾斜损坏严重,经上级批准,于1965年拆除。该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间,距今八百余年。塔内藏有大量北宋文化、艺术珍品,其中以雕塑艺术品最为突出,包括彩色泥塑、木雕、漆雕、砖雕、石雕等。在这  相似文献   

10.
温州北宋白象塔于1965年拆除,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因第二年时逢“文革”未及整理和发表清理报告。直至1987年才于《文物》第5期发表《温州市白象塔清理报告》、《温州市白象塔北宋彩塑艺术》、《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温州市白象塔北宋佛经残叶介绍》。本文就白象塔出土北宋砖雕像的铭文、造型、服饰、工艺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胡若冰 《旅游纵览》2012,(11):38-41
<正>想感受日本人激情洋溢的一面,就有必要亲身参与一场日本的"祭",如果不凑巧赶不上每年只有一天的"祭",那么目睹一次最具日本民间特色的阿波舞圣典也是上佳的选择。阿波舞是日本的一种民间舞蹈,阿波舞日文直译做"阿波踊",关于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就是从日本各地都能看到的盂兰盆会舞中衍生而来的。较  相似文献   

12.
灯舞     
正灯舞(东至花灯舞)是流行于池州市东至县的民间舞蹈,为十余种花灯的合称。部分灯种根植于本乡,部分经外地流传而来。多家族式传承,以家族为单位,同族村民组成演出队伍,请神祭祖、驱邪纳福、祈求太平盛世。通常正月初二开始,正月十五结束。灯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卡斯达温舞     
《文史月刊》2013,(12):F0002-F0002
卡斯达温舞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河流域,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得名j“卡斯达温”是黑水方言,“卡斯达”为“铠甲”之意,“温”或“贡”是“穿”的意思。“卡斯达温”是古代黑水人出征前,勇士们祈祷胜利,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该舞气势雄壮,规模庞大;在音乐上,有着各民族中独树一帜,难以多见的风格特征——二声部。、  相似文献   

14.
林芝地区舞蹈可归纳为“两系”、“三类”。即民间歌舞系、宗教舞蹈系,“谐”类(歌舞)、“博或卓”类(舞蹈)、“羌”类(宗教舞蹈)。  相似文献   

15.
温州白象塔彩塑佛教造像是宋代彩塑在江南绽放的艺术之花,不仅充分体现了宋代彩塑典型的艺术特征,而且其制作工艺也体现了瓯塑的地方特色,堪与晋祠彩塑相媲美,成为宋代彩塑又一个标志性的范例,为宋代彩塑锦上添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白象塔彩塑供养菩萨立像则更是宋代菩萨造型的典型作例。  相似文献   

16.
白族的霸王鞭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王鞭,又称“花棍儿”、“金钱棍”、“连厢棍”,是满、蒙、白、等多民族的乐器和舞具。但各族的“霸王鞭”却有不同的特色。白族的霸王鞭一般用竹或木制成,长约80厘米,分5节眼,每节挂三五枚铜钱。表演者十至二十人,但要双数。每人执一霸王鞭,上下左右舞动,并在肩、胸、膝、背、四肢等处轻轻轮回敲打,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清脆悦耳,表演者边舞边歌。唱词多用白族语,节奏鲜明,内容大部分反映劳动和爱情。曲调多为民歌小调。舞步和队形花样很多,主要有五梅花、二龙抢宝、打四脚、金鸡打架等。节奏鲜明,风格欢快、潇洒。白族的霸…  相似文献   

17.
腰铃舞     
腰铃舞《腰铃舞》为满族传统民间舞蹈。它来源于满族早期的骑射生活,对萨满舞也有所借鉴。《腰铃舞》为多人舞。舞者头扎一条红带,手持"响板",腰系一条拴有许多圆椎形铜铃或铁铃的宽带子。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板声、铃声相和,铿锵悦耳。舞姿矫健活泼,充...  相似文献   

18.
永新盾牌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文才 《民俗研究》2000,(1):177-178
在江西永新南乡,流行一种集国术与艺术于一体,既有演武作用又有观赏价值的民间舞蹈——盾牌舞。  相似文献   

19.
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民族舞蹈场面。 几千名身着鲜艳节日盛装的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妇女,手牵手,臂挽臂,围成数十个圆圈,在高原特有的蓝天丽日下纵情起舞。她们有的是头发花白、双颊凹瘪的老大妈,有的是眼睛晶亮、额头娇嫩的小姑娘,有的是身材健美、脸庞黑红的中年妇女。无论处于什么年龄段,他们无一不跳得那么奔放,那么入神,那么艺术,舞步刚柔相济,有力而飘逸,身姿俯仰有致,健实而轻盈。远远看去,犹如数十个偌大的花环在韵韵致致地旋转,旋转。过路 的行人,闲耍的游客,一个个一群群不由自主地留住脚步,伸长了脖颈细细…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11,(9):64-64
芦笙舞是拉枯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族人们每逢节日或祭祀等集会活动均跳此舞。起舞时,先由村寨长老在广场上放有稻谷、玉米、甘蔗、果品、茶叶等物的篾桌旁向神祈祷。然后全寨人在吹笙者伴奏下。手拉手围成一圈或多圈。依芦笙曲调的变化而变换舞蹈动作,歌舞达旦。芦笙舞节奏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