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日前夕,我们走访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训练地和考试地点——珠村。为什么黄埔军校要选择珠村做训练和考试场地呢?珠村老人告诉我们:第一是近,珠村和黄埔岛隔海相望;第二是珠村当时有99个山头,利于学生练习术科;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是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兼广州市郊第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潘文治和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是老朋友。  相似文献   

2.
在广州天河区珠村,不仅妇女们乞巧工艺做得名扬四方,男人的龙舟活动也是热闹非凡。因此,有人说:珠村不仅有女人节,也有男人节。 五月初一龙舟到珠村走亲戚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陆军军官学校”(下简称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的创办,为国共两党训练培育了大批军事人才。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林彪四位,与黄埔军校有密切关系。而叶剑英则是最早到黄埔军校的,也是被称为“军校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在黄埔军校,叶剑英与不少共产党人接触,了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黄埔军校,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因为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军事人才,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黄埔军校与其他大学一样,若想进入学习,首先要过考试这一关.同样的一场招生考试,有组织者,也会有参加者;有成功者必然也有失意者,可以说,一场招生考试后,几家炊乐几家愁.那么,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对于每一位参与者,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历史记忆呢? 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考试在全国各地分配了名额,但足其中大部分地区都在各地军阀控制之下,因此招生分为三次,即先在招生所在地初试,初选合格后再到外地复试,最终到广东参加总复试.  相似文献   

5.
潘名江(字瑶台、号鼎荣、叶荣,清末举人,今天河区珠村人) 封授:清授荣禄大夫武功将军从一品(珠村鹤呜山墓记) 官品位:前清国学生诰封二品顶带奉政大夫 民国历任:番禺治安分局牍员、鹿步西区团保局局员、番禺选举县长调查员。(珠村北帝庙碑记)  相似文献   

6.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排在第八位的是徐向前,排在第十位的是叶剑英。叶剑英比徐向前大4岁,二人都是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的。在黄埔军校,叶剑英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兼军事教官,徐向前则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的学生,叶剑英给徐向前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在纪念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与原民革苏州市委办公室主任、86岁高龄的张式定老先生共话黄埔旧事,不胜感慨多多。张式定一家三代结缘黄埔。祖父张家瑞是黄埔军校筹建元老,其父张纪云为黄埔第一期学生,弟弟张式安为黄埔二十四期(台湾凤山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世誉张家为"黄埔世家",在黄埔军校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黄埔军校的人,一般认为不是共产党人,就是国  相似文献   

8.
周渝 《贵阳文史》2014,(4):22-25
正他是第一位牺牲在战场上的贵州籍黄埔骄子;他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誉为"军校牺牲第一人"。作为第一批成仁的黄埔将领,蔡光举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故事。但只要提及黄埔军校,他的姓名就必定难以被后人遗忘。1925年的春天,长洲岛上全副武装的黄埔学生军踏上了轰轰烈烈的东征之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此战所征讨的对象正是在3年前因与孙中山政见不合而发动"六一六兵变"的陈炯明。更重要的是,这场东征之战是黄埔军校建军以来,校军参加的第一场正真意义上的战争。  相似文献   

9.
潘名江,字瑶台,号鼎荣、叶荣.清末文举人.今天河区珠村人。清授荣禄大夫武功将军(从一品)(珠村鹤鸣山墓记),以国学生诰封二品顶戴奉政大夫(珠村北帝庙碑记)。民国历任番禺治安分局文牍员、鹿步西区团保局局员、番禺选举县长调查员(珠村北帝庙碑记)。  相似文献   

10.
被媒体誉为“神州乞巧第一村”的广州珠村,有着一大批热心于乞巧的老幼女人,她们心灵手巧,能编善织.能描善绣,她们中有的是乞巧婆婆、有的是乞巧妈妈和年幼的乞巧女儿。乞巧婆婆是乞巧文化的传承人,她们许多虽已年逾古稀,但人老心不老,依旧不断创作,不断创新。在乞巧婆婆的带领下,珠村乞巧代代人才辈出,一户户乞巧之家,乞巧小组,一对对乞巧母女、  相似文献   

11.
黄埔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在广洲黄埔长洲岛正式开学。自1925年3月至1947年3月共开办了十二所分校,毕业学员生约17万余人,其中女生1100余人。以下按各分校成立的时间简介其历史发展。一潮州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是黄埔军校开办的第一所分校,创办于1925年3月,是为给随同第一次东征的军校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而开设的。1925年5月23日分校即停办。同年11  相似文献   

12.
陈赓是1924年在广州与周恩来相识的。1922年陈赓在长沙参加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在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这年11月初,从法国回到广州不久的周恩来,应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和国民党左派领袖、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邀请,被中共中央派到黄埔军校主持政治部工作。自此以后,直到1961年陈赓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的任上逝世止,整整37年间,周恩来与陈赓一起经历无数暴风骤雨,惊涛骇浪。陈赓在黄埔军校是周恩来的学生,始终将长他五岁的周恩来尊为师长,十分敬重。周恩来一直对陈赓情同手足,关怀备至。他们息息相通,患难相扶,成为终生不渝的知友和诤友。今年2月27日是陈赓大将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13.
贺新林 《神州》2011,(1X):197-197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是训练学生思维、巩固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信息的常用手段。通过习题的测试及时反馈学生存在问题、困惑,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尤其是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考试、练习甚为频繁。在此之后的练习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习题课与新授课不同,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进行习题评讲,是很多老师感觉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被誉为"将帅的摇篮"。以往学者仅把黄埔军校办校成功的秘诀归结于建立党代表制、建立政治部、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而笔者认为黄埔军校办校的成功不仅有以上原因,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历史潮流及黄埔精神的一脉相承等因素也是其办校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被誉为“将帅的摇篮”。以往学者仅把黄埔军校办校成功的秘诀归结于建立党代表制、建立政治部、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而笔者认为黄埔军校办校的成功不仅有以上原因,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历史潮流及黄埔精神的一脉相承等因素也是其办校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赵金康1924年5月5日,第一期黄埔学生入校,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该期共有学生640人,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黄埔军校第一、二、三、四队学生详细调查表收录了该期530名学生的档案,现据此对一期学生的生源、家庭职业和状况、...  相似文献   

17.
蒋先云(1902-1927),湖南新田县大坪塘人,1916年,任湘南学生联合会首届总干事,同夏明翰等发动和组织了湘南25县的学生罢课运动。1921年组织革命团体——心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3月,在全国各地选拔来的1200名优秀青年考生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同期学员贺衷寒、陈赓并称“黄埔三杰”。  相似文献   

18.
潘绚、字达春(1888-1950),潘治的六弟。 1888年,生于番禺县鹿步司朱紫乡(今天河区珠村)宣统元年考入山东烟台海军学校驾驶班学习。为第七届学员,同时考入的还有二哥潘浩的儿子潘福基,叔侄同一学堂。 宣统三年十一月,潘绚与侄儿潘福基一起考试毕业,毕业生共十一人。  相似文献   

19.
程子华,原名程世杰,山西运城人。程世杰少时在运城第三贫民高小读书,1922年秋,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随之,广州国民政府迁到这里,并成立了黄埔军校第一分校。当中共山西省委决定派他去报考黄埔军校时,他激动万分。几十年后.他在回忆录中描述:“这正是投笔从戎的好机会,心情是多么高兴!”程世杰如愿地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编进入伍生第二大队第八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20.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在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其制度及运作的完善都提供了建设性的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黄埔军校在我国军事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