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巫术信仰是有其重要的合理性根据的。第一,寻求掌控的心理动机。即人们把巫术作为试图理解和预测我们居住的社会世界以期获得各种酬赏的手段。第二,获得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在面对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困境时,巫术既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又能够给遭受痛苦的人们以精神的安慰。第三,对社会秩序的整合功能。巫术能够满足社会制度的需要.维护社会群体的利益,即巫术具有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和控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文化的原始观念形态中,巫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用科学的世界观来看,这无疑是迷信活动,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作为准宗教现象之一的巫术,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泛波。在原始文化中,巫术与原始宗教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有科学和艺术(音乐、舞蹈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巫文化在中国原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巫文化有两大系列,其一为北方的萨满文化(即为萨满教),另一为南方的雅文化(即为巫摊教)。萨满教广泛流传于北方各民族中,如:突厥语族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语族的…  相似文献   

3.
书讯     
《藏族原始宗教》作者周锡银、望潮。该书是系统论述藏族原始宗教的学术专著,共7章。分别介绍了藏族原始宗教存在的社会背景,藏族原始宗教与本教的区别;藏族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寄魂物及祖先崇拜;巫师与巫术巫师的名称、传承、服饰、法器以及祈求、诅咒、驱鬼等巫术形式;分析藏族的各种征兆和占卜形式;介绍煨桑、血祭、跳神等3种原始宗教活动方式;探讨本教的产生、发展及其与藏族原始宗教的关系。并有附录:《格萨尔王传》中的藏族原始宗教及藏族原始宗教资料目录索引等。32开,330千字,书号ISBN7-220-04314-7,定价22.00元。已…  相似文献   

4.
张光直先生在其《中国青铜时代》中曾提出过一个开始不被重视,以后又引起争议的观点,他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乃是巫觋通天地工作的一部分工具。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是否有这种意义,笔者没有资格置喙。但我觉得,张光直先生与此相关的另一个观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早期巫术中,动物乃是帮助巫师交通人神的重要伙伴。张光直先生的研究,使我们对商周时期的巫术观念及巫师沟通天地时的操作过程有了全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楚辞放在原始巫术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将会有新的理解与感受。 在商周巫术中,巫师贯通天地、与神交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降神,即巫师通过一定的仪式,邀请或召唤神灵自上界来到人间,卜辞中有许多例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剧场在其正式确立——于宋代形成专职化的剧场以前,走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职能逐渐明确和固定的剧场演变史。以往由于文献载述的语焉不详,人们对于中国古代剧场,尤其是早期演出场所的认识,一直未能深入一步。近年来文物资料的陆续发现,为我们出示了日渐丰富的形象素材,这便是本文写作的主要契机和依据。与任何地区民族的戏剧一样,中国戏剧也源出于原始人类的宗教性摹仿仪式歌舞。这类根基于原始交感巫术观念的活动,最初只是出于宗教氛围和巫术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自然地形,如在山林空地、崖壑坝坪  相似文献   

6.
在远古的原始社会,生殖直接关系到原始群体的生存与壮大,由于对生育现象缺乏理解,产生了生殖崇拜和求子巫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中,以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为人生头等大事,而封建社会,妇女婚后不生子,丈夫甚至可以以此借口休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百姓观念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仍存在。因此,婚姻在古人眼中是上继祖宗,下续后代的事情,早在民间婚礼上就已经许多祈子的口彩物品和仪式祷告了就不足为奇了。旧时生育有许多禁忌,养育孩子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甚至流传至今对现代人们的生育观念仍有影响,值得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一书,是南京大学中文系高国藩教授继他的《敦煌民俗学》、《敦煌民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之后,又一部敦煌民俗研究的力作。该书填补了敦煌巫术研究的空白,是敦煌民俗研究的新突破。同时,该书也弥补了中国巫术研究的不足,开辟了巫术研究的新领域,对中国民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就其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而言,该书都颇具特色。 以往的巫术研究,或局限于对现有少数民族巫术的描述,或囿于对古代某个巫术的简单摘取,往往挂一漏万、内容狭隘,不能概述巫术的全貌。不但对中国巫术的源流缺乏辨别,而且对敦煌巫术更是涉猎甚少。该书作者打破框框,以敦煌巫术为轴心,基于自己对巫术的科学分类,对各主要巫术类型及重点巫术从古至今的流变,作了全面细致探讨,使得该书在内容上较以往任何一部巫术研究著作都显得系统全面。 首先,作者对历来混淆不清的巫术与巫师概念作了总体考察,提出自己的巫术分类体系。将  相似文献   

8.
黄涛  刘阳 《世界遗产》2016,(4):90-93
正端午就像一叶扁舟,历经千载,依旧摇曳着前进。早期的端午节传承动力在于当时人们对巫术、数字、禁忌、五行、阴阳的信仰,随着社会思想相对开明,人们的原始信仰观念也有所淡化,端午节早期主题的传承动力逐渐减弱,而产生了用纪念历史人物的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的记载。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9.
潘珉 《神州民俗》2009,(10):13-15
神的起源与巫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神脱离原始形态的过程中,巫术活动十分关键。根据对古代中东,埃及,以及希腊的原始宗教研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被神化的阶段,神圣的观念与人类意志结合,形成了一批拥有神圣话语权的人类,巫师等神权阶级成为人神交流的枢纽。第二阶段是神被人化的阶段,当传统不断地被强化之后,一种颠倒的认识形成,神理所当然的是具有人形的。这种意识上的变化,再加上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展及其所造成的高层次需求,导致了原始神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比较宗教学范围内存在一种现象,即当我们分析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民族性宗教时,会发现其于深层的原则及仪轨范式等方面颇有不同。日本古代的萨满教及我国西藏地区的原始苯教就是一个例子。当深究二者的民间渗透层面时,就会得到二者中存在共通的区域性宗教习俗和原始世界认识,即主要以巫术和符咒为主的结论。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具有萨满教性质的西藏原始苯教和古代日本萨满教的相关资料,发现二者在有关宇宙、灵魂观念和萨满的巫术、仪轨范式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并从原始的神祇观、宇宙观、巫师与仪轨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比较,从而对一些重要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文艺民俗是文艺和民俗的交叉和结合,它们的联结在民间语言艺术中,较之专业文学艺术的显现更突出。《格萨尔》的文艺民俗还另有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宗教文艺——巫术艺术的表达方式。不过,其层次已不同于原始巫术。巫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的各种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生殖繁衍、民俗风情等剪纸题材的分析 ,说明庆阳剪纸艺术中负载了深层的民俗文化内涵 ,概括了庆阳剪纸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巫术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变化,社会文化方面也会产生变化。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能追溯到形成巫术信仰的不同的文化底层,从而阐明它们的融合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这两种元素在15世纪如何交织在一起,当时,那些被称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方济会修士、多米尼加传教士以及审判官,通过这种交织构成了一系列与巫术信仰相关的、连贯的、多样性的画面。通过将本人在专著《巫术、迷信和圣方济会修士》中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与其他作者作品中的信息联系起来,本文旨在分析这个多文化传统结合的过程是如何将巫术现象之被创造、被理解这一事件具体化、清晰化的。此外,本文也想强调,这些时而指向现实时而指向怀疑立场的、有关巫术信仰的、相互矛盾的观点是如何与修士们不同态度的具体转变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情感史的发展拓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涌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著作。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试图将情感史运用于近代早期欧洲巫术史研究之中,力图发现巫术和巫术审判中的情感因素,揭示巫术和巫术审判中情感产生效力的机制以及理解作为巫术史研究对象的情感表象等。情感史极大地拓展了近代早期欧洲巫术史研究的视野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剧场的发展演变历史很长。最初原始时期根基于交感巫术观念的宗教性模仿仪式歌舞,出于宗教氛围和巫术内容的需要,一般选择山林空地、崖壑坝坪等适合制造巫术气氛的自然地形举行,而其附近一定有峭壁岩石以便刻绘深含宗教意味的符号和图形,用以共同创造一个宗教氛围空间。到了农耕阶段,祭祀农事神明的拟态性乐舞  相似文献   

16.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巫术。因为对大自然和自己身体缺乏了解,原始人类将许多自己无法解决的事归结为上天的旨意,于是沟通人与天之间的巫师便应运而生。“巫术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它是一种伪科学,也是一种没有成效的技艺。”虽然自中世纪就有了对女巫的审判,但对女巫进行大规模的驱逐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即现代早期国家和现代科学形成的时代。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巫术思想及信仰在汉代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汉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巫术与汉代知识和思想发展水平相适应。巫术思想和巫术活动具有广泛性特征。巫术在汉代思想文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思想信仰两个方面。是文化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文化“小传统”的主要发展形式。民间巫术信仰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共同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模式.汉代官方意识形态及精英知识阶层中杂糅了大量巫术因素。民间巫术具有社会凝聚作用,对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也有一定拒斥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史学的无神论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史学极为发达的国家。在古代史学的长期发展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典籍,而且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史学传统。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就是这种优良传统之一。一、春秋至秦汉时期无神论的萌长无神论是在同有神论的斗争中萌长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有神论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原始宗教演变为人为的宗教,便出现了上帝崇拜,以及体现上帝意志的天命论。由原始巫术而来的,还有星占、卜筮、占梦、相术等种种迷信,污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西周晚年、春秋以来,由于社会矛盾的发展,引起了下层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人们对“天”的迷信,便表现出怀疑动摇以至诅咒的态度,无神论思想也就从这里开始滋长起来。秦汉时期,阴阳五行之说逐渐盛行,于是有董仲舒等的天人相应说,有两  相似文献   

19.
老虎笙是云南彝族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一种消灾驱邪、纳吉迎祥的原始文化,融汇了宗教、文学、社会和民俗学的原生态舞蹈,“笙”就是舞,舞就是“笙”,属巫术文化。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中有秉棘一语,以往对棘字不识或误读,影响了对卜辞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棘字的考释,指出秉棘乃手持酸枣树的枝条之意。秉棘的目的是为了驱鬼。以棘驱鬼作为巫术之一种,有着久远的来源和很强的延续性。通过对卜辞秉棘一语的考释,可以窥见殷代巫术文化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