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盛鸿 《铁军》2022,(8):18-21
<正>南京江北地区,指南京长江北岸的浦口、江浦、六合、盱眙、仪征、高邮、宝应等地,以及安徽的天长、滁县、来安、嘉山、定远、全椒、含山、和县、无为、巢县等地。此地区,南与南京城隔长江相望,东抵大运河,西达津浦铁路以西,北临淮河与洪泽湖,面积广大,多为平原与丘陵,物产丰饶,津浦铁路从此地区穿过,北达蚌埠、徐州、济南、天津,南接南京、芜湖、镇江、苏州、上海。1937年12月南京等苏南各城市与芜湖、扬州等地相继沦陷后,南京江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新四军在此地区进行的艰苦抗战,对沦陷的南京城形成最直接、最迅速、最猛烈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国内外研究者着重于研究日军在南京城区和近郊的暴行,而对南京远郊和农村的情况则论述较少。1996年5月,笔者接到美国著名学者吴天威先生寄来的一份1938年1月25日栖霞山难民的《求援公开信》,这封信是从徐淑希编的《南京...  相似文献   

3.
1937年12月8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汤山。在那血腥的岁月里,“大日本皇军”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真是罄竹难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汤山这里,无论你走访哪个村庄,都能听到一串串血淋淋的故事。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但学者们调查和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于南京城内。近几年来,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对南京城郊汤山地区日军的暴行进行了调查,现将部分调查片段刊出,希望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1350至1400年的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大古都”之一的南京 ,在元明之际发生过重大转变。本文对 135 0至 140 0年间的南京进行了全面考察 ,着重论述了朱元璋选择南京作为都城的原因、明初对南京城的大规模营建 ,以及南京城结构的变化等问题。认为当时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经过明初的营建 ,南京成为江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化都市 ,在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连红 《民国档案》2004,(3):127-13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右派学一直在南京大屠杀的人数问题上大做章,其中一个特别具有煽动和迷惑性的论点就是,南京沦陷前夕南京居民只有20万,加上5万的守城部队,“怎么会有30万人被杀呢?”日本右派学“20万说”的“根据”究竟为何?南京沦陷之前究竟还有多少人留在南京?对南京沦陷之前南京人口数字问题的解读为何大相径庭?本认为,日本右派学在论述“战前南京人口”时,在史料的选择上,他们只采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而摒弃对已不利的一切史料;在论述过程中,他们经常不断置换南京市人口与南京城区人口、南京城区常住人口与南京城内人口等不同概念;在论述立场方面,则一直试图压低战前南京人口数字,以说明屠杀“30万”之不可能。日本右派学对南京战前人口问题的偏向诠释与解读,将不利于两国民众对战争仇恨的化解与共同历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南京长江路292号大院是孙中山先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的地方,是民国总统府的原址。坐落南京城区中心的这一处建筑群,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在明初为汉王府,清朝为两江总督署,1853-1864年是太平天国天王府;进入民国后,成为中央政府所在地。19世纪中叶以来100多年中,我国一系列重大历  相似文献   

7.
正1975年8月5日至8日晨,由于受台风的影响,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许昌地区南部和南阳地区东北部降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地区三天内降雨800毫米以上,最多的地方达到1400毫米,超过这个地区的历史纪录。暴雨造成淮河支流和汉江支流发生特大洪水,冲垮修筑在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为顾问,吕彦直等人为助手,于1929年底编制成《首都计划》,奠定了抗战前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基础。该计划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将南京城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住宅区等六大功能区,其中有关中央政治区的设想几经修正。1935年中央政治区规划建设工作启动,但实施不久即因抗战炮火而中途夭折。此组文件部分反映了中央政治区建设的规划与变动状况以及界址勘定、征购土地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后,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我被害同胞达3O万人以上。日军在杀、烧、奸淫的同时,对南京城乡内外,进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抢劫掠夺。他们贪婪成性,所到之处,十室九空,不论私人住  相似文献   

10.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城东梅园新村,自1960年建馆以来,1990年又建成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并落成周恩来全身铜像。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周恩来和他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光辉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几十年来,梅园新村已发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入南京城的日军第六师团犯下了大量屠杀、强奸、掠夺等暴行,其师团长谷寿夫也因此在战后的南京法庭上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然而,第六师团的日军老兵中相当一部分人却以师团并未进入过南京城为由,至今依旧否认自身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甚至于企图为第六师团的“名声”翻案。为还原历史真相,本文引用中日双方幸存者、目击者的大...  相似文献   

12.
1937.12.13祭     
孙月红 《铁军》2020,(1):4-5
2019年12月13日上午10时整,防空警报又一次在南京的上空响起,凌厉尖锐的声音响彻南京城的每个角落,犹如30万冤魂在悲鸣。南京市中心的交通信号灯变换成了红灯,街上的车辆缓缓停下,司机按响了喇叭鸣笛,路人也停下匆忙的脚步,摘下帽子,在寒风中伫立默哀,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这一刻,古城南京沉浸在历史的悲恸之中。  相似文献   

13.
南京城区西北部的下关,是长江下游的著名港口,也是建康(南京)地区沿袭800多年的船舶修造基地。明初的龙江船厂,在此打造郑和下西洋用船,将我国古代木帆船修造事业推向了世界顶峰;清代,我国第一艘蒸气机轮船“黄鹄”号是在这里试航成功的。新中国建立后,这里又成为南京的船舶制造基地。声振海内外。  相似文献   

14.
日军为配合淞沪会战及消耗中国空中力量、获取制空权,从1937年8月15日起,对南京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空袭,南京城遭到巨大破坏。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国民政府空军做了较有力的反击,击落日机多架,日军付出代价远远超出其预期。本组史料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了8月22日、8月26日日机进袭路线、南京周边防空及南京市损失等情况,对研究南京保卫战及日军暴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山大道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于1928年2月1日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负责拟订《首都建设计划》,将南京的城市道路建设也纳入规划之中。即采用放射形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以新街口环形交通广场为市区中心,以中山大道、中央路、中正路(今中山南路)、汉中路作为城市干路的基线,其它干路必须依基线平行或垂直布置。抗战爆发前,仅南京城内兴建的主次干道就有近百条之多,总长度达到119.3公里,这些道路至今仍是南京城区道路的骨架。其中尤以中山大道最为著名。中山大道,又名迎榇大道,它包括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北起下关,东出中山门与陵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政府宣布撤离南京前往汉口和重庆,1937年11月22日美国大使离开南京前往汉口。由于南京尚有18名美国公民拒绝撤离,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帕克斯顿和武官助理罗伯茨上尉留在南京大使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与国务院保持通讯联系。12月7日艾奇逊认为他们已为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做了能做的一切,并将自己的住所留给美国人在危急时刻使用。12月9日,光华门等地爆发战斗,艾奇逊等一行于下午3时离开南京市区,登上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帕奈号撤离南京。以下一组电报①报告了其间南京的情况和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亲历帕奈号遭受到轰炸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政府宣布撤离南京前往汉口和重庆,1937年11月22日美国大使离开南京前往汉口。由于南京尚有18名美国公民拒绝撤离,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帕克斯顿和武官助理罗伯茨上尉留在南京大使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与国务院保持通讯联系。12月7日艾奇逊认为他们已为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做了能做的一切,并将自己的住所留给美国人在危急时刻使用。12月9日,光华门等地爆发战斗,艾奇逊等一行于下午3时离开南京市区,登上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帕奈号撤离南京。以下一组电报①报告了其间南京的情况和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亲历帕奈号遭受到轰炸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华夏人文地理》2005,(U09):50-51
作为大一统帝国的京师,明代南京城的营建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依据“高筑墙、广积粮”的思路,南京城墙历时21年才全部合龙竣工。在前代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南京城不规则的形态突破传统的矩形都城模式,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对城市予以功能分区:以钟鼓楼为连接点,分为三个有机统一的区域:即商业居民区(城南的旧金陵城)、政治区(城东的皇城和宫城)、军事区(钟鼓楼以北)。  相似文献   

19.
南京是历史悠久的政治都会与文化名城,清代,由于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以及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南京城市的基本面貌与基本性质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就其内部经济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进行一番探讨,对于认识与了解封建社会晚期南京城市的历史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清代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演变是有极为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的。 南京在历史上主要是由于政治、军事地位重要而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前期,南京曾多次作为南方偏安割据政权的统治中心,明代初年,它还一度成为整个国家的封建统治中心,清朝建立以后,南京虽然不是都城,却仍旧占据着东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清朝“设江南布政使司  相似文献   

20.
1929年12月2日,南京城内的国民政府各党政军机关正在举行例行公事的总理纪念周活动.突然间无数炮弹从天而降,爆炸声和惨嚎声使整个南京城一片混乱。特别是蒋介石及其大小官员们更是如堕烟海,惊恐万分,不知这要命的炮弹从何而来。不久蒋介石得到情报,原来是临时驻扎在浦口的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石友三突然发动兵变而炮轰南京。石还扬言即将“率十万健卒直取南京。”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