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然在网上看到李敖的一段文字:“今天是2000年5月11日,我把整整五年前由汪荣祖初稿,由我定稿的一篇《请勿乱评》刊出在《李敖电子报》,做为我性好追杀的一次记录。这篇文章是回复香港《亚洲周刊》的,可以看出荣祖和我的功力和‘掌风’。”我是当年《亚洲周刊》那篇文章的作者。想不到事隔多年,以大师自许的李敖仍对此文耿耿于怀,想来那篇文章也并非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2.
索穷 《中国西藏》2007,(1):51-53
1946年秋天,12岁的斋林·旺多留学印度。这距我们采访他的2006年过去了整整60年,虽然当年的翩翩少年已过古稀之年,今天的旺多老人依然是那么热情洋益、粗力充沛。有人说他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3.
参加《广西通志 财政志》编纂的几点体会汪振民《广西通志·财政志》出版了。从1986年开始搜集资料,到现在整整度过了10个春秋。回顾这10年,经历了不少坎坷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要全面总结这一段工作,不是我所能够完成的。作为编辑室的一员,只能就个人感...  相似文献   

4.
尹洁 《环球人物》2015,(3):90-92
最新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再掀“亲情热”第一次联系王铮亮,他在哈尔滨;几天后第二次联系,人已经到了南京。作为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音乐总监,他已经巡演了七八个城市,同时还在计划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正如歌中唱的那样,一切都飞快流逝,距离王铮亮登上春晚舞台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他唱红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也唱红了自己。从台前到幕后,时间永不停歇的同时,也留下了积淀过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长林寺在闽南诏安县境,因其“开山僧”万五道宗是清初天地会主要创始人,而备受海内外史学界关注。长林寺今圮,所幸寺中尚存二碑,一为《长林寺记》,一为《长林寺弟子报恩题名志》,是研究天地会起源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6.
1992年9月,《中国土族》创刊号出版至今已整整十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十载光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这十年中的《中国土族》,却激起一朵朵令人难忘的浪花,久久不失…… 我的父亲吕克昌是官亭地区首批参加国家干部行列的土族老人。记得他看着我送阅的第一期《中国土族》杂志,兴奋地回忆起在朱海山先生建起的小学里念书、获奖,沉  相似文献   

7.
《西湖老人繁胜录》是南宋时期都城纪胜性质类的史料笔记。明《永乐大典》收此书,作者"西湖老人"本名不见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涵芬楼秘笈丛书收录此书时均言作者姓名不可考。经笔者考证,《西湖老人繁胜录》作者当为南宋泉州人林洪。林洪南宋时另有诗名,是"江湖诗派"的成员之一,他自称林逋七世孙,所创作的"晚唐体"诗歌也追慕林逋疏散平淡的诗风,并引起了时人唱和。《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繁荣之状,文中相关文字有补史料之阙的价值,所记勾栏瓦市中的各类艺术形式,对我们了解南宋时期民间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殷墟甲骨文字,自1899年王懿荣首先辨队开始,迄今已经90年了。1989年9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安阳殷墟博物苑发起,在安阳学行“殷墟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因而使我想起了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的王德恒同志所写的题为《殷墟甲骨历劫记》的那篇连续刊载的长文。王德恒《殷墟甲骨历劫记》一文,刊198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从6月21到7月9日,连续登载15天,共15节。长篇巨著,洋洋大观。文章认为从1898到1988,“殷墟甲骨止进学术界整整九十年”,这与我们所了解的有所不同;在文章里面,又提了我的名字,所以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慷慨悲切的絕笔書,过去只见过有鉛印的。这个絕笔書的原件,解放后,由林觉民的儿子林仲新同志捐献出来,收藏在福建省博物馆。这封絕笔書是用墨笔写在一块长42厘米、寬42.5厘米的白色手帕上。另外,林仲新同志还捐献了林觉民在给妻子写絕笔書的同时写給他父亲的絕笔书。达封絕笔书用墨笔写在一張长21.5厘米、寬20厘米的普通紙上。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12,(13):14-16
在闽南地区,"陈林半天下"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闽南姓氏》调查数据显示,闽南目前共有700多个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有数百万人,为闽南第一大姓氏;林姓人口也有数百万人,位居第二。据有关人士调查,闽南姓氏的来源主要是中原人口的三次大迁移。西晋年间有过"衣冠南渡"的历史,中原姓陈、林、王等望族为避战乱,带着家眷从  相似文献   

11.
叶介甫 《文史春秋》2011,(10):47-54
许甦魂是我党从事侨务工作的先驱,我军出色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1896年农历十月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庵埠区一个贫农家庭。1916年到新加坡,1921年在吉隆坡加人中国国民党,1924年回国采访并加人中国共产党。在海外期间,许娃魂曾任吉隆坡《益群日报》编辑,国民党缅甸党支部负责人,仰光《觉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2.
1951年12月初,我由贵阳到黔东南的黎平县去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这是值得回忆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3.
姬昌是其族领导人古公亶父的孙子,在其父公季死后被立为西伯,后来到武王灭商之后被追尊为周文王。他应当说是奠定周王朝基业的第一人。说他当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或许过了,但这种人心和人才的归依是显然的。于是纣王便将姬昌抓起来囚禁在羑(音同有)里。姬昌据说在羑里被关了7年。按韩愈《羑里操》一诗的描写,他被囚禁的地方是一个地牢,被囚的姬昌张眼望去是一片昏暗,凝神细望也是有如目盲,仔细谛听也是毫无声息。他早晨不知道太阳升起,晚上也看不见月亮和星星。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怀疑了,自己是有知还是无知,甚至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  相似文献   

14.
巴老,走好     
祁鸣 《世界》2005,(11):4-5
我做了我可以做的事,我做了我应当做的事——巴金走了整整一个世纪,终于要歇脚了。那个叫巴金的老人,走了。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取名字有很多的讲究,巴金的本名和字,应该和《诗经·召南》——《甘棠》里的诗句“蔽芾甘棠”有关,所以他的字应该念fei甘。“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陈子展先生把这两句诗直解为“小枝叶遮盖的甘棠,不要剪去,不要斫伤”。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剪,是时光。整整一个世纪的光照在叫这个名字的老人身上,他被修剪,被斫伤,却也因此而发出光亮—  相似文献   

15.
程亚星 《风景名胜》2009,(12):46-51
在呈咏的《天坛史话》里,描述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泰戈尔访华的历史中,有一段很有意因的文字:“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夹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出版的《道县志》中《大事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民国27年,“8月,苏联三架援华飞机分别降落于访尧滩,亥竹、阳乐田”。这是笔者走访了阳乐田村,通过亲历此事的村中老人讲述,揭开了一段尘封68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出版的《道县志》中《大事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民国27年,“8月,苏联三架援华飞机分别降落于访尧滩,亥竹、阳乐田”。这是笔者走访了阳乐田村,通过亲历此事的村中老人讲述,揭开了一段尘封68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酉阳永和寺     
坐落于乌江边上的酉阳县万木乡永和村的永和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八年,是该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酉阳州志》载:“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去城子头四里,有古碑一段,文字剥落,  相似文献   

19.
北京仿照古典小说《红楼梦》建成“大观园”,已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之地。其实,在我国的台湾也有一座现实世界的大观园——林家花园。 林家花园坐落在台北板桥镇,占地二万多平方米,它是康熙雍正年间由闽南漳州人林成祖及其后裔建成  相似文献   

20.
陈恭怀 《炎黄春秋》2013,(10):80-82
今年10月20日,是父亲陈企霞百年诞辰纪念日,他离开我们也已经整整25个年头了。25年来,我对他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深。作为儿子,我经常留意报纸杂志上有关他的文字。逐渐逐渐,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官方文字,包括各类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党史、国史,甚至连英国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都把当年轰动整个文艺界的"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给一笔抹杀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