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戎生编钟铭文中的"倝",读为"榦",应训为"防御"义;史密簋铭文中的"(酄)",读为"顴",应训为"顴兵"义.  相似文献   

2.
史密簋“”字说张世超安康出土的史密簋铭文曰:"率族人、白、周伐长必。"其中的"白"诸家读为"菜伯",已无异议字,张懋等据郭沫若师震簋铭文的考释释为,①师震簋铭曰:"今余肇令女齐币(师)、左右虎臣正(征)淮尸(夷)",将史密、师震二器铭文读,是同一字...  相似文献   

3.
辨读湖北随州义地岗曾公子弃疾墓所出铜器铭文二则。曾公子弃疾斗铭文器名前之字应为"■",与楚文字多见的"■缶"之"■"一样,当读为"赴",说明器物移动使用的特征。曾公子弃疾、甗铭文器名前之字当是"葬",说明器物属专为陪葬而造,"葬"字写法与秦系文字同而与楚系文字异,值得研究曾、楚文字时注意。  相似文献   

4.
读徐器铭文札记陈秉新一、徐器铭文中的职官徐器铭文中所见的徐国职官资料有以下四条:尹者故(尹钲)尹(尹鼎)(令尹尹者旨(令尹者旨炉盘)大司马(大司马又戈)字铭文作,左旁从音与从言同意,右旁即王人之,从、声,是的古文。总之,是一个从言、声的形声字,即古字...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三年,在山西侯马新田遗址出土一枚耸,肩尖足空首布属春秋晚期。该币前所未见,著录《新探31《大系》1.711等。铭文二字。铭文的读序,诸家多自右向左读,释“邑金”或“玄金”。其中除“邑”字所释正确,另一字及读序均有可商。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4年第1期《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中介绍的 M306:采2,是一件小型铜容器,本器铭文称为胃,简报及铭文考释都读胃为炉,怀疑是熏炉。就文字考释而言,无可非议;但若按器形,则觉名实不符。东周铜炉,如王子婴次炉、  相似文献   

7.
北山四器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徒县北山顶春秋墓中,出土带铭青铜器一十五件,其中《尸祭缸盖》一件,《余昧矛》一件,《(辶堇)(六阝)钟》一套十二件,《甚六鼎》一件,计铭文四篇,故名北山四器,读考如下:一、尸祭缶盖墓道内出土.缶已失,出土时虽盖在另一缶上,然与缶口并不吻合,显然系后配.盖上立三环钮,中为漩涡纹,周有铭文三圈,由内向外环读:  相似文献   

8.
辽阳博物馆收藏了一件1993年在辽阳市东电四公司出土的战国铜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9期刊发了铜鼎的照片和铭文。李智裕先生对铜鼎铭文作了很好的讨论。我们在李智裕先生讨论的基础上对铜鼎铭文作进一步的释读,我们认为铭文中的"成"读为"宛城",与燕玺中的"宛阳"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八六年十月,中国新闻社发布了一条消息,其中说:“南京博物院最近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破译出一件希世珍宝上的铭文,并发现,这篇铭文同流落在美国的另一件中国珍宝——陈璋方壶——上的铭文,是同一篇文章。这件四年前在江苏盱眙县出土的珍宝现被称为‘陈璋圆壶’。”这使我们感到强烈的兴趣。最近,圆壶有关铭文的摹本已经发表,并有读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下面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几个问题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的编钟主人曾侯(月與文)(與),也就是曾侯乙墓出土铜器铭文中的曾侯(尸月與)(■),是曾侯乙的祖父。一号钟背面右鼓铭文"燮"字之后的第一个字,应释为"(言就)",可能读为"就","就"有归依、俯就之义。铭文"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意思大概是说:周王室已经衰微了,我因此和顺楚国。这说明,曾侯之时,曾国已经与楚国交好。  相似文献   

11.
"文物参考资料"今年第四期发表了陕西郿县出土的四件周代铜器,这四件铜器,从铭文中可以看出它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盋的遗物。我们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些铜器,首先应该把它的铭文读通,由于李长庆、田野二同志原报告未附释文,现在我们把这几件铜器的铭文试释如下,就算对李、田二同志文章的补充,并求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汉镜铭文中有"令名之纪七言止",以往学者均将"止"读如字,本文则主张将"止"读为"始",并纠正了《浙江出土铜镜》中对一面含有类似铭文汉镜的释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诗经·大雅·公刘》篇中两句有疑义的诗句进行了试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山王■墓出土的斧钺铭文"(丸心)"予以考释,推翻了"丸"不见于出土先秦古文字的说法,也为器主的确认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圆壶铭文"燙上"、"氏"、"隹"等字词作了改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意。  相似文献   

14.
晋侯墓出土楚公逆钟铭文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楚公逆钟铭文的祭祀对象“四方首”指四方社、稷之神。钟铭记载了对楚国社稷、祖先的一次大祭祀,其中使用了战争掠夺的人牲作为祭祀品。文末对铭文中读为“谐”与“肆”的两个字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琱生诸器铭文联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扶风五郡西村2006年11月发现的青铜器窖藏中一对大口尊形器,铭文可与过去著录的2件琱生簋联读,互相印证。铭文纪年应属于周厉王,内容记述了召伯虎宗族内部仆庸土田分配之事,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制度殊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读《文博》1996年第1期刊载的姬乃军先生《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以下简称《考释》)一文,获益匪浅.但是,对于其中的若干考释,笔者以为尚有不尽准确之处,值得进一步讨论.如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长安汉镜》著录的一面铭文铜镜,其中隶定首句铭文为"坂锡有齐"。"坂"通"钣","坂锡有齐"读"钣锡有齐",即指"铜锡有剂",并论及汉代青铜镜的合金成分等。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山东省长清县万德镇石都庄发现2件邿国铜簠。《文物》2003年第4期载有铜簠(M1:3)器底、器盖铭文及铜簠(M1:4)铭文拓片。铭文相同,各17字。铭文的首字,M1:3器底铭文和M1:4铭文都从止从子。M1:3器盖也从止从子,但子字上下分开,不相连属。  相似文献   

19.
夔膚簠一器应定名为夒膚瑚,铭文中被误释为"夔"的字,实为"夒"字,"夒"读为"鄾",指被楚所灭的鄾国。此器为鄾国后裔所作,是难得的鄾国史料。此外,铭文干支记日及瑚字写法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孟德会  刘余力 《文博》2022,(2):69-73
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两件铭文铜器,一件为西周时期的铜戈,另一件为春秋时期的铜勺。铜戈上铸有铭文“成周”二字,铜勺上铸有铭文“宔之”三字。成周戈是洛阳地区首件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带“成周”铭文的铜器,成周戈的发现进一步证明西周东都位于洛阳一带,也证明自西周中期始“成周”是西周东都的唯一称呼。“宔之”,“宔”读为主,“”为“斗”字的异体。“主之斗”铜勺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件自名为斗的铜勺,铭文表明此勺是内迁至伊洛河流域的戎人首领所用之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