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家民革命的「成就」土地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问题。如果土地问题获得解决,则社会便表现为「治」,土地问题不能解决,则社会便表现为「乱」。当然「治」「乱」这种字眼,是统治阶级所选用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偏见来说的。所谓土地问题,就是农民和地主争夺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地主掌握土地,藉以剥削压迫农民;农民要求土地,藉以养活全家解放自己。因此封建社会中的两阶级——农民与地主,经常为土地问题而引起激烈的斗争。农民在忍无可忍之下便进行起义,掀起翻天覆地的革命战争。只要等到土地集中现象有所改善,农民能够得到部分土地,则社会立即呈现出进步繁荣。因此有人认为研究土地问题是研究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的「钥匙」这种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土地问题集中的表现了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农民革命既是因土地问题而引起的,那么我们就先看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之前的社会情况罢。  相似文献   

2.
两年以来,不断有各处教师来询关天培与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所以草成此文,以备参考,敬希批评。关天培,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身行伍(当兵),屡经升迁,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遂至广东水师提督,驻师虎门。在这个时候,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盗们日益垂涎于腐朽的满清,千方百计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进行侵略。英美鸦片败子正日益扩大其无耻的鸦片贸易,烟毒正日益伤害着广大人民的命脉。一八三九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关天培便成了林则徐的得力助手,一方面帮助他查禁英国(?)船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  相似文献   

3.
许乃济对于鸦片问题的主张,详于他一八三六年六月十日(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的奏折(夷务始末卷一)。他认为:「洋银有出而无入」,「银价有增无减」,「以中原易尽之藏,填海外无穷之壑,日增月益,胎害将不忍言」。他又看到,绝市不能,闭关不可,查禁无效,徒法不行;所以主张「仍甩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洋银应照纹银一体禁其出洋,有犯被获者,鸦片销毁,银两充赏」。鸦片弛禁是否人民受害,他以为「食鸦片者,率皆游惰无志,不足重轻之辈,亦有年逾耆艾而食此者,不尽促人寿命,海内生齿日众,断无减轻耗户之虞」。「至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或效职从公,或储才备用,不得任  相似文献   

4.
鲍纳第(Buonarrotti'一七六一——一八三七)生于意大利之比萨(Pisa)城,殁于巴黎。为法国一七八九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其思想最初接近于雅各宾派,雅各宾专政失败后,转变为巴贝夫主义者。巴贝夫死后,他仍继续着巴贝夫的革命精神,为实现巴贝夫主义而斗争。参加夺取巴斯的监狱斗争的巴贝夫,在一七九四年九月创办第一份鼓吹共产主义的报纸「自由新闻」,后改名为「人民论坛」。同时在他所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是个资产阶极性的农民革命,其在政治上的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专制的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新中国;而其在经济上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它对于土地改革的远大理想和具体方案,就是有名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理想的制度,在澈底消灭对建的总方向上是完全正确并适合于当时农民的要求的。由于洪秀全等生当农村水深火热的时代,长在农民的家庭,因为他身受农村的痛苦,这使他最了解农民的愿望与理想。「天朝田亩制度」正是反映了农民的意识。这真是在中国岁百次农民革命运动史中开了一朵极其光辉灿烂的鲜花。  相似文献   

6.
远在三百年前,满清统治者开始其对中国的民族牢狱的统治后,虽然想尽方法不迫压汉族人民的反抗,但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汉族人民的反满斗争,不只是持续着,而且不断地深入。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反满祕密团体,转入广泛而深入的地下活动阶段。南方的「三合会」,「哥老会」,北方的「白莲教」天理教,就是南北中国汉族人民进行反满民族斗争的泉源和种子。在极坚苦的努力奋斗下,无数次的举起民族斗争的义旗,给满清统治阶级以无情的打击,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人民对于外来  相似文献   

7.
满清统治阶级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广大人民起义,一连串的严重威胁死里逃生之余,一批直接参加镇压人民支持危局的军阀官僚们,在经过这种巨大的震荡与打击之后,一方面对外全完承认「洋人」「船坚炮利」的厉害,认识到满清政府要想稳定内部统治,必须向「洋人」学习一些本领,才能够镇压仍在继续酝酿的人民革命力量,他们认识洋枪洋炮是镇压人民绞杀革命的有效工具,因此他们就对外屈膝投降,依靠资本主义国家来购买外国武器,开办机器工广,学习外国操法,训练新式军队,以达到其巩固统治镇压人民的目的,于是在这批官僚军  相似文献   

8.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四期刊载了徐兴学的《林则徐在江苏》一文,其中关于林则徐官职的表述值得商榷。兹举证如下: 其一,该文开头称:“从1823年开始,他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直至1836年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但是在钱实甫的《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并无林则徐任江苏布政使及两江总督的记录。《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林则徐传”载:“(道光)二年,(林则  相似文献   

9.
一、「哥老」之本义及其前期之被音演为「咽噜」在探讨哥老会起源之前,我们先要搞清「哥老」一名之含义及其由来,清人朱克敬在「瞑齐二识」中会肯定而明白地指出:「哥老会始于蜀中,蜀中呼弟曰老,哥老,犹言哥第也。」说明「哥老」是四川的方言,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哥老会之义名为「哥弟会」,便知共确切不移,清史稿亦谓:「哥老会者起四川,异姓相约为昆弟,同祸福,结盟立会。」[注一]足证哥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要求统一,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大多数人的愿望。除了封建领主以外,不仅劳动人民是如此,即地主阶级亦是如此。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墨子有「一同天下」的统一思想,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孟子也有「天下恶乎定?定于一」的统一思想。因为天下不统一,各国分裂割据,一定会发生无止境的残酷战争,使劳动力缺乏,生产凋敝,经济破坏,大家同归于尽。所以劳动人民和地主阶级要求统一是毫无疑问的。地主和领主不同,领主的土地所有形式,是以裂土分封形式对土地进行占有的。而地主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
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康有为不■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践者,而且还是维新改良主义在理论方面的领导者。他著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就是在理论上给维新运动奠定基础。在中国经学的领域里,自两汉以后,聚讼不决的就是所谓经今古文学的纷争。各有家法,党同伐异,形成了旧学中的两大派别,康有为就是经今文学最后一位大师。自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国以来,最初一般人感到明代理学的空谈误国,希望「通经致用」在经史里找到复仇救亡的道理,作为反抗满州贵族统治的理论武器和根据,在当时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是满州统治者,则很奸巧的提倡汉学,于是把汉学变为皇帝所御用的东西,乾嘉以后更和程朱道学桐城古文派勾结,成为学术界的顽固派。这是满汉地主  相似文献   

12.
首先要说明满清政府怕中国人民和外国接触,并不是认为外国比中国进步;相反的它是把外国看作野蛮落后的国家,一切都不如中国。因为处在封建社会的满清统治者,对于世界情况,是闭塞无闻,盲目自大的。把全世界看作不单是环绕着中国,而且是隶属于中国的外藩,并不承认中国以外还有同等的国家,满清皇帝以外还有同样的帝王,只有自己是至高无上的,蛮夷小邦,何能和中国相比。清朝修明史外国传的时候,就斥利玛窦的「万国全图」说天下有五大洲是「荒渺莫考」。除了一个大清「天朝」和大清皇帝以外,其余「红毛」「白夷」,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  相似文献   

13.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收藏一份林则徐与其弟林霈霖的析产《阄书》,系林则徐父林宾日于道光六年(1826年)所立。林宾日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旸谷,生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岁贡生,一生未仕,以教读为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林宾日娶妻陈帙。生子三:鸣鹤  相似文献   

14.
地主向农民榨取的叫做田租,封建政府向农民榨取的叫做田赋。这两个名词,后来是有区别的,而在古人,却是混淆不分的。汉书惠帝纪说:「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所说的田租实是指的田赋。又食货志说:「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所说的税,据颜师古刑法志注则是指的田租。在中国历史上,地主向农民榨取的田租,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力役地租;一种是实物地租。实物租又有分益地租和额纳地租两类。  相似文献   

15.
在本刊五月号「一八六四年到一八九四年间国际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和中国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一文中,曾经把这一阶段里国际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作一个轮廓性的叙述。现在再对本阶段中国广大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作一个概括的说明。因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  相似文献   

16.
讨论问题     
「合纵」和「连横」运动的本质如何?为什么「合纵」失败,「连横」胜利?——(河大史地专修科同学提)「合纵」和「连横」运动,从表面看来,是秦与六国间的政治斗争;如果深一层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看,它却反映了战国时代新旧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具体的说,就是反映了新兴的商人地主与没落的领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就是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民国以前,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云南不点状元,陕西不招驸马”。但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云南却出了个比状元还希罕的“经济特元”(状元是三年考一次,而特元约一百年才考一次),因为人们习惯于尊重状元,云南人民为纪念袁嘉谷大魁天下,便在昆明拓东路建盖了一座飞檐卷云,铁马叮略,与日月争辉的状元楼。这当然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云南人民为之扬眉吐气。“十载寒窗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不少人对他羡慕、赞美。哪里知道他是一个忧国忧民之士。打从清道光Th十年(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起,虽然以林则徐为首的主战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时期占着很大篇幅。封建社会时期的阶级矛盾,主要是广大劳动农民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土地问题是封建社会的主要问题。本期张博泉先生试谈对“「租庸调」的看法一文中,分析研究了从春秋到唐代赋役制度的发展过程,同时又分析研究了「占田」制度和「均田」制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直到今天在历史工作者中对这两个问题没有能够取得一致的意见。从「占田」制看,有人把他了解为劳役地租,有人把他了解为整顿国家税收,张先生认为是征收佃租的一种标准。从「租庸调」赋役制度看,有人主张他是和「均田」制度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有人怀疑唐代「均田」制度是否真正推行过,有人否认「租庸调』制度和「均田」制度之间的关系;张博泉先生一方面分析「租庸调」力役制度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关系,两税制出现与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又探求「租庸调」制度和东汉以后「租庸调』制度的继承性,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给我们今后继续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希望对于这一问题有研究的同志们,能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三年第九期刊登了鎮江圖書館的「開架式借書的經驗」和程長源的「圖書開架制度的商榷」,這二篇文章都企圖推廣開架借書制度的「經驗」。在這之前,廣東人民圖書館的杜定友先生曾編印了一本題為「開架式閱覽室」的小冊子,送到各地圖書館加以推廣。廣西圖書館在其刊登於館刊一九五四年一月號上的「一九五三年工作概要」中,也曾介紹了該館這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一「海虞贼乱志」诸书记载着这一事实:在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曾发给其解放区的商人以「店凭」「商凭」等「商业登记证」,但是,迄今为止,所被发现的这类登记证,还仅有「金匮商凭」(即周穗成先生所介绍的「黄兴和商凭」),「嘉兴营业执照」,「吴江黎里镇营业执照」(即全毓黻先生所介绍的「恒顺店印照」),「盛镇卡凭」等寥寥数种,而所谓「店凭」,则未经发现,因之周穗成先生怀疑「店凭」似即「商凭」。实际,在某些地区,太平天国确曾颁发过「店凭」,它并不就是「商凭」,现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便藏有「恒兴店凭」一件,该件为杭县三墩张佩山先生所赠存,张先生的先世于太平天国解放杭州期内,曾在三墩开设过恒兴腌腊店,当时领得这一店凭,这一革命文物,是弥足珍贵的。该件「恒兴店凭」的形式和内容如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