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4,(1)
<正>命妇,是封建社会中一特殊的女性群体,泛指有封号的命妇。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此后,虽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但命妇制度始终沿用。明清时期,命妇可以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内命妇指宫廷中的妃嫔,外命妇指外廷官员妻、母。有关皇后及后宫嫔妃的冠服在文献中记录系统全面,且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中的明代帝后及清代帝后的画像作为佐证,此处暂不做累述。外命妇(下文简称为命妇)的冠服,尤其是礼服在明清两代的史书典籍  相似文献   

2.
《提格拉特皮莱塞尔后宫敕令》是中亚述国王提格拉特皮莱塞尔颁布的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未经阉割的近侍和仆役进入后宫,禁止王室太监、近侍和仆役以及洒水工与后宫女眷近距离接触。这些敕令对宫廷各级人员的行为和活动作出了规定,对违犯规定的人亦有相应的惩罚,是研究中亚述时期的宫廷体系、官僚制度以及女性地位和古代法律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清代对太妃太嫔等女性的尊封起于顺治九年,此后经历由择位尊封向普遍尊封,由加封号向晋位次的两个转变,逐步形成的尊封办法与仪制,遵循又丰富了清代后宫尊封制度。按惯例,太妃太嫔随居皇太后宫,然自咸丰朝新辟寿安宫作皇祖辈后宫居所,至同治朝,皇太后等前朝后宫移居同一区域的惯例不复存在。太妃太嫔得到后世皇帝的有序尊封,是清代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对后宫女性及其家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朱子彦同志的力作《后宫制度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后宫制度的学术专著,是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理应引起学人和读者的关注。在中国4000多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由于宗法...  相似文献   

5.
自官窑制度建立以来,到明清时期官窑制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的巅峰。明清时期,官窑制度之所以能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与御窑的兴起、当时社会发展以及最高统治者对官窑瓷器的重视都分不开的。明清时期御窑的兴盛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从御窑的兴起、发展和终结来说明明清官窑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正学界对汉代后妃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国内以通论性著作为多,如毛佩琦《中国后妃制度述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冷鹏飞《古代帝王后宫探究》(岳麓书社,1997年)、朱子彦《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下文简称《变迁》)等。这类著述中,对汉代后妃的介绍或讨论所占比例较少。专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形态为基础,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形成一套由后、妃、女官、宫女等组成的配合各种宫规礼仪等级森严的后宫制度"。南越国建立于公元前203年,亡于公元前111年。南越武帝赵佗虽北面称臣,却仍私铸帝玺,西汉人王舜、刘歆曾说:"南粤尉佗总百粤,自称帝。故中国虽平,  相似文献   

8.
张瑞龙 《清史研究》2020,118(2):73-91
恩诏广额是明清科举考试中因皇帝特恩增加录取的一次性扩招名额。与生员学额和乡会试中额等逐渐成型的定额不同,恩诏广额是介于成型制度、习惯性规则和统治者的自由裁量之间的问题,显示了君主制与科举制的互动。本文旨在考察明清恩诏科举广额制度的原委及其具体实施和调整状况,以及背后因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恩诏广额的常例、定额和类型,探究明清两朝恩诏科举广额制度的异同与演变,以为进一步探讨明清科举制度的源流递嬗和明清政治异同,提供一特殊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9.
明光宗死后 ,东林党人对政局缺乏冷静的分析 ,忽视了后宫空虚的特殊性 ,没有利用唾手可得的有利条件去尽量巩固宫府一体的机制 ,而是简单地将李选侍推出政治舞台 ,直接造成了后宫无主的局面 ,客观上促使朱由校迅速地依靠客氏、魏忠贤一伙 ,不意为宦官专权扫清了障碍。“移宫”后 ,政局出现连锁反应 ,魏党反过来借“移宫”罗织罪名 ,又“因移宫而并成挺击、红丸之罪” ,东林党人被一网打尽。本文指出东林党人政治上的失误以及明代后宫制度的弊症 ,说明极度强化的皇权最终会削弱其本身  相似文献   

10.
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就是说,明朝皇帝一年要掏出40万银子,给后宫的女人们买化妆品,开支惊人。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官经费使用制度,“我圣祖仁皇帝鉴往规来,禁浮返朴,垂为诫谕,家法昭然”。  相似文献   

11.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金山国首先按照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百官制度和后宫制度。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其百官制度是以三省六部制为特征的。金山国是否有三省六部,尚无确证,但我们从金山国的有关职官中似能感觉出金山国有三省的存在。金山天子之下,...  相似文献   

12.
"选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形成制度也近2000年了。"选秀"是近代的说法,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  相似文献   

13.
官批民调是清代调处的重要方式,官批民调制度是清代调处制度的主要内容,具有半官方性质和"官民合作"特色,与明清基层社会治理息息相关。从清代官批民调制度的内涵、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这一制度建构、运作的环境和产生的原因。作为清代基层治理体系重要内容的官批民调制度,其实施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对清代基层治理有积极作用,并对当时社会治理的理念、方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女是日本古代地方豪族献给中央朝廷的贡女,是在宫廷主要负责天皇、皇后等饮食起居的下级女官。律令制国家时期的采女制度亦是后宫女官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律令制确立之前的采女并非如此,她们是古代王权专制过程中的产物,是连接中央朝廷与地方豪族之间的桥梁,其产生体现了王权与地方势力双方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选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形成制度也近2000年了。“选秀”是近代的说法,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规矩不一,随意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采女是日本古代地方豪族献给中央朝廷的贡女,是在宫廷主要负责天皇、皇后等饮食起居的下级女官。律令制国家时期的采女制度亦是后宫女官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采女甚至被升为贵族阶层。然而律令制确立之前的采女并非如此,她们是古代王权专制过程中的产物,是连接中央朝廷与地方豪族之间的桥梁,其出现与演变体现了王权与地方势力双方博弈的过程。对该时期采女的考察,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古代王权专制统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壬寅宫变。此事的参与者既有一般宫婢,又有曹端妃、王宁嫔这种后宫嫔妃。这说明当时后宫的嫔妃与宫婢面临着同等的生存危机。本文拟从世宗后宫群体生存环境的角度揭开壬寅宫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曹新宇 《清史研究》2003,1(2):80-88
研究者目前倾向从“小传统”和“草根社会”等概念出发 ,分析明清秘密教门的历史与信仰 ,然而对明清教门的信仰的理解 ,离不开宏观的制度性思考。因此 ,从明清秘密教门核心的“灾难神话”出发 ,体察它在整个传统社会信仰制度中的位置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分析明清教门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存土壤和活动逻辑  相似文献   

19.
正明清以来,晋商在商场称雄五百年,华夏各地,远至俄蒙、东瀛,都有晋商足迹。晋商之所以能称雄五百年不倒,除了秉承诚信笃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外,更有一套严格的商规商约在约束着每一个山西商人,"标期"制度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经营制度之一。晋商标期是指明清到民国时期,山西商人在商业贸易中进行清偿债务、现银结算的规定期限。标期是降低赊销风险的一种优秀制度,过去晋商对信誉看得比生命  相似文献   

20.
金家是17世纪加入满洲阵营的朝鲜人。盛清时期,常明与金简位极人臣,淑嘉皇贵妃亦出身于此。然而,在雍乾年间,常明与金简两房子孙为了承袭世管佐领互控,藉由祖源的差异表述争取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也对其朝鲜出身抱有认同,在燕行使来华时,或给予实际协助,却也趁机夤缘索贿。本文梳理金氏的家世与家事,探究族群认同在祖源传说、八旗体制与政治运作等因素影响下的塑造与重述,以及人们在选择认同的背后,夹杂着情感、制度与利益的复杂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