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滦平县发现金代石狮子一九七六年滦平县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力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小营乡二道湾子村和瓦房村的两个"狮子地"分别发现石狮子各一个。(已运回县文管所收藏)。这两个石狮子均为花岗岩石质,狮身及底坐系一块整石雕凿而成。其中一个较完整。通高145、...  相似文献   

2.
《贵阳文史》2007,(4):89-91
始建于金朝的北平城西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设计别具匠心,桥面两侧各有104根石质雕柱护栏,柱头上雕着485个大小石狮,石狮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相似文献   

3.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1,(2):F0003-F0003
明清时期,段实人家往往要在大门两侧安置一对石狮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一些单位依然在门口放两尊石狮,左右对称,渲染气派。  相似文献   

4.
在五台山70余座寺院中保存有从古至今的200余尊石雕狮子,每座寺院门前均置有形象威武、神态激昂的石狮子,还有作为建筑物件装饰品的石狮子,这些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是五台山佛教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狮子是佛教的一种代表性的象征物,其精神内涵对中华石狮有着深远的影响。石狮作为五台山佛教寺院必不可少的传统建筑小品,与寺内其他建筑构成造型和谐的建筑组群,为庄严宏伟的建筑增添了气势,丰富了空间,活跃了建筑序列和建筑环境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殷实人家往往要在大门两侧安置一对石狮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一些单位依然在门口放两尊石狮,左右对称,渲染气派. 门口放石狮子,目的是辟邪. 辟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两汉时期,人们主要在门上布置辟邪的措施,如在门上刻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武士胡人、“神荼郁垒”等勇猛之士,铺首饕餮等凶神恶煞,唐宋时期,则有门神桃符.  相似文献   

6.
绛县石狮     
郭哲 《文史月刊》2003,(11):45-45
在山西绛县,到处都能见到石狮子,仅博物馆内就竖立了三十多对。这些石狮子,最早有汉唐雕刻的,以后各个时代雕刻的都保留了不少。这都为研究我国雕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石狮是威严、尊贵的象征,放在门口的用来守门壮威。一般在宫殿、庙宇、府第、衙门、祠堂、门前大都有陈列。用意是烘托气氛,以示威严。它既能表示王权的神圣,又可显示主人的身份,起护法、慑魔等作用。山西绛县原县衙门、步康将军府、横水探花府、西牛坞花大门、大吕裴氏祠堂、南柳泰山庙、董封戏台张上太阴寺、范村将军庙、东灌底景云宫等地,都陈列过不少石狮。放在茔…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读《围城》,太好看了 哈佛大学东亚系所在的两层暗红色楼房并不显眼,是门口的两座石狮子让它与周围建筑区别开来。从王德威的办公室出门向右走几步就是燕京图书馆,“这里查资料很方便。”1986年他刚到哈佛任助理教授时,办公室就在图书馆里面。  相似文献   

8.
武毅将军府     
正武毅将军府之有名,源于府门前立着的石狮子。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向来都是雄左雌右一对。既为避邪,也为美观。而武毅将军府门前所立的,却是单有一只的"独狮子"。今富水南路的西面曾有一个小坡叫做茴香坡,在茴香坡的西面,有条小路叫"独狮子"——这条路上有一个很气派的将军宅院,宅院外正对大门处立了一个石雕雄狮,此狮昂首向天,骄矜傲岸,这个宅院就是老贵阳有名的武毅将军府。武毅将军府之有名,不在于宅院而在于门前的石狮。石狮之有名,不在于雕工的技艺,而在于只有一个不是一对。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  相似文献   

9.
蓬华采风     
正观音山华鼎岩上福建南安以西的观音山看华鼎岩,确实威严气派、庄重无比。山门所对之处,是一片群山峻岭。恰好雨过天晴,云雾在山间随意缠绕,很低很洁白。整个山门都用花岗岩青、白石雕刻而成,门前是一对青石狮子。顺五级台阶而上,正对面是天王殿,殿埕前立有一尊"齐天大圣"像,  相似文献   

10.
雾邑山佛教遗址在大邑县斜源镇的江源村境内,海拔1320米。以主殿白云庵古寺基为基点,方圆数华里残存有明清石牌坊、石照壁、石狮子、石塔、舍利塔、石室墓等。根据白云庵大殿两座石碑载:雾邑山佛教遗迹在明万历年间已具宏大规模,其佛教内涵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1.
武装门第     
夏春浓 《铁军》2012,(10):37-38
我的祖父夏庆然,为人忠厚,一生勤劳,乐于助人,做了许多善事、好事,在睢宁北部一带德高望重。1937年卢沟桥抗战爆发,为支持抗日,老人只留下一个儿子(三子夏同瑛)在家种地,将其余四个儿子,长子夏玉华、次子夏同琳、四子夏同环、五子夏同球和长孙夏春雷全都送往抗日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12.
萨苏 《大江南北》2017,(7):22-24
卢沟桥,作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纪念地,吸引着中日两国史学界和民间的目光。然而,更值得讨论的是卢沟桥枪声的战略意义。我们首先看一下,七七事变之前双方是怎样的态势,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3.
对近卫内阁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谁也不会预想到,发生在卢沟桥畔的中日军队的冲突事件,终于成了日本对中国大陆进行长期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石狮子     
晓川 《文史月刊》2011,(12):27-27
在古建筑文化中,石狮子很常见,它们常常忠实地蹲守在房屋建筑的大门两旁。比如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南门外的一对石狮子,经考证是晚唐时期的产物,出土于河北省大名县城的一座古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5.
北京水记忆     
李晔 《旅游》2010,(4):10-13
北京城终于度过了一个不多见的多雪的冬天。想想虽然没有一条真正穿城而过的河流,但是早年间的北京并不是一个少水的城市。京杭大运河的河水算不上波涛汹涌,却也能直通皇城脚下。只是现在每每路过通州的八里桥,桥栏板上精美的石狮子似乎没有受到百年风雨的侵袭,可看看桥下几乎已经见了底的河水。当节能、有机、低碳生活乃至碳中和成了新一轮时尚心语,生活中最常见又离不开的自来水也变成了受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在华北地区的统治,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决定在北平西郊修建飞机场。机场修建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1938年3月25日开工,7月1日基本竣工并交付使用。1941年初,为了向南扩展飞机跑道,机场再次动工扩建。二期工程完工后,机场规模遂成定局。  相似文献   

17.
在光山县文化馆大院里,有一对元代石狮子。狮背上有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将军的题词。雄狮背上镌刻着: 尔速醒悟国将不国吉鸿昌题民国二十年三月一日雌狮背上镌刻着: 睡狮猛醒(此四字已损坏,经调查落实。)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北京西南郊宛平县城外的卢沟桥爆发。卢沟桥的枪炮声,震撼了祖国大地,激怒了四亿五千万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19.
赵赓 《文史精华》2007,(5):55-59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宛平城西门外,横跨永定河上;永定河原名“卢沟”,故称卢沟桥。在石桥(卢沟桥)北约1000米处还有一座铁桥与其遥遥相对,平汉铁路从上面通过,为平汉路与北宁路之交接点,又为平(北平)保(保定)公路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20.
这对石狮是1960年春天在咸阳西二里许沈家村附近出土的(见封面图版)。据成阳博物馆张子波同志谈,在闻讯时石狮已移出原坑位,原坑距地表约2.2米,两狮均系倒卧放置,相距仅40厘米,同时发现少许汉代陶片。又说在出土附近勘察,百米之内并无建筑遗迹。关于狮子,我国古笈称它为狻麑或狻猊。尔雅释兽:"狻麑如?猫食虎豹。"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从东汉以来,文献上多有人贡狮子的记载,后汉书班超传:"月氏尝助汉末车师有功,贡奉符拔狮子,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遗子勇随献物入塞。"注:"东观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