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秦诸子承认历史盛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其历史盛衰论产生的思想前提。先秦诸子还认识到盛衰变化和转化的必然性。对于决定历史盛衰的因素,先秦诸子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多维的思考,他们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和思考,对我国民族的历史思维及后世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超 《史学月刊》2012,(5):43-52
两汉时期,人们往往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风俗,偏重于探讨风俗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因此,两汉风俗观念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政治文化特性:其一,风俗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内涵与始终保持永恒的主题之间的统一,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在社会政治变迁中变与不变的和谐;其二,两汉诸子及统治者在对待风俗问题上,随着社会政治思想的变化,采取的移风易俗方式多种多样,或因循、或宣化、或齐整、或批判甚至是整顿等,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政治之间保持着独立与顺从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两汉时期西域诸城郭国人口、城镇和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以及两汉政权一系列开发西域具体措施的论述,揭示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开发的概貌和成就,并认为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次开发高潮。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胡人内附持续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地位之高、范围之广都是前代所不能比拟,通过对内附胡人资料的梳理分析可知,两汉时期胡人内附呈现出已被迫内附为主、内附总体规模较大、内附胡人具有反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吴松弟 《岭南文史》2002,(2):21-29,10
我国东邻浩瀚的太平洋,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东部沿海很早就发展了海上贸易事业,不仅形成了我国沿海各地区间的国内贸易,与外国的贸易也开始很早,并形成了众多的对外贸易港口。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南北各港口的兴衰时间、贸易规模差别甚大。在诸港口的行列中,广州、泉州和上海都是不同时期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而偏居今广东雷州半岛南端徐闻县境的古徐闻港却是最早的主要港口。在追溯中国早期的海洋交通史和中外文明史时,必须重视徐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陶在辽宁地区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在两汉时期,并且突然出现,迅速消亡。主要从时空分布、型式演变以及相关问题三方面对辽宁地区两汉时期的白陶器进行初步的分析。辽宁地区汉墓中的白陶器从西汉晚期开始出现,东汉中晚期最为发达,其种类主要有瓮、罐、壶、扁壶及钵五种。瓮的数量为大宗,种类也最为丰富,其密封及摆放也较为讲究。通过与山东地区汉墓材料的对比,推测辽宁地区汉墓中的白陶器最早由山东地区经海路传入辽宁地区,并最终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7.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08,(1):111-121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迷恋和掀起祥瑞高潮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但君王们为了标榜统治的清明而大兴祥瑞,自己或暗示臣子们无中生有,制造祥瑞,而且在民间,也有视祥瑞为珍宝,将其图像刻画在死者的墓室之中的做法。民间这样做是祈求死后仍能够生活在祥瑞的世界之中,享受着祥瑞级别的生活待遇。  相似文献   

8.
《两汉纪》是首次将两汉历史以编年体写就的史书,《资治通鉴》在成书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两汉纪》的成果。《两汉纪》通过影响《资治通鉴》,进而影响到两汉题材历史演义的成书。主要表现在体裁形式的影响,叙事方法的影响和正统观念的增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北方文物》2005,(4):1-23
本文根据江河流域将松嫩平原划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区分出各区的文化遗存的类型,探讨同一区域内文化遗存、不同区域内文化遗存关系及松嫩平原诸文化遗存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遗存的关系.考察各区诸文化遗存的渊源及成因,验证出按江河流域划分的自然地理区与按文化遗存的渊源关系划分的考古学文化区是基本吻合的.并根据苏秉琦区、系、类型理论,指出松嫩平原是面向太平洋和面向欧亚大陆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嫩江中下游地区的西部文化系统是面向欧亚大陆的板块,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东部文化系统是面向太平洋的板块.东、西两大系统在松嫩平原并立存在,相互交往和影响,不断冲突和纠葛,在不同时段内,彼此进退、消长,构成了战国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两汉是多枝形灯具发展的繁盛时期。西汉多枝灯以青铜为主,东汉以陶质为主,并且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两汉多枝灯类型多样,可分为四型十式,根据力学原理,从力矩和重力的角度分析,各型多枝灯具的结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灯具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其结构设计具有很好的科学性。运用设计学研究方法对两汉多枝灯的装饰主题、视觉中心、视觉流程等方面进行的分析,也揭示出它们具有的浪漫主义的装饰风格。两汉时期多枝形灯具的制作、改良、完善等诸多环节中蕴涵着优秀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惠茗 《沧桑》2008,(5):7-8
两汉时期厚葬盛行,"厚葬多藏,器用如生人"成为汉代的普遍习俗,这种厚葬的风气对社会影响巨大。本文分别从汉代厚葬之风的表现、成因、社会批判及影响等方面略作陈述。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 37年高句丽在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时 ,高句丽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 70多年。高句丽王被王莽政权贬为侯 ,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 ,东汉光武帝复其王号 ,也证实了高句丽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位。随着高句丽的发展 ,东汉时期高句丽曾侵扰辽东、玄菟、乐浪等地 ,但这都属于边郡地方的冲突 ,高句丽作为边郡封国的地位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滇人是居住在今云南省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其活动的滇池一带在历史上经济、化等方面较周边地区更为发达,在中原化的影响下,较早地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本认为滇人在两汉时期尚处于奴隶社会,但已开始传入封建制因素,至东汉时期完成封建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言弘   《广西文史》2006,(2):14-18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资本十分活跃,有所谓“八大商帮”、“十大商帮”之说,其中以晋商徽商两大商帮资本实力最为雄厚,经营活动遍及国内外,尤以晋商活动时期最长,从明初至民国早期,前后五百年,而且创立类似银行的票号,与西方银行业几乎同时产生。这一经济史上的奇迹,已引起学术界关注和研究,本论述晋商的资本积累过程与经营管理经验,以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东朝兴起与"内朝政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汉王朝特有的政治生态。研究汉代东朝与内朝二者的关系,对汉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战略乃至汉代之后的古代史都有深刻的启示。而且,对当今的民本思想与反腐倡廉方面,亦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东朝兴起与“内朝政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汉王朝特有的政治生态。研究汉代东朝与内朝二者的关系,对汉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战略乃至汉代之后的古代史都有深刻的启示。而且,对当今的民本思想与反腐倡廉方面,亦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丹 《沧桑》2008,(4):11-12
两汉时期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是封建社会,又带有很浓厚的奴隶制残余。但是这种残余已经被深深印刻上封建社会的烙印。因此当时的奴隶阶层性质正在发生巨变。本文针对这个阶层,从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奴隶阶层在两汉时期的人口数量、待遇、工作情况的分析,再现他们在两汉这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8.
匈奴首领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自尊"意识.冒顿单于、老上单干和军臣单干的"自尊"意识最为强烈,尤其是冒顿单干几乎达到了惟我独尊、惟我独大的地步;军臣单干、伊稚斜单于和鸟维单于继续保持着较强的"自尊"意识.王莽建立新朝后,匈奴首领重新恢复了"自尊"意识,其单于的"复尊我"的说法就很有代表性.东汉刚建立时,匈奴首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强化了"自尊"意识,其单干"尊事我"的诉求就颇具深意.但是,随着单于舆的去世,新继立的单于又很快就削弱了他们的"自尊"意识,尤其是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之后,其单于的"自尊"意识越来越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度重视总结历史,并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通过“历史决议”的形式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举。党在百年历史上共推出三个“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均诞生于重大历史关头,均通过总结历史促进了党的团结和思想统一,均极大推动了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鲜明体现了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总结历史、开创未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是我们党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中南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的中段,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反映明显.我们从内蒙古中南部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出发,对仰韶文化早期至两汉时期的遗址数量、规模、海拔高度和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和研究,借以探讨这一地区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