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晋城市陵川县发现的几处有代表性的碑刻为例,揭示碑刻内容所反映的乡村商业及民俗祭祀活动等,从而揭示地区性风俗差异,来看晋东南的地方风俗特色。民间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的记载历史的乡村文献,对于理解和研究晋东南乡村生活及乡村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元代镇南王脱欢降香祭祀碑刻内涵的挖掘,探讨脱欢南征前后以及撤兵徙镇南京到济源祭祀济水的经过,揭示祭祀行为的意义,通过碑刻和现有文献资料,对元代皇子脱欢祭祀山水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分析。  相似文献   

3.
郑颖 《神州》2014,(9):10-10
明清以来,苏州民间信仰十分兴盛。笔者考察《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中与此相关的碑刻资料来得出苏州民间信仰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明显的正统性规范性、注重实用的功利性,还有许多神灵都与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康永萍  李俊义 《满族研究》2023,(1):37-44+66
辽宁北镇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代碑刻共56通,其中元代碑刻12通、明代碑刻15通、清代碑刻29通。庙内碑刻多数记祭祀之经过,此外还涉及封山、修庙、游山等诗文、纪事,为还原与解读元明清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北镇庙现存元明清碑刻,现场拍摄原碑及拓片,集中说明庙内现存碑刻信息,遵照原碑,比对众方志所著录的北镇庙碑文,集中汇校,查缺补漏,尊是黜非,继而探析碑文之意,发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山川祭祀肇始于周,是我国传统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祭祀源于图腾崇拜,后经历朝历代的发展,至元代演变为岳镇海渎祭祀,即对五岳、五镇、四海和四渎(五岳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五镇是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四海是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祭祀。因祭祀之地多远离中原,从记载元代祭祀的史料种类上看,岳镇海渎祭祀的相关记载几乎都是来源于碑刻文献,  相似文献   

6.
在民俗学与语言文字学交叉研究历代碑刻方面,水利碑是一种合适的对象。民俗学运用文献法和田野作业法对水利碑开展个案研究,通过自下而上的考察,揭示在我国长期运行的文字传统和民俗传统中,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水利碑怎样成为农民与自然灾害相处的"弱者的武器"。水利碑处于政府管理与民间自治管理的表层,其深层是农民将管理水渠流域之"形"、管理水日权威之"符",与合理分配用水的社会公平之"义"合成宇宙观,指导民间公平用水,结果是实现了国家水治与民间水治的互补。民俗学和语言文字学合作的碑刻研究能补充为经史典籍所不记载的传统民俗文化成分,获得民俗学或语言文字学单独从事碑刻研究所不能获得的新认识,因此双方可以共同拓展碑刻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热贡的神灵     
在青海省西宁市向南180公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有一个叫热贡的地方,每年农历六月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祭祀山神的仪式,这种大型的原生态民间祭祀仪式在西部并不多见。他地处汉藏结合部,是古往今来较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及军事要塞。这片区域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相融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形成了“民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现实图景。祭祀山神的仪式民间俗称“六月会”。从2004年起,我每年如期赶往热贡采访祭祀活动,在祭祀现场,我仿佛徜徉在一个个远古的场景里,感受他们心灵的自由和身体的张力,并和他们一起狂欢。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雕塑、皮影、碑刻、剪纸、民歌、祭祀、礼仪、民间信仰、年节习俗、民间文学、民俗钱币等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我国历代题材丰富、版别浩繁的民俗钱币(花钱),是民俗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钱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三十余年来,泉界对民俗钱币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民俗钱币的时段性、区域性特征及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还很不够。本文仅就"照破四眼"(或"四眼照破")花  相似文献   

9.
王兴亚 《中原文物》2012,(1):95-102
碑刻是民间资料宝库。地处中原的河南,清代碑刻数量庞大,应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自朝廷大政,下至风土民情,自然的、社会的,官方的、民间的,无所不有。它以当时、当地、当事人记当时当地之事,可信度大,具有很高的学术文化价值。由于散存在各地城乡,从未有人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其中多数至今仍鲜为人知。收集整理这些碑刻,可为研究清代河南地方社会以及清代社会提供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文物、艺术与收藏者也能从中获得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赵超 《文博》2009,(2):52-56
汉景帝阳陵帝陵封土南面现存两方分别树立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和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皇帝派遣大臣.祀汉景帝后所立载有御制祝文的碑刻。通过对碑刻内容和相关人物的考证,结合明代对古帝王的祭祀制度,分析西汉王朝和文景之治特别是汉景帝在明代帝王心中的形象与地位,以此折射出明代对待古帝王的态度和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对这两方碑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太原纯阳宫现存七通与其建造及宗教活动相关的碑刻,依照碑刻内容,笔者从始建年代、道教仪式扶乩和洞天福地思想、观音信仰、民间宗教皈一道等方面对太原纯阳官进行剖析,简述了太原纯阳官是受到佛、道、民间宗教影响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文昌宫多奉祀于汉族民间和信奉道教的地方,各地多有建筑。在晋祠,文昌宫与晋水七贤祠共处一楼,虽祭祀不同,但二者在晋祠民间皆深入民心,广为祭祀。本文意在解读文昌宫、文昌帝君及晋水七贤与晋祠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孟庙建于公元1037年,历代祭祀孟子的主要场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孟庙内碑碣林立,碑刻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其中元代碑刻数量超过宋、金两代之和,是现今孟庙石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无论是从儒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书法艺术、文化传承、封建礼制研究以及元代儒学的发展来看,孟庙元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处州重刊孔子庙碑》《曲阜祖庙真影碑》原为处州孔庙碑刻,处州孔庙毁后藏于丽水市博物馆。本文试对碑刻年代、相关人物、碑刻内容等作一考述。  相似文献   

15.
民俗宗教是在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一个学术概念,指民众日常生活中制度性宗教之外的各种宗教信仰和习俗。碑刻民俗宗教文献是以石头为载体的民俗宗教记录。作为一种历史书写,与历史本相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关系是其史料价值探究意义之所在。作为一类出土文献,它具有文献和文物的双重属性。明清以降雁北关公庙碑刻无论从碑刻书写范式及撰述意图,还是文物特点和背景,都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尤其是其文物史料价值,对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贾成惠 《文物春秋》2008,7(1):38-43
内丘扁鹊庙是国内现存最大的祭祀扁鹊的庙宇。本文由扁鹊其人与内丘鹊山的关系展开讨论,引证相关历史文献和碑刻,考述了内丘扁鹊庙的创建年代、历史演变、建筑布局及特点,综论了其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倪浩文 《江苏地方志》2023,(3):42-45+47
<正>苏州自古崇文重教,办校历史昉自春秋,现存原地办校之学府可上溯至北宋。菁莪棫朴,弦歌不辍,非特诞生了巍巍名校,培养了跻跻名人,也留下了陛陛校园碑刻。据笔者统计,苏州方今存有碑刻或拓片之校园(含曾经办学之所)共180余处,其中碑刻或拓片尚在校园原址的有126处。在校园中,存世的碑刻总量达1300多方。碑毁而存拓片者,去重后数量在400多方。  相似文献   

19.
乡民的狂欢节——豫西北火神祭祀仪式田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祥 《民俗研究》2009,(3):228-238
豫西北古称怀庆府,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丰厚,民间至今还流行着一种独特的祭祀活动——火神祭祀。火神祭祀的时间主要在春节,它由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构成,如除夕祭祀、新年祭祀、行水、破盘会、转(zhuǎn)会等。“行水”和“转会”是火神祭祀中最隆重、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它们是乡间民众狂欢的节日。火神祭祀作为民间文艺的生态母体,极大地推动着当地民间文艺的发展。火神祭祀仪式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0.
祭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取访谈和调查的方式,结合康乐及周边地区祭祀活动,对民间祭祀活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