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德加·斯诺是毛泽东生前惟一信任地将自己身世向之倾吐的美国记者,他因出版《西行漫记》一书而名闻于世。在中国大地上,不仅仅留下了他新闻事业的足迹,也记载了他追求幸福爱情的心路历程。这里叙述的是他和海伦在中国结下的生命之缘。 爱神降临在上海的咖啡屋:斯诺遇到了 一位使他想起母亲的小姐…… 1931年盛夏的午后,酷暑尚未消退。 上海西摩路公寓临街的一间房子里响起了电话铃声,正在午休的一位男子揉揉惺松的睡眼缓步移向电话。他,二十多岁,颀长的身材,一头棕色卷曲的头发,看上去脸色苍白,面目清瘦,一副大病初愈的样…  相似文献   

2.
李正文同志是我党的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他在1941年受共产国际东方部派遣,到上海从事对日伪的情报工作,日寇投降后转回中国共产党,直到上海解放。他长期在隐蔽战线上英勇斗争,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上海解放前,他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的三位委员之一。  相似文献   

3.
智者汪道涵     
1991年的12月16日,汪道涵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一职。而77岁的他,此时已经退居二线达6年之久。一位退休的省部级干部,在海内外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力。从上海康平路的市委大院,到宛平路11号,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十四年,以一个民间组织负责人的身份,用旺盛的精力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关系,在中国的政坛上书写了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4.
张群养生     
张群 在我国众多的百岁 寿星中,有一位身居高 位,在军务政务中忙碌了 一生,享年101岁的四川 籍老人,他就是先后担任 过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市 长,湖北、四川省主席,行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 及资政等要职的张群。 张群于1889年5月9日出生于四川华阳。 1990年12月14日,在台北病逝,终年101岁。张 群去世后,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杨尚 昆发去唁电,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5.
突然起了脱离这个世界的愿望 朱光潜1897年出生于桐城阳和的岱鳌山下(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923年6月,朱光潜在香港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任英文教师,时年27岁.前一年夏天,朱光潜回家,由父亲做主,与一位姓陈的姑娘结婚了.陈氏比他小一二岁,小脚,个子中等.  相似文献   

6.
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在1965年拍完影片《烈火中永生》之后,至1980年逝世,1年中再没有拍过影片,使他万分痛苦。好在他遇上了画苑两位知音一位名叫富华,是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一位名叫陆俨少,是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这给他逆境中的生活涂抹了一丝亮色。“五七”干校遇知音赵丹,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肥城,1915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扬州,后居南通。自幼在父亲开赵丹在作画设的影剧院中接触电影和戏剧。由于他喜爱绘画和书法,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习中国画。多才多艺的赵丹,同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演出宣传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7.
王淼生  郝魁府 《神州》2008,(9):70-73
他是一位开国将军。他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他在昆明军区有10年戍边的经历。他见证了我军征战史、创业史、胜利史、光荣史。在他光荣的红色人生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长征途中,他历尽苦难;皖南事变中,他虎口逃生;解放上海时,他率部露宿南京路;抗美援朝时,他屡建奇功。他就是今年已93岁高龄的老将军张铚秀。  相似文献   

8.
陈毅在上海     
《百年潮》2021,(8)
正在父亲陈毅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与上海联系在一起的往事。黄浦江也许是一位有权威的见证人,它保留着不少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到60年代中期关于父亲在上海的记忆。夜深人静时到上海滩漫步,你会听到黄浦江深情的诉说……一父亲是四川省乐至县人。他1901年8月26日出生,是20世纪的同龄人。将满18岁那年,他在成都考取官费留法的资格,因而跨出夔门东游上海,又从这里开始了面向世界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9.
他13岁来到提篮桥犹太难民区,后为中美建交助力"侬(你)好,上海。"美国前财长布卢门撒尔造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笑着说起70多年前学会的上海话。2月7日是布卢门撒尔第八次到上海的"寻根之旅"。二战期间,他以犹太难民身份在上海提篮桥犹太难民集聚区生活了8年,在镌刻13732位二战期间在沪避难犹太人姓名的"上海名单"墙前,布卢门撒  相似文献   

10.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09,(2):133-141
1924年8月15日上海新闸路赓庆里昌明电影函授学校里,一位身材略胖,穿着西装,一脸精明的30岁青年人正在讲授《影戏概论》,滔滔不绝,台下听众不住地点头称是。讲课人是谁?他就是当时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巨头之一周剑云先生。  相似文献   

11.
<正>时间如白驹过隙,裘法祖教授一晃已离世六年多了。裘教授和家父过晋源同岁,1914年生,属虎,祖籍分别是浙江杭州和江苏无锡。家父是9月的,裘教授比他小三个月,所以我叫他裘叔叔,按江浙人习惯我也管他叫裘爸爸。他俩近六十年的交往要追溯到他俩一同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1932年。当时,一起在上海同济就读并住在同一寝室的共有五个室友:分别是生于1913年属牛的谢毓晋,其余四位都小他一岁,均属虎,分别是江圣造(大  相似文献   

12.
曹聚仁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记者和学者。抗日战争爆发的前数年,他只有30余岁,已经是上海的名作家、名教授了。那时候郑振铎出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罗致了不少的名作家、名学者在那儿当教授,曹聚仁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我只有20出头,便很喜欢拜读曹聚仁先生的杂感文,觉得篇篇都隽永有味。  相似文献   

13.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1965年拍完影片《烈火中永生》之后,至1980年逝世,15年中再没有拍过电影,使他万分痛苦。好在他遇上了画苑两位知音:一位名叫富华,是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一位名叫陆俨少,是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五七”干校遇知音赵丹,原名赵凤翱,1915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扬州。自幼在父亲开设的影剧院中接触电影和戏剧。喜爱绘画和书法,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习中国画。多才多艺的赵丹,同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演出宣传抗日救亡的剧目,还拍摄了不少电影,成为享誉海内的大明星。他与叶露茜相恋,在1936年…  相似文献   

14.
陶端 《炎黄春秋》2007,(2):58-61
我的父亲陶菊隐先生,湖南长沙人,出生在戊戌变法的1898年。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新闻记者和著作家。伴随他成长的岁月,是中华民族最多灾多难的一段近代史。他在当私塾教师的父亲影响下,自幼即流露出异于常人的写作天赋,11岁始向上海报纸投稿,发表过多篇短篇小说,14岁就参加报界任编辑。本该上学的年纪,就因为在学校写了一篇虚构的游戏作文“饭桶先生”,被他的国文先生对号入座,认为大逆不道,陶菊隐被学校劝退,从此被湖南教学界认为是麻烦学生而到处求学无门。在不得已的情势下,为了谋生,也是天赐良机,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陶菊隐进入湖南的报界,从此开始30年的记者生涯。  相似文献   

15.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俞振飞、王文娟、徐玉兰……一位位光彩夺目的戏曲名家,都与谢杏生的名字紧密相连,他们在戏曲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形象因谢杏生设计的戏衣而增色添彩,交相辉映。为糊口上海“画白粉”1916年,谢杏生出生于苏州市东渚镇青山村贫寒农家。自打出世起,便尝尽家破人亡的彻骨之痛:3岁,父亲去世;4岁,母亲到上海给大户人家帮佣,他与外婆一家相依为命;5岁,外公、外婆、大舅相继在7天内突发暴病身亡,他只好寄居在刚出嫁的姨妈家,拔草、捡柴、烧饭……小山一样的活压在稚嫩的肩上,幼小的年纪就不得不直面…  相似文献   

16.
王云五,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生于1888年,少年时没有读过多少书.14岁来到上海当学徒。他白天当学徒.晚上上夜校习英语。由于他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喜欢。一位师叔为他取了“云五”的别名,是取自“日下现五色祥云”的典故。传说他通读过三十五巨册的英文版《大英百科全书》,在学界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7.
1928年4月21日下午,上海龙华刑场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反动军警如临大敌。罗亦农穿着整齐的直贡呢马褂、灰色哔叽长袍,在敌警备司令派来的特务营一个排的押解下,从容步入刑场,英勇就义。罗亦农牺牲时年仅26岁,是第一位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牺牲后,党组织派人安葬了他的遗体,并派陈赓等人严惩了叛徒。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逝世30年了,那时候他才56岁。早在30年代,他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有名的青年哲学家了。27岁那一年(1937),他从上海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慕其名,经常约他到自己住处谈话,有时也到他住的窑洞看望。毛泽东说过:“艾思奇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好就好在老实忠厚,诚心诚意做学问。”50年代,一股“左”风在中国大地吹起的时候,艾思奇受到多次的打击。直到他去世和“文革”结束以后,还有人用恶语伤害他,不仅在国内的书刊上流传,而且影响到国外的一些著作。我和他相识、相处10多年,对他的为人,对他的学问和品德,是深…  相似文献   

19.
耀邦同志是我1937年到延安后开始认识的,他比我只大三岁,可是在我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更是一位令我尊崇的良师。在他逝世前二十天,我还同他促膝谈心,他走了十年了,我感觉他仍然永生在人间。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4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一年前,那位和他共同敲开两岸近半个世纪的冰封局面、开启两岸交流历史契机的老者已经先他而去。两位享有巨大威望的老人一年内相继辞世,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情感震荡。他们所留下的空白,在两岸关系忽冷忽热的时刻,显得有些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