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期间南京成为首都,新闻事业随之勃兴,报才辈出,逸闻颇多,现采撷其事以飨读者。长兼经理,后来又兼总编辑。这三人都与南京结下了不解的缘份,张慧剑、张友鸾身后都安葬在南京牛首山下。张恨水本是报人,却又因《啼笑因缘》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章回小说家。他一面编报,一面为各地报纸写长篇章回小说,稿费收入极盛时每月竟达300元之巨,而当时米价每担不过六七元而已。其小说极受欢迎,《朝报》初版时竟以“本报赠送《欢喜冤家》启事”做大字广告,连续在该报刊载多日,大意谓:“本报当创刊之初,为优待长期订阅起见,凡在五月底以前向本报订阅全年…  相似文献   

2.
“云相见”,当初叫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它位于浙西大峡谷的相见村里,因为站在峡谷里仰头看,它就好像在云里一样. 主人郑先生原在临安的景区工作,凭借多年在旅游行业的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云相见的设计装饰部分.对于处于民宿起步阶段的临安来说,云相见已算是难得的好选择.一号楼共有8间客房,风景最好的是独立在院子里的山崖房,窗外就是延绵群山.客房全都装有地暖和空调,对于高海拔民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秋冬法宝.值得一提的是,夏季高山夜晚凉爽,萤火虫也是这里的“老朋友”.郑先生还特地“圈养”了一批送给客人当伴手礼.  相似文献   

3.
刘征 《百年潮》2002,(6):29-31
吴伯箫同志临终嘱咐,骨灰洒在泰山.他的遗愿实现了.1984年我登泰山,写过一首诗:"松柏昂藏七尺身,冰泉幽咽想清吟;访君莫道不相见,万壑千崖都是君".吴老自愿魂归泰山,朋友也以泰山之子目之,不仅因为他是山东大汉,而且因为他有"泰山石敢当"的硬气,托身泰山是毫无愧色的.  相似文献   

4.
[本报郑州特约通讯]冯玉祥对于(河南)省政,其显著于外者,略有数端。每逢初一、十五两日,定为大扫除之期。县长亲自出街,执帚从事。冯不论在何处,亦必亲临现场以示表率。故扫街典礼节,异常隆重,各地有清洁整齐之观。  相似文献   

5.
正四十五岁民国1年壬子(1912年)正月张瑞玑全家山中避卢永祥之乱,翻山越岭至乡宁访吴庚于对山楼,张瑞玑、吴庚与赵圻年三挚友劫后相见,欢聚十日。张瑞玑《吴太夫人墓志铭》记有:"民国元年正月,避卢永祥之乱后,逾  相似文献   

6.
[本报南京十七日电]胡适校长17日下午3时出席北大同学会所筹办之北大50校庆大会,并发表沉痛演词。庆祝会于中央研究院礼堂举行,到会校友200余人,礼堂正面悬蔡元培遗像,布置简单,首由胡氏致词。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09,(10):60-60
关心本报的朋友们,昨天告诉我们,说有人指责本报利用敲诈来的与官僚资本合组的春秋印务馆一面翻印革命理论书籍,一面把革命理论再印到报上,这叫做发解放财。  相似文献   

8.
本报经收致献前方将土慰劳信件,除写明寄交第八路军与新编第四军已由本报直接送交外,截至十月十日止经整理完竣送交武汉各界慰劳前线将士委员会者为五万一千四百三十八封(即三  相似文献   

9.
张辰来 《文史精华》2008,(12):54-60
2007年年初.我们几位读高中时的老同学.前去拜望当年的班主任萧远淑老师.经历了近50年的风风雨雨、世事沧桑,师生皓首相见,不免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0.
至今.我手边还保存着一篇60年前的军事通讯:《风驰电掣下贵阳——记进军贵州之前卫团》,原载1949年12月11日《新黔日报》第4版。当年的报纸纸质低劣,年深日久,早已破损不堪。今年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投资,已将本报60年全部合订本制成电子版,  相似文献   

11.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热烈捐款节食素餐,响应募集一百万棉背心的号召,业于前日(十一)详志本报.然而该处的工作人员,热情高涨,余兴未尽,所以又有向外  相似文献   

12.
正张恨水(1895-1967)是著名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他曾三会张学良,与之有着很深的交往,却多次拒绝张学良的邀请出来做官。在动乱的年代,他守着自己的笔,营造出了一份乱世的浪漫。一会相见甚欢1924年4月12日,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  相似文献   

13.
张思之作为当年审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李作鹏的辩护律师,二人有着一段不寻常的交往。1981年,审判大幕落下。李作鹏被判刑入狱,但二人的关系未画上句号,李作鹏为之作诗一首相赠,但要20年后予张。20年后张思之不忘当年之约前往索诗,相见之后对当年之事自有一番回顾和感慨。张思之在《重访李作鹏索诗琐记》一文中披露了内中详情。  相似文献   

14.
[本报十五日香港专电]十五日之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左右两派进行甚烈,料有极大冲突,省中谣言甚盛。甘乃光不敢出席,传已逃港。汪(精卫)胡(汉民)均在港观望,俟会后再定行止。外传汪赴南洋不确。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发行的杂志很多,民初发行而比较有名的号称“八大杂志”,即《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其中以《中华教育界》发行最早,创刊于1913年1月,而梁启超主编的《大中华》,在当时尤为风行,发刊词题为《中国之前途,国民之自觉心,本报之天职》。  相似文献   

16.
1927年12月3日《北洋画报》刊出了一名国民党官员伸手要官的一封信的影印件.笔者读了,不由得感到吃惊.卖官买官自古就有;走门路,通关节,求取官职,也古已有之.但要官这种只能在背后干的勾当,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公诸报端,恐怕是闻所未闻.《北洋画报》刊载上述影印件时,加了一个标题:《国民党人物求差使之一封书》.并介绍有关背景如下:此函乃奉军作战时,所获敌方函电之一种.系直隶国民党党部代表魏树鸿致晋军第二军军长杨爱源书.可以窥见所谓党员者,亦不过以猎官为务.而阎军内部之争执,亦可于函中窥见之.本报辗转从他方面觅得原函照片,特附刊于此.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2002,(6)
吴伯箫同志临终嘱咐,骨灰洒在泰山。他的遗愿实现了。1984年我登泰山,写过一首诗:“松柏昂藏七尺身,冰泉幽咽想清吟;访君莫道不相见,万壑千崖都是君”。昊老自愿魂归泰山,朋友也以泰山之子目之,不仅因为他是山东大汉,而且因为他有“泰山石敢当”的硬气,托身泰山是毫无愧色的。  相似文献   

18.
正李霁野与台静农,是一对十分稀罕的、友谊几乎跨越整个20世纪的老朋友。这一是他们两人均高龄至耄耋,再是说他们交谊之早,用李霁野有些夸张的话说:"据说还在一二岁婴儿时期,我们的父母有时抱我们相见,彼此就知道相视而笑  相似文献   

19.
正1941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根据毛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正1.河北的读者来信希望了解藏族见面礼。拉萨人见面,大都是摊开双手鞠躬致意、互致问候。如是至亲好友,又久未见面,相见时要贴贴面颊,行贴面礼。喇嘛见面,互相合掌致意;地位相等的活佛,互相行碰头礼,即头顶相触,略略碰一下。信徒遇到高僧活佛或是他们崇拜的人,便用头顶去触抵对方的手、脚或衣服,有沾染福气的意思。新年或节日相见要互道"扎西德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