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徒手 《炎黄春秋》2010,(11):72-78
<正>一1964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北京京剧团倾力演出的现代戏《芦荡火种》成了最红的剧目之一,连毛泽东应邀观戏后难得破例一回,忍不住改了剧名叫《沙家浜》。这部戏后来定为"文革"八大样板戏之一,使不少年轻观众误以为它是在"文革"期间完成创作并演出的,实际上它在"文革"爆发前夕就已经定型了。  相似文献   

2.
王彬彬 《文史博览》2006,(10):58-62
突出“地下工作”还是突出“武装斗争”? 1974年第1期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了初澜的《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二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一文。这是对所谓“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进行整体性总结和评价的文章”。文章着意强调了“样板戏”对“武装斗争”的表现:即使是有一定篇幅描写地下斗争的作品,也是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于江青在戏剧界树立的“八大样板戏”是耳熟能详,尽人皆知了。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江青在美术界也树立了一个“样板画”,这就是美术界唯一的“革命绘画样板”——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尽管这幅美术作品在“文革”时期影响很大,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友人来告,说是教育部要搞样板戏进中小学课堂了。笔者半信半疑地打开电视,果不其然,正播一群孩子咿咿呀呀学唱样板戏的镜头,唱的是《红灯记》选段,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个场面,我们这些从“文革”过来的人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谁都有过那段大唱革命样板戏的经历。“文革”过去三十多年了,样板戏再度回到课堂上,抚今追昔,真还是有些感慨,更是有些诧异。  相似文献   

5.
田耕 《炎黄春秋》2006,(5):16-24
引子 《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吴晗为马连良新编的历史剧,于1960年8月定稿,1961年初开始公演。由于是历史学家写京剧剧本,所以当时廖沫沙写的评论文章《史与戏》,称赞吴晗“破门而出”,说他破了历史学的本行门户,跑到戏剧行当里面去了。但是,从戏剧创作和演出效果上来看,此剧在当时并未受到戏迷的热烈喝彩,更未引起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宝莲灯》是一出久演不衰的传统戏,自清代以来就有演出。并成为京剧、舞剧和一些地方戏的保留剧目。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1960年改编的新版《宝莲灯》,获得成功,毛泽东观看后赞赏有加。文革中,以“八个样板戏”为主宰的现代戏占领舞台,所有传统剧目一律停演,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这些嘉宾的祖先一起拍《建国大业》,他们的祖先都是有台词有特写的,我的祖先就是旁边的临时演员。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千千万万的临时演员,也成立不了这个大时代”  相似文献   

8.
舒庆玲  王牧 《旅游》2009,(9):48-53
西藏话剧:47年的守候 话剧是真正的舶来品.至少可以说是“阳春白雪”。过去我和北京的朋友同事说起西藏的朋友在演出话剧.一直都没有人相信。近几年.通过电影《可可西里》;电视剧《茶马古道》和《格达活佛》大家才在荧幕上认识了西藏话剧团的演员,也领略了他们卓越的表演功力。西藏话剧因为大多是在西藏演出所以一直不为大家熟悉,应该说直到去年纪念话剧百年演出的《穿越颠峰》和后来在上海和北京巡演的《喜马拉雅王子》才使大家真正地认识了西藏话剧。  相似文献   

9.
戴霞 《纵横》2009,(5):57-63
195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父亲戴不凡先生《评(金钵记)》一文,该文的编者按说:“‘白蛇传’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优秀的民间传说之一。各地经常演出这个剧目,所根据的脚本不止一种,《金钵记》即其中之一。在改编工作上,这个剧本是有缺点的。戴不凡同志在本文中对这剧本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本文发表以前,作者田汉同志已对《金钵记》作了一些修改,并已将剧名仍改为《白蛇传》,现正继续进行修改中。  相似文献   

10.
清代戏曲家沈起凤和他的剧作《云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起凤一生创作的戏曲剧本约有二十多种,但除了去世之后,《报恩缘》、《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韬》四种刊印为《沈簧渔四种曲》外,其余的大都鲜为人知。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阅读了沈起凤晚年撰写的《云龙会》这一向不见诸家着录的珍贵剧本,撰文对沈起凤的生平及剧本创作作出评介,对《云龙会》剧本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这一剧作的後世演出情况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石毅 《神州》2012,(23):201-201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排戏演戏的根据。戏曲辅导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向演员及所有参加演出工作的同志正确地解释剧本,因此,辅导员在演出准备阶段的第一步工作是研究剧本,而不是拿到剧本就排练,拿到剧本就排练必然不能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1999,(5)
经历过“文革”的人,大概都知道江青和“八个样板戏”。其实,与她有关系的不止这八个样板戏。那第九个,就是京剧《平原作战》。关于京剧《平原作战》是怎么产生的,它和电影《平原游击队》是个什么关系,多年来,不断有人问我。我虽然是电影《平原游击队》的作者之一,但事情的整个经过我也不完全清楚,只能  相似文献   

13.
“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一句充满激情的台词,也是一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台词。它来自1952年的战争片《南征北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片,与电影《地雷战》《地道战》被观众并称为“老三战”。其中,《南征北战》排在“老三战”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刘庆棠曾是样板戏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的党代表洪常青,是那么英姿勃勃、气宇轩昂;“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众多少女心驰神往的“白马王子”。但是,“四人帮”垮台后,这位样板戏的宠儿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从党代表到阶下囚,他的经历是疯狂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文化界、戏剧界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戏曲现代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面对近年来产生于文革期间的所谓“革命样板戏”重登舞台评说不一,文艺界内部对此也有尖锐的争议. 在这期间,一些“样板戏”在北京及全国各省市纷纷登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也纷纷亮相,许多“样板戏”的精彩唱曲已成为专业和业余演员参加京剧竞赛的常备节目,不仅成为大众时尚的流行唱曲,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娱乐节目. 2001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节开幕式上演出了《打虎上山》(《智取威虎山》片段)、《痛说革命家史》(《红灯记》片段).京剧节之后,南京有家剧院又公演了整部《红灯记》.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是“文革”期间十大样板戏之一,当时家喻户晓,但这场战斗的真实场面却鲜为人知。其实,真实的奇袭“自虎团”比影视戏剧里艺术化了的奇袭“白虎团”更加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7.
刘嵩崑 《北京文史》2006,(2):26-27,59
享有“国剧宗师”、“武生泰斗”盛誉的杨小楼(1878-1938),于1912年7月应上海吕月樵、白文奎之邀,赴上海大舞台演出《长坂坡》、《链环套》等。早在此前40年,上海曾是其父杨月楼发祥之地,杨小楼此行正是盛年,自然轰动沪上。载誉返京后,颇感上海的新式舞台优于北京的旧式戏园,便萌生创建新式剧场的念头。恰逢珠市口迤西柳树井(今珠市口两大街)路北一石头店铺倒闭,因店主急于用钱意欲将该铺出售。有人便将此事告之杨小楼,认为其地理位置极适建戏园,杨亦有同感。可是尽管这家石头店场地不小,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12,(9):78-78
近日,应澳门基金会之邀,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敦煌韵》亮相澳门,这是该剧首次在澳门向民众展示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澳门民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澳门民众对敦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澳门人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澳门基金会专门邀请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这也是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澳门民众可以再次现场欣赏到的又一部展示敦煌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3,(1):99-99
豆瓣评分55,时光网评分59,不管什么原因,《血滴子》的成绩都对不起“陈可辛监制”加“刘伟强导演”这个阵容,何况还有一群粉丝扎堆。即便你从不相信评分,在网上搜搜各方声音也不难。“陈可辛表示,《血滴子》是刘伟强继《无间道》系列和《头文字D》后最好的电影。”不清楚写下这话的记者是否亲耳听过,我只希望,陈可辛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和皮克斯活在同一个时代,也许是很多动画公司的悲哀。不管梦工厂的动画片有多卖座.《怪物史莱克》系列赚得盆满钵满;也不管蓝天工作室多么励精图治,《里约大冒险》和《冰河世纪》系列相比,无论故事还是动画制作水平都进步得不是一点半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