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竹子历来是被人们垂青的。人们种竹,用竹,咏竹,画竹,刻竹,爱竹,赏竹。用竹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始于春秋;刻竹作为装饰,始于唐;咏竹、画竹的圣手不可胜数。东坡居士的名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说尽了竹子的风流高雅;板桥老人的竹画、竹论  相似文献   

2.
文人爱写"家教联",这些对联挂在墙上,孩子们耳濡目染,对他们的人格与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效果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 清代才子郑板桥,为了教育子孙如何做人,曾写过一副家教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中,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深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正"民艺"——一种如野花草根一样生长的民间艺术。沙上的"民艺"因环境所处,加之这里的人手巧,能因地取材,从艺人员不择地而出,民艺之花遍开原野,虽为草根技艺却自成特色。竹编手艺沙上人居家格局是前河后园。家家屋后园子长满青青竹子,远看碧波翠涛,翻出龙吟潇潇,凤尾森森。沙上竹子多,催生竹子的实用,几乎各类用品均可取材利用竹子,这就炼出竹匠精湛竹艺。竹子在啪啪声中破开后,竹子很快开成竹条,在竹匠灵巧的双手中,看  相似文献   

4.
徐秉方 《收藏家》2007,(7):50-52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爱竹者也历来众多,竹画、竹刻、竹诗、竹编等等,人们在竹子上做了大量的文章。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语道出竹子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对竹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等地古代文化遗址曾发掘出了大量的竹林和竹器,其中有建房用的竹桩,有竹片编成的竹壁,还有竹绳、竹筐之类,表明在新石器晚期,先民们已经大量利用竹子。商、周以后  相似文献   

6.
张国琴 《神州》2013,(34):304-304
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在旅游业中已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逐步成为现代人提升生活品质的必然追求和趋向。因此,如何把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同本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融入发展旅游经济的大潮中,己是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旅游业的现实选择和重要课题。百丈镇是浙江省毛竹之乡、中国竹制品名镇,毛竹是该镇的特色产业,毛竹林面积5.5万亩,人均5亩多,素有竹海之称。人们世世代代在风景如画的竹林中休养生息,种竹、养竹、用竹、写竹、唱竹、画竹、舞竹,历经千年的竹文化浸润,透出浓浓的竹文化底蕴和民俗情怀。百丈镇是全国优美乡镇,百丈镇党委、政府努力把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竹文化,发展竹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百丈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竹与诗、画     
竹子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们爱竹、咏竹、写竹蔚然成风。王之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喜竹、爱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人爱竹、咏竹、写竹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竹《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以下简称"货币大系")315-317著录了三枚平肩弧足空首布,铭文释"竹"。关于空首布"竹"的地望现略作考证:《包山楚简》237简有一个字■。释文:"亯(享)祭■(竹)之高■岳(丘)、下■(丘)各一全豢。"  相似文献   

9.
宝庆《四明志》成书于南宋宝庆年间,因质量上佳被历代学者推崇.在南宋时期,明州府作为南宋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著名的市舶司便设置于明州.而宝庆《四明志》中有相当多的关于宁波海文化的史料,记载了明州的海产、海道、水文、风候、造船场,亦记载了宁波市舶司的设立经过、渊源以及抽解制度与具体施行方法,不同于正史的记载,宝庆《四明志》...  相似文献   

10.
胡彬彬  张丽 《收藏家》2003,(11):17-22
一、引言我国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种由文人关怀培育成长起来的独特艺术,在明、清两代,进入了极为鼎盛和辉煌的时期。众多的艺术流派,交相辉映,雕刻技艺亦惊世绝伦。起源、发展、成熟于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市)地区的“宝庆竹刻”. 鼍于明代原(圆)竹雕刻的坚实基础上,进而在清代以创造和发明了竹簧及竹簧雕刻为标志,确立了在中国竹刻史上的重要地位(详述见拙著《宝庆竹刻》岳麓书社2000年11月出版)。众多的文人或艺人,承前启后,心传手授,揣摩创意,以匠心独具的艺术个性、精湛不凡的雕刻技艺、浓郁清新的地方风格,凭借着倾注了无限艺术灵感和心血的刻刀,造就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竹刻精品,或走进皇宫艺苑.登大雅之堂;或入文人雅士之私藏秘阁,倍受赏识钟爱;或走出国门,美名远播,为国争光。今天,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南京博物院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知名博物馆内的宝庆竹刻实物,依然闪耀着古老艺术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12.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13.
杨鹤 《神州》2012,(5):21-22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也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受数千年岁月磨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人治"思想、"好古忽今"意识和"义"、"利"对立观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 《收藏家》2006,(6):61-66
(一)竹子结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皮坚质密,是竹雕艺人操刀的理想材料。竹刻也称竹雕,顾名思义,就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多使用竹茎与竹根施雕,用于雕刻的竹材应选择生长了3-4年的竹子,不宜太老或太嫩。太老出筋了,质糙不细腻,难以雕琢;太嫩则不经削剔,亦显现不出竹的细密纹理,失去竹刻的个性。竹茎圆而中空,适宜制作笔筒、臂搁、香筒等器物,技法多为阴刻、浮雕、皮雕与透雕。竹根节密内厚,纹理纠结,凹凸不平,巧妙利用其天然的形态、纹理、疤节甚至瑕疵,在造型上因质顺形,类物刻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三十大竹乡",其竹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也正努力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竹本身的自然精华和它的文化内涵,生生不息地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的《胸中之竹》描写画家画竹的奥秘时说:"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有了意,才有了趣在法外的机,这段话,为后人留下了"胸有成竹"和"意在笔先"两个成语。——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率之兵谓之乌合。"立意,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前导,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李慧 《沧桑》2010,(4):99-100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末广告就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广告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上的广告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在中国文化中,"尊老尚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依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中国人尊崇老者,看重经验,尊重历史。本文以杂志和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以探讨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广告是否反映了"尊老尚古"。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莉 《沧桑》2011,(2):79-8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两个立足,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精品良鉴以其"大量的基础文献资料"和"精细广泛的统计数据",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现象的载录,为后世留下原生态的、极为珍贵的历史经验:不仅是政区意义上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镜面反映、地理反映与坐标反映,同时也应该是人文视域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反映、历史反映与价值反映。这是走一条有中国特色年鉴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后官僚模式"下社会文明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0.
代莉 《丝绸之路》2011,(20):57-59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龙被翻译成"dragon"。dragon和龙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同是想象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又都在文化中长久地保存下来。但事实上,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这种对译必然造成文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中"龙"或"dragon"的不同起源和发展,探索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不同象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