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樱美林大学     
《日本学论坛》2009,(1):F0003-F0003
樱美林大学、樱美林大学研究生院介绍 樱美林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1年创办的“崇贞学园”时期。“崇贞学园”是樱美林学园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为提高女子受教育水平,在北京朝阳门外创办的女子学校。战后,返回日本的清水安三先生在现在的东京都町田市创办了一所女子高中.这就是樱美林大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2.
桜美林大学     
《日本学论坛》2011,(2):F0003-F0003
樱美林大学、樱美林大学研究生院介绍 樱美林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1年创办的“崇贞学园”时期。“崇贞学园”是樱美林学园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为提高女子受教育水平,在北京朝阳门外创办的女子学校。战后,返回日本的清水安三先生在现在的东京都町田市创办了一所女子高中,这就是樱美林大学的前身。从那时起,樱美林大学又走过了六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3.
樱美林大学     
《日本学论坛》2009,(4):F0003-F0003
樱美林大学、樱美林大学研究生院介绍 樱美林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1年创办的“崇贞学园”时期。“崇贞学园”是樱美林学园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为提高女子受教育水平,在北京朝阳门外创办的女子学校。战后,返回日本的清水安三先生在现在的东京都町田市创办了一所女子高中,这就是樱美林大学的前身。从那时起,樱美林大学又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多年来,樱美林大学一直本着“培育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一向以“培育更自由更积极的国际化人才”为办学方针,形成了“爱己爱人,注重个体注重交流”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积极接纳各国留学生是樱美林大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17 H,清水安三先生于东京溘逝。这位在世97年的长寿老人,前半生的大部岁月是在中国度过的。那正是日本向外拓疆扩土的时代。清水安三先生以其满腔的正直与善良,反对日本的扩张政策,同情中国人民,倾心中国的民主运动。在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在华生涯里,从  相似文献   

5.
张晓梅 《史学月刊》2014,(4):110-119
美国革命后,在新的妇女观念的推动下,女子教育受到社会的鼓励和重视,大批专门招收女生的女子学园出现在全国各地。女子学园作为妇女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机构,在为妇女提供获取知识和技能场所的同时,也为妇女打破传统性别角色限制,走向社会提供了新的机会。女子学园创造的文化氛围及其对年轻妇女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受教育妇女的个性和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的进程。可以说,在引领妇女参与公共生活方面,早期女子学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盐谷温著《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与周树人著《中国小说史料》之关系日本樱美林大学文学部长植田渥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出版经过及其汉译本盐谷温,号节山,1878年生,1962年逝世。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17年,在东京大学举办第一次夏季公开讲座期间,他...  相似文献   

7.
冈岛冠山编译《通俗忠义水浒传》考日本樱美林大学教授植田渥雄一、《通俗忠义水浒传》的出版前后冠山冈岛璞玉成先生编译的《通俗忠义水浒传》上部15卷20册于宝历7年(1757)秋9月在京都刊行。在该书刊行的前后,宽保3年(1743),有冈白驹训点的《小说精...  相似文献   

8.
徐悲鸿东渡日本的收获松谷省三译者刘幸宇按:此文系据日本国神户学院女子短期大学松谷省三先生在《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以飨读者。现在,中国国内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中关于徐悲鸿先生在欧洲等国外生活的记述较多,不过,有关徐悲鸿先...  相似文献   

9.
访日散记     
访日散记文/周济人栏目主持人:陈豫郑1995年5月,我和妻子时华霞应日本淑德短期大学长谷川良昭校长的邀请,赴日讲学。长谷川先生是大乘淑德学园的理事长。淑德学园是淑德系列学校的总称,下属两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中学、3所高等学校、1所专科学校、两所大...  相似文献   

10.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位于南京国际安全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是当时专门收容年轻妇女的难民所。金陵女子大学是由美国教会建立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1930年金陵女子大学改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但人们习惯上仍称其为女子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古典优雅,享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称号。但是,在63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之时,这所神圣美丽的校园却成了日军野蛮实施性暴力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梅馨远流樱花国──1924年日本《演剧新潮》邀请著名戏剧家为梅兰芳举行座谈会(速记稿)金凤吉译[梅绍武按语]:1990年我随中国戏剧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东京桐朋学园大学时,该校图书馆伊藤绰彦先生赠送给我一批他多年费心收集的有关先父梅兰芳三次访日时报...  相似文献   

12.
延安女子大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女大全称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于1939年7月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大学,至1941年8月结束,先后开办13个班,培养妇女干部上千人。本文就延安女大的创办情况、办学特点和意义做一评述。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延安女大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武昌中华大学是中国学府中由著名教育家陈时先生于1912年(民国元年)在武昌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有一次,我患阑尾炎住院开刀,同病房有位老师和我谈到陈时与中华大学的情况,他说:“陈时校长毁家兴教,办了几十年的中华大学,不简单;中华大学历史悠久,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不容易。”我在“中华”读过书、做过事。这番话,引起了我的回忆,谨就所知,简述如下。教育救国振兴中华陈时原籍湖北黄陂,1907年16岁东渡日本,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他目睹时艰,立下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先后在日本庆应大学、中央大学、早稻田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蔡元培全集>中误收的一篇名为<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的文章.指出<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不是蔡元培所作,而是王代之所作,澄清这一史实,并不妨碍我们承认蔡元培先生创办国立艺术院的功劳,相反,更能突显出蔡元培先生的用人之道,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15.
《文史精华》2012,(Z2):44-54
创校先贤——傅增湘傅增湘(1872—1949),四川江安人,清光绪进士,近代著名教育家、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1904年至1907年,傅增湘分别在天津、北京连续创办4所女子学校。其中,北洋女师范学堂为我国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他对于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傅增湘先生一生所藏近20万卷古籍;著述达数百万言。根据先生生前遗命,珍藏古籍和手稿群书捐献给国  相似文献   

16.
熊十力先生是著名哲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188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苦家庭,1968年5月辞世。熊先生已走了37年,可是他那爽快的大笑声,怒目圆睁大骂“王八蛋”的吼叫,似乎仍回响在我耳边,我深深地怀念着这位慈祥的老人。我老伴李渊庭是1924年开始跟随梁漱溟先生和熊十力先生治学的。梁漱溟先生是年辞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席,与山东朋友相约,拟创办曲阜大学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首先创办曹州高中作为预科,熊十力先生参与其事。是年暑假,曹州高中在北京招生,渊庭与同乡武绍文报名应考,渊庭名列榜首,而武绍文却没有考上。熊先生主持口试…  相似文献   

17.
明妮·魏特琳1886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1912年秋,魏特琳大学毕业后受美国联合基督教传教士公会的派遣,只身踏上了到中国传教的遥远旅程。 魏特琳先到安徽,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长。1919年,她又来到位于南京的美国教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任教育长兼教育系主任。1930年,吴贻芳继德本康之后,任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后改称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在吴贻芳和魏特琳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七七”事变爆发,正在青岛度假的魏特琳得知这一消息后,匆匆赶回学校,以应不测…  相似文献   

18.
状元墨宝     
我友贾文宁 ,出身于贵阳教育世家。其曾祖聘三先生 ,是清末贵阳的名人雅士。聘三先生喜爱诗文书画 ,与之交游者大都是文人画士、社会名流。聘三之子一民先生 ,曾参加过清末戊戌科举 ,是贵州的“孝廉方正”(举人)。一民先生后投身教育事业 ,与凌秋鹗、黄干夫等人创办“达德学堂” ,为贵州的新式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宁的外公蔡岳(字衡武) ,是贵州的实业家 ,对推动贵州的辛亥革命功勋卓著。辛亥革命成功后 ,衡武先生曾任“大汉贵州军政府”首任财政部长 ,对当时的军政界及商界颇具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衡武先生曾提携过黄齐生先生 ,资助…  相似文献   

19.
“常氏知耻女子学堂”是榆次车辋富商常氏家族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独家创办的一所私立女子学堂。商人家族兴办新式学堂,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而常氏家族,不仅兴办新式学堂,而且兴办女子学堂,首开女子入学读书之先河,从而丰富了近代山西教育的内容。这对于晋商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新课题。 “常氏知耻女子学堂”的创建 中国女子教育历来为人忽视。几千年来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禁锢了包括女子在内的人们的思想,女子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地处内陆的山西更是如此。即便是少数官宦富商家族的女子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名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五四后,推行平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陶行知改过两次名字,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为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后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