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个面容清瘦、浓眉如剑、不苟言笑的老者来去匆匆,他就是时任学院图书馆资料员的严怪愚老先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外表平平常常的老人前半生有过怎样的壮怀激烈、又是如何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2.
严农 《文史春秋》2000,(2):58-60
那是1960年。由于漫天的吹牛和“人祸”,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花生壳、树叶、红薯藤,都当成高级“人造蛋白”,供人们“享用”。享有“全国八大名记”之一盛誉的老记,被错划为“右派”的严怪愚全身都浮肿起来。一个月60元的生活费,要负担6口之家,他每天只能靠几两粮食充饥。一分钱,要掰着几瓣来用。每到月中,家中便出现“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3.
1984年3月1日,严怪愚病逝于长沙,听说他是寿终正寝的。现在是4月中旬,倘按旧时的风俗,那么即将“断七”了。这40多天来,我总是想为怪愚写点东西,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以抒发我的哀思,可是一提起笔来,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将近半个世纪的友谊,而多少日子里又同甘共苦休戚相关,怎能不写呢?我知道我写怪愚,一定也写我自己,因为无数次的战斗,我们都在同一个战壕里,同一个哨所中,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又怎能分得清楚。因此一提起笔,不仅为了悼念怪愚,也是为了回忆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回忆中,才能更真实地看到怪愚的风范。唐人崔珏有首哭李商隐的七律…  相似文献   

4.
严农 《文史精华》2004,(1):33-36
那是1960年。由于“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花生壳、树叶、红薯藤,都当成高级“人造蛋白”,供人们“享用”。我的父亲严怪愚——一位被划为“右派”的老记者,全身都浮肿起来。一个月60元的生活费,要负担6口之家,他每天只能靠几两粮食充饥。一分钱,只能掰着几瓣来用。每到月中,家中便出现“财政赤  相似文献   

5.
高扬  严农 《纵横》2003,(12)
《纵横》今年第9期刊登了严怪愚先生的文章《泪光灯影中的蒋牧良》,反响很好。其实,严怪愚本人早在民国时期便享有盛誉,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史实可供今人咀嚼。著名记者严怪愚,1911年生于湖南省邵东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参加共青团,17岁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积极投入农民革命运动。马日事变后仍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后与组织失去联系。严怪愚从小爱好文学,常在长沙各报投稿。学生时代已在湖南新闻界崭露头角,各报竞相登载他的作品。由于他才华横溢,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大学毕业后,国民党行政、军事机关竞相聘请他工作,这在“毕业就是…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张季鸾,在他一生短短的54年当中,从事新闻工作30年,撰写报刊文章和评论3000多篇。这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著名的报刊评论家和爱国人士,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季鸾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协助于右任编辑《民立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由于右任推荐,张季鸾被聘为孙先生的秘书,参与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事后,张还把这项活动写成新闻专电,发往上海的《民立报》。这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条专电。同年2月,临时政府向握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把我们共产党当人 1928年7月1日的郑州火车站,在迎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北上的军人行列中,一个身穿竹布长衫、头发花白的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大公报》的总编辑张季鸾。作为关注时政的一份大报,《大公报》不能无视国家统一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在多年好友、国民党要员陈布雷、张群等人的引荐下,  相似文献   

8.
周利成 《名人传记》2022,(11):45-48
他自幼极具主见,虽为上海巨富,人称“黄百万”,却不甘享乐,接办《时报》;他以报馆为家,开三色套印先河,注重体育报道和社会新闻,终让《时报》与《申报》《新闻报》呈鼎足之势;他两度遇险,婚姻破裂,《时报》停刊,复刊未果,房产被夺,终抱憾赴港。他就是视报业为第二生命的一代报界奇才黄伯惠.  相似文献   

9.
我原以为李晓愚(李娜)是一个马力强劲的考试机器,她的学业那样优异,一定是个书呆子——笑起来不是太长就是太短,说出来的话不是给你五花大绑就是把你顶在墙上,总之,是叫人一愣一愣的角色。我这样想是有理由的,那样的角色我见多了,天份没的说,可总有些不像人,带有天上或地下的痕迹。没想到李晓愚不是这样,往那里一站就叫人放心,亭亭玉立的。亭亭玉立,这个词我是  相似文献   

10.
宁武之愚     
《论语·公冶长章》:“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思不可及也。”予每读此章则茫然不得其解。 前人注释皆简,孔注:“佯愚是实,故曰不可及也。”“佯愚”则迹近欺君何云不可及,总之,武子事实后人不详。宋翔凤《论语发微》据左氏所记,谓武子之有道当指卫文公时,无道当指成公时,成公能复国而武子辅之,后与晋争讼,从生而无辞,从容大国之间,周旋暗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90年前林白水先生说的这些话,仍是今天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标准。林白水(1874—1926年),原名林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号白话道人,福建闽侯人。留学日本,同盟会员。曾任北京大总统府秘书众议院议员等职。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四年我十九岁,开始编辑(新黔日报)副刊。其时,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兼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执政,(新黔日报)就是省政府的机关报,我的堂兄丁哲明,熟读诗书,被聘为编辑,负责副刊,桐样王守论为社长,遵义马空群为总编辑(马氏来台,曾任监察院副院长)。新文艺思潮正在贵州风云澎湃,彼时贵州尚无大学。开放的高中生几乎都能背诵郭沫若的诗,鲁迅的散文,巴金、沈从文、郁达夫、老舍等的小说。林语堂的(论语)以及曹禹的戏剧,我还记得当时代表刊物(现代)也流行在贵阳各中学许多优秀学子的手中。哲明哥虽然抱读诗书,…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7,(8):38-38
粥品是东莞水稻生产地区的主食。东莞有五种不同地区,粥的品种特别多,有肉粥、鱼粥、斋粥,等等。茅根粥、蟹黄粥、道活粥更是驰名海内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清末民初,《申报》《新闻报》《时报》并称为上海三大报。《时报》虽然创刊最晚,但它却首创“时评”“附张”两个栏目,最先出版摄影画报——《图画时报》,对改革中国报业起到推动作用。而创办《时报》的狄楚青,也因此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报界完人”之誉。革命先驱绝意仕途狄楚青(1873—1941),初名葆贤,字楚青、楚卿,自号平等阁主,别署平子,江苏溧阳人。  相似文献   

15.
张丹 《黑龙江史志》2014,(3):47-48,57
本文以1861~1931年这70年间日本报纸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了日本政府在办报环境中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日本报界的生存环境与日本政治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日本政治状况左右。  相似文献   

16.
达文  严农 《炎黄春秋》2005,(3):18-20
严怪愚先生的名字,在青年一代读者中,或许会觉得陌生,这主要是因为他一生中受尽了政治上的不公平对待。战争年代,他的笔触揭露日伪,开罪国府。1949年以后,他还是为民请命,忠直敢言,先是被打成“胡风分子”,1957年又被打成长沙大“右派”,从此沉寂,受尽二十多年磨难。1979年,严先生的冤案平反昭雪,长期的磨难留给他的是一副病残的躯体,但他仍然抱病写了大量回忆录。他才过上几年好生活,但死神缠绕着他,1984年3月1日,严先生不幸病逝———上帝对他未免太不公平了。严怪愚本名严正,湖南邵东县人。他之所以改名怪愚,是因为邵东乡下多鲶鱼,此鱼形…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月4日夜里,香港教会医院六楼一间重症病房里静悄悄的,病床上一位瘦骨嶙峋的白发老人端详着手头一张女性照片,喃喃自语。这位老人就是已91岁高龄的香港"报界名士"(又多被称为"报界奇人")卜少夫。而后,卜一手攥紧妻子徐天白的照片,另一手毅然决然地扯下插在鼻孔里的输氧管……医生和护士匆匆赶来,却已无回天之力;卜少夫神态平和安详,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意,他选择了以放弃救治的方式告别尘世,正如他的人生之旅一样,虽说不上坎坷曲折,却因个性鲜明、特立独行而富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一、接着汪澍白的话来谈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且成绩斐然。但有个问题,人们似乎注意得不够,就是:毛泽东晚年所发表的一些轻视书本知识的见解,与清代颜李学派的观点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9.
把焚书坑儒与八股取士放在一个题目里,似乎有些不伦不类。其实,两者形式不同,目的则一。一个残暴酷烈,一个温文尔雅。一把是硬刀子,一把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二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就其达到的目的看,后者比前者更彻底,危害也更深重!焚书坑儒的政治目的焚书坑儒之策,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当仆射周青臣与博士淳于越就国体问题发生争论时,由李斯提出来的。周青臣在谈到当时的形势时说:“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他对用郡县制代替艺卿世禄的贵族世袭制,是持完全肯定态度的,认为实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漳州市南靖县书洋乡南欧村,有一位闻名海外的归侨,以他的见识、学识、胆识深受宗亲们的爱戴;他出洋几十年至归来,没有谋得多少财富和荣华,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及满怀的爱国情愫,却赢得了广大旅外侨胞及祖地乡亲的敬重。他就是旅居印尼的爱国华侨,著名办报人张实中先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实中出生于书洋乡南欧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他毕业于永定县中学,中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未能继续深造。他在邻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