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古月 《文史月刊》2011,(2):35-37
在中日首次长沙大会战中,中国军人曹锡,这位勇敢的机枪手,一人击毙日军500余人,成为抗战中歼敌最多的猛士。《大公报》、《中央日报》刊登了他英勇杀敌的事迹,著名作家田汉为曹锡所在的五十二军编写了新历史剧《新战长沙》,公演时引起轰动。2010年国庆节前夕,香港SAZT影视公司宣布,将斥资1亿元将抗战英雄曹锡的故事搬上银幕。  相似文献   

2.
正1939年4月,汪精卫公然投敌,给国民政府抗战带来一片乌云。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此背景下,日本内阁认为彻底解决"中国事变"的时机已到。日本大本营命令日军驻武汉的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该军第三、第六、第十三、第三十三、第一〇一、第一〇六等6个师团,外加长江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一个联队(相当于团),合计18万余人,以"一个星期内占领长沙"为目标,发起第一次长沙会战。企图攻占长沙和富庶的湘中地区,消灭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的主力部队,然后打通粤汉线,割裂中国军队第三、第九战区与其他战区的联系,以达到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长沙会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经历了数次炮火。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进占岳阳迫近新墙河时,国民党军惊慌失措,以为日军迫近长沙,就下令实施“焦土政策”,将长沙付之一炬。此后,1939年11月至1942年1月,中、日两军在此曾进行了三次会战。1944年6月间,在长衡会战中,长沙又一次遭受炮火浩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到了1938年初,中日双方的绞杀集中到了第五战区的徐州境内。第五战区司令是桂系大佬李宗仁,自然,第三十一军就成为了他手中攻防的王牌。第三十一军相继参加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桂南会战武汉会战结束,第三十一军调往广西桂林进行整训。1939年,国民党军调整部队建制,第三十一军改隶第十六集团军,军长韦云淞。下辖第一三一师,师长贺维珍;第一三五师,师长苏祖馨;第一八八师,师长莫德宏。  相似文献   

5.
李琛 《文史月刊》2010,(10):38-38
<正>整整14年,血雨腥风。正面战场大会战共有15次,即:淞沪会战、徐洲会战、武汉大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枣宜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集团军 1937年底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下辖韦云淞的第三十一军桂系部队,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徐州会战,在明光、滁县一线顽强抗击日军。后该集团军改辖覃联芳的第八十四军、张义纯的第四十八军、何知重的第八十六军等部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该集团军指挥第八十四军和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10月,李品仙调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夏威、黄琪翔先后接任集团军总司令,并参加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1940年5月,第八十四军第一七三师师长钟毅将军在唐河战役中殉国。后第三十九军转归第三十三集团军指挥,第八十四军转归第二十一集团军指挥,9月,  相似文献   

7.
正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由于指挥不力,按照战场纪律执行枪决,张灵甫接任第五十八师师长。1942年5月至1943年11月,第七十四军先后参加浙赣路会战、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尤以在常德会战中的出色表现再一次让人赞叹。常德保卫战常德会战时间从1943年11月2日至1944年1月初。第七十四军在以孙连仲为司令长官的第六战区属下作战,军长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师长周志道,第五  相似文献   

8.
正岳麓山,长沙的制高点,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在第三次、第四次长沙会战中,为守护长沙抗击日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山上还保存有大量的抗战遗迹和纪念建筑,如战壕、炮兵阵地、长沙会战碑、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战时指挥所、齐学启墓、第7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第73军77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陆军第10军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残留构件、岳王亭、忠烈祠等。  相似文献   

9.
这是抗战期间,时任一九五师中将师长的覃异之将军于1939年9月长沙会战中,一次战斗行军之夜,马背上吟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后来在战争间隙,覃回到化名城桂林,与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等相会时,亚子先生称覃异之是“星斗落杯中将军”。又在一次与李  相似文献   

10.
日酋电令部队撤离前杀尽涠洲岛居民台籍士兵反戈联合岛民全歼日寇1939年1月初,日军第2次侵占涠洲岛后,修筑航空基地长期盘踞。1945年夏,驻涠洲岛的日本军大部他调,仅留数十名日伪军驻守。6月初,海口日本军司令部电令驻涠洲岛日本军撤往海南岛,行前杀尽岛...  相似文献   

11.
被“冤”杀的廖龄奇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由于被日军破译通信密码,国民党王牌军74军58师先是于赴浏阳参战途中遭受日军狂轰滥炸,继而在战场上被敌包围切割,最终竞“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其中阵亡将近百分之十”。  相似文献   

12.
昆仑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少有的几个大胜仗之一,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发挥了机械化部队的最佳效能。当时,邱清泉任该军新编第22师少将师长。他一面教授军事哲学,一面实践德国机械化战术。1939年3月,军委会校阅组评定:“第五军居西南各军第一,新22师又为第五军第一,”并认为“该师师长邱清泉,爱士兵如兄弟,部队训练良好,军纪一流。”这年9月,该师自长沙会战之后,移防广西,12月在昆仑关以南的五塘附近,狙击进攻柳州、桂林的日军部队。邱清泉先以奇兵突袭,占领五塘、六塘,佯与日军周旋,诱其深入,主力则在…  相似文献   

13.
1939年1月,陆军第六十六军在江西省信丰县举行抗战以来该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隆重纪念所辖陆军第一五九师、一六○师等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及南浔诸役阵亡将士。现从《陆军第六十六军抗战阵亡将士荣哀录》中,选辑出第一五九师罗策群副师长等54位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将士的殉国事略公布,纪念南京保卫战70周年。[文档记录形式]铅印件  相似文献   

14.
正廖耀湘(1906—1968年),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桂南会战,两次入缅对日作战。第一次入缅对日作战时,他任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少将师长。第二次入缅对日作战时,他任新编第六军中将军长。在两次入缅对日作战中,廖耀湘所部作为主力部队,英勇顽强,打出了威风。因指挥有方,他声名大震,成为抗日名将。一、从学兵到将军  相似文献   

15.
祖父曾泽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任区队长,同年加人中国国民党。他1937年9月参加抗战,1938年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部到越南受降。1945年11月任60军军长,率第60军赴东北。1948年10月率第60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任军长。后率部参加解放鄂西,进军西南作战。  相似文献   

16.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相似文献   

17.
1939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二○师于晋察冀的冀西地区灵寿县境内在军分区部队的配合下进行了著名的歼灭战“陈庄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八路军击毙日本独立混成第八旅团长水源义雄少将,创击毙日本将军级指挥官先例。当时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延安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臧运祜 《民国档案》2007,(2):97-105
我国学界在关于“汪精卫与日本关系”的一些有限的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料主要还是中、日双方当事人的资料,以至于这个重要史实,迄今还充满了传奇与神秘的色彩。本文就1939年1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发表的“绝密”资料《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的经过概要》,对于日本的“汪精卫工作”进行了考论。日本方面首先认定“汪精卫和平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而并非起于中国内部抗战以来的和战之争。日本的“汪精卫工作”,是在1938年1月、11月的第一次、第二次“御前会议”分别决定的对华政策,以及近卫首相发表的第一次、第二次声明之间进行的;汪精卫集团的降日,是日本实施对华政策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局。汪精卫在河内“工作”无成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投入了日本的怀抱之中;他既已逃亡上海、蛰居于日本的卵翼之下,其政治生命从此就完全听命于日本。1939年6月的汪精卫第一次访日,把他与日本的关系公开化;回国之后,开始了组建伪中央政权的工作。日本首先自我否定了“重光堂协议”,趁机继续贯彻第二次“御前会议”的决定,并把将来对于该伪政权的政策,预定于与汪氏集团达成的密约之中。“汪精卫工作”不仅是日本的“谋略”,而且是日本侵华国策的产物,前者是从属于后者的,或者说是后者的形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臧运祜 《民国档案》2007,(2):97-105
我国学界在关于"汪精卫与日本关系"的一些有限的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料主要还是中、日双方当事人的资料,以至于这个重要史实,迄今还充满了传奇与神秘的色彩.本文就1939年1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发表的"绝密"资料《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的经过概要》,对于日本的"汪精卫工作"进行了考论.日本方面首先认定"汪精卫和平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而并非起于中国内部抗战以来的和战之争.日本的"汪精卫工作",是在1938年1月、11月的第一次、第二次"御前会议"分别决定的对华政策,以及近卫首相发表的第一次、第二次声明之间进行的;汪精卫集团的降日,是日本实施对华政策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局.汪精卫在河内"工作"无成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投入了日本的怀抱之中;他既已逃亡上海、蛰居于日本的卵翼之下,其政治生命从此就完全听命于日本.1939年6月的汪精卫第一次访日,把他与日本的关系公开化;回国之后,开始了组建伪中央政权的工作.日本首先自我否定了"重光堂协议",趁机继续贯彻第二次"御前会议"的决定,并把将来对于该伪政权的政策,预定于与汪氏集团达成的密约之中."汪精卫工作"不仅是日本的"谋略",而且是日本侵华国策的产物,前者是从属于后者的,或者说是后者的形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武汉会战与持久消耗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12日安庆失守算起,到武汉失守,时间长达4个半月,大小战斗数百次,战场范围包括鄂、湘、皖、赣4省。日军投入兵力14个师团,加上会战中补充人员,共约3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124个师,兵力高达100万人。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