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作为反映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一些文物保护专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对文物实施保护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控制文物所处的保存环境和陈列环境,即提供给文物一个稳定无突变的环境,而文物保存环境中对文...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控制文物被微生物侵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本研究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进行文物保护研究的进展,为更有效防治微生物危害侵蚀文物,进而长久的保存文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物归属于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人类回顾历史的最好客观基础,为了将文物长久的保存,社会各界都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所以,文物保护科学也随之受到重视,文物保护科学是一类文理交织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主要内容有明确文物保护范围,实施有效地原址保护。本文主要论述了文物保护的意义,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物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萍 《东南文化》2000,(3):123-126
对文物的材质和构造进行分析与检测,不仅对考古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能为文物的保存、保护、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在文物保护与检测方面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在文物领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更好地进行文物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增刊于2010年3月1日出版。增刊集中发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2006BAK20B01)研究论文14篇。该课题由上海博物馆承担并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开展,针对博物馆文物库藏、展示等文物保存环境中的主要危害因素,采用文物保护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汉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价报告》综合分析,将武汉博物馆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一期工程中对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空气污染物、光照等控制方法和效果做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同时从工作观念的更新、工作程序的规范和工作方案的科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因素做了客观分析。进而提出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专业技术委员会、加强文物保存小环境的研究、尽早公布实施《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规范》、重点解决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主要矛盾和重视新馆建设、规范陈列制作和环境改造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等建议。强调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点工作,以实现我国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从传统的个体保护走向科学的整体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性的方式对文物进行采集、保存、展览和传播,有效提高文物保护与传承的质量和效率。文章探讨了文物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结合的优势以及结合的原则,重点讨论了文物保护中的关键数字化技术,包括三维扫描技术、影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涵盖了文物数字化采集与建模、保存与修复、展览与传播、交互与教育等方面,以期推动文物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文物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文物的自然蜕变以及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系统科学地评价文物保护处理中选用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而探讨选用材料与文物基体材料之间的兼容性,以稳妥和可靠的材料与方法对各类文物施以保护处理,这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文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丽敏 《东方收藏》2020,(1):108-109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也逐步成为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对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博物馆中保存着大量的文物,若想让承载历史文化的文物更好地传承下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不可少。通过对部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文物保护工作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有优化完善的空间存在。我国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大量的文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预防性保护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已经成为了影响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保存环境进行研究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结合近几年我国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检测、评估、调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预防性保护理念的深入理解,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领域.为此聚焦国际博物馆环境研究的最新动向,重点介绍近年来我国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检测、评估、调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十二五”期间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12月16—17日在广州召开召开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藏品保存现状的科学评估、保护对策与保护研究发展趋势”。会议主要是以如何科学的评价博物馆藏品在不同的保存环境下稳定的状况,对不同种类文物病害的科学认识及研究方法的讨论,关注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文物保护研究方法论,另外会议也将讨论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骨角质文物丰富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各地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由于骨角质文物一般年代久远、保存环境各异以及自然矿化等因素造成该类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该文拟从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的角度,对目前骨角质文物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病害研究、修复技术及预防性保护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尝试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保护需求。我国骨角质文物保护需求主要包括出土饱水器物的现场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古文字资料即有字甲骨的防风化研究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的重点课题;全国各地出土的不同时期动物骨骼的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卢燕玲 《丝绸之路》2011,(16):118-120
铁器文物由于其性质活泼以及自身的结构缺陷,若在埋藏过程中已严重锈蚀,出土后因保护措施不到位及保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将加速铁器文物的进一步锈蚀,因此铁器文物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铁器文物保护的关键步骤出发,在对铁器文物腐蚀机理、腐蚀的主要产物、分析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铁器文物保护方法进行梳理,并对保存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对铁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业内对文物保护优化方式的广泛关注,亟需对不同文物保护理念进行探索,对文物保护手段科学依据进行研究。本文从“封护”这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流程出发,探索了古人朴素的封护理念背后的科学依据与文化内涵,列举了不同的传统封护形式,并剖析了古代不同封护方式背后的科学原理;论证了现代文物保护中实体封护的基本定义,并根据文物保护中所涉及封护材料与封护对象的差异将各类封护手段进行了全新的规整与划分。采用文献法、类比法与文化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不同的文物保护实例为支撑,探讨了封护材料的可再处理性、封护材料与文物实体材料的匹配性、文物封护界面环境的动态平衡问题、文物封护膜孔隙尺寸的直接意义、文物封护膜表面张力对封护效益的影响、文物封护膜的透气性、文物封护膜耐老化能力及降解产物与文物实体材料的关系问题、文物封护膜对文物实体内部水盐运移的影响等八个问题,详尽论证了文物实体封护理念背后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也称为博物馆环境、文物保存微环境,主要是指与博物馆、纪念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陈列室、储藏柜、展柜等室内环境中可移动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外在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对文物长久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研究,对博物馆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调控、评价和整治,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预防性地从源头上保护珍贵文物,促进中华文明传播,是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领域十分迫切、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科学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笔者应用niton xlt800 xrf合金分析仪对山西绛县横水墓地青铜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测试文物的去锈和科学保存提供了相关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一般均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文物保存的"理想"环境?博物馆环境应当监控哪些指标,为什么长期以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几乎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而开展工作,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博物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能在所有的博物馆真正实施.近几年,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关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目标在于解决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何表征、监测、净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监测技术和评估体系,以进一步推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武乡县红色文物文化的保存现状和革命文物密集区体制机制改革进行阐述,并以“武乡八路军纪念馆”为研究对象,针对武乡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推进红色文物文化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20.
文物保护研究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分为三大类,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与工程问题。其中,科学问题是不同文物间共有的原理性问题,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对完善文物保护学科基础理论体系,整体化、全面化保护文物以及传承创新传统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文物保护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有三,一是文物实体老化脆弱机理研究;二是保护材料与文物实体材料作用机理研究;三是保护效果的科学评价。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在文物的实体加固中,这三个问题得以充分体现,从研究文物材质的脆弱原因入手,在明确文物实体脆弱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文物实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文物实体材料和保护材料的作用,进而探究保护材料的筛选与保护方法的确立,经过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文物实体的健康测评,才能判断保护效果是否实现了文物保护的三大目标——维持文物的稳定性、保证文物的真实性、维护文物的完整性。此外,我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多项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中存在着大量被忽视的科学问题,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发扬。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文物保护领域的科学问题,对解决文物保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