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向广大读者展示我区50年来文博事业发展的成就,宣传我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交流我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促进我区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撰写有关回顾总结和宣传介绍我区文博事业50年发展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得到尊重,往往会昭示着一个民族的复兴。因为文化的人民性得到重视,文化之根开始复活,人民从根上认识自己,从而用自己文明的特性和优势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3.
江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蕴含于其中及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赣鄱大地。但江西同时是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比重较大的省份,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乡镇1427个,其中建制镇773个(包括县城关镇)、乡654个,村庄17.63万个,行政村16921个,70%以上的人口居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形态的实体存在,其保护工作于理念不但要与相关科学研究相契合,还应当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文化传承方式及保护理念也要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实证。  相似文献   

5.
贺春燕 《丝绸之路》2012,(18):64-66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裕固族自治县地处丝绸古道沿线,这里自古就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频繁交织、融合的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和历史渊源,形成了独特的民情风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遗存有大量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革命文物,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必须加快抢救保护力度,科学论证,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文化遗产保护学,具备学科建设的各种要素,但现有学科现状不能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需要,而明确学科地位,处理好其他相关学科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的关系,加强建设学科队伍和科研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前提。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文化遗产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时代的符号和象征。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其作为符号的价值。而且,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信息符号,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要责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遗产(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一般也称“无形遗产”,它含有一切通过模仿及其他方式口头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习惯、手工艺、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  相似文献   

9.
毛丽红 《丝绸之路》2012,(8):102-103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传承,是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琰 《丝绸之路》2012,(16):113-114
公众的保护意识制约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这一观念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大部分研究者更多从宏观上去把握和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工程,这是与国外保护策略的不同之处,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公众的保护意识方面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卫 《南方文物》2006,(1):96-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包含了难于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下,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形式繁复、品类齐全的非物质化遗产淳朴、鲜活,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道德理念的真实反映,已深深地…  相似文献   

12.
蓝日浩 《神州》2013,(9):2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在长期历史社会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技艺传统,是人类历史的证明,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资源。马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壮族文化具有原生性、丰富性、独特性和神秘性等特点。马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350个项目。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神州》2011,(23):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二类:一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二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都需要国家文化精神。国家文化精神需要的是一大批经典的文化作品作为支撑,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尤其要珍视。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中,我们首先应该厘清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文化遗产是不能产业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民间文化应该还给人民。  相似文献   

15.
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浩瀚的文化资源中,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国家和民族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切实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张发宏 《攀登》2012,(5):128-132
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文化多样、形式独特、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和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本文对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的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显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实施以来,全省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在行政管理、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琴红 《南方文物》2006,(4):118-122
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遍布祖国大地的物质化遗产和蕴含于其中及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极大加强,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同时,中国也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正使化遗产及其环境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大规模建设.包括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等,使那些代表祖国历史辉煌的大遗址几近消亡或日遭蚕食;不少历史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许多作为旅游核心资源的重大化遗产遭受掠夺式开发、破坏性使用;城市规划“千城一面”,大规模建筑群充斥城市,城市固有的历史脉丧失;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2008,(9):75-76
200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理利用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新疆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人类三大文明曾在这里汇集碰撞。东西方文化曾在这里交融荟萃,在天山南北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厚积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姚安 《北京文史》2009,(1):76-80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作为一个建城超过3000年的古都,千百年来多民族交融生息,留下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北京以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