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期间,笔者曾从一堆废铜元中觅得一枚“元”下戳记“苏维埃”3字的十文“光绪元宝”(封三)。  相似文献   

2.
1996年,笔者在皖南山区偶然得到一枚安徽省造当二十文光绪元宝铜元(彩页1)。此币红铜质地,直径32.5ram,厚2.05mm,重14.7g。正面中心为“光绪元宝”4字,上环“安徽省造”,下环“每元当制钱二十文”;币背中心为蟠龙,上环英文安徽省名,下英文纪值。  相似文献   

3.
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笔者1990年6月在安徽青阳县得一枚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铜元径3.3、厚0.2厘米,重15克,面珠圈、“光绪元宝”、中心满文“宝安”,左右各有一颗六点有星边花,上“安徽省造”、下“每元当制钱二十文;背珠圈坐龙,左右各三颗六点有星边花,短距,上英文“安徽”、下英文“二十文”。币面漫漶。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初十,在原省银元局基址上成立安徽铜元局,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年间共铸6种光绪元宝铜元。据光绪三十三年冯煦《皖政辑要·度支科·币制中·铜市》,安徽二十文仅铸四万四千八百零六枚,除去皖造大清铜币二十文,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币当十分稀少了。(《皖东金融与钱币》1992.2王律友)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王律友  相似文献   

4.
《安徽钱币》2007,(1):42-42
笔者集得一枚黄铜元,面"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元当制钱十文",背英文纪省"SHANG-TUNG"(山东)并飞龙图,钱径27.5mm,厚1.8mm,重7.7g。该币铸工精整,包浆熟旧,流通磨损痕迹自然,乃广东省造误配山东龙的错版光绪元宝铜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钱币》1993年第三期、1997年第一期刊登的《清末湖北官铸当十铜元版别刍议》、《清末湖北官铸当十铜元的版别再议》(简称《再议》)两文,区分清末湖北官铸当十铜元的版别较细,对铜元集藏有一定指导意义。笔者另藏有未见资料介绍的四个版别,现叙述如下。 一、湖北银元局附设铜元厂造八瓣花坐龙当十 1.此币面中为八瓣花,花心凹,上下左右顺序读“光绪元宝”,“光”字第二笔粗圆,外珠圈,上“湖北省造”,下“当十”,珠圈由98点组成,黄铜质。其背为普通蟠龙(也称坐龙),龙身有七路鳞,龙头上脊为七刺,重6.55…  相似文献   

6.
张培林 《中国钱币》2000,(2):64-68,55
第三节 中国铜元经历的阶段 中国铜元自光绪初年酝酿铸造,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道路,大体上可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机铸当十方孔钱时期:时当光绪十五年( 188 9)至光绪二十八年(190)。主要有广东光绪重宝当十制钱(上期图2-19)、江南试造当十制钱(图2-20)、安徽方孔光绪元宝当十铜元及奉天机器局造当十纪重方孔铜钱(图2-21)等,它既带有现代币的特点,但还带有中国封建传统制钱的痕迹,是传统制钱向现代铜元过渡时期的产物。 第二阶段是光绪元宝时期:时当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  相似文献   

7.
罗词安 《钱币博览》2007,(3):22-23,25
2006年8月.我意外地收集到1张民国二年三月发行的赣省民国银行当十铜元拾枚券(如图)。该券与人们熟知的赣省民国银行九五钱票壹串文风格、图案、颜色基本一致。高170、宽82毫米,竖式,石印,红、浅绿和蓝三色套印。图案为旭日东升,光芒四射;两只凤凰左右迎向太阳,沐浴阳光;红太阳的下方印有“赣省民国银行”六字,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5月中旬 ,笔者在江苏靖江市靖城城区西郊一废品收购站约 5公斤重的铜元中 ,发现一枚广东造光绪元宝当十错版铜元 (如图 )。该币紫铜质 ,径 2 80毫米 ,厚 2毫米 ;重7 6 5克。背面下缘铸英文纪值文字“TNCASH” (十文 )。此币所铸中、英文字清晰。根据《清末铜元制度述评》 (黄成 ,《中国钱币》1 991年第 3期 ) ,就该币的式样分析 ,该币应是光绪三十年 ( 1 90 4 )将当值英、中文标识由“ONECENT” (即“广东一仙”)改为“TENCASE” (即“每元当制钱十文”)时的广东当十铜元。此币背面下缘英文纪值文字“TEN”中的“E”误…  相似文献   

9.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省率先引进西方冷压机制币技术,制造以“光绪元宝”为钱名的铜元,这种机制铜元,造型规整,精致美观,方便流通,深爱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10.
瘦泉 《安徽钱币》2006,(4):40-40
江宁府1902~1905年间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元,铸工精整,数量巨大,背多为仿广东式飞龙(1905年另有一种乙巳水龙)。江南版的飞龙图形颇为规整,以往只见龙尾有七、八尾之分。近从一批出土的铜元中拣得一枚江南甲辰版铜元,径28.6mm,紫铜质地,粗看似普通甲辰版,实则为一枚异版同时又是错版钱。与常品相比,该币别异之处突出:龙尾为十一条,背上方英文N、G两字母靠近。错误的地方是背下方英文纪值中的c错为G。  相似文献   

11.
喀什为南疆重镇,维吾尔族经济、化中心。物产富饶,商贸发达,历来财政较为宽裕,市面流通的现银、铜元、红钱亦较他处为多。喀什从1912年(民国元年)开铸铜元以来,中间时断时续到1933年最后铸“癸酉”铜元后停铸。前后22年中,停铸3次,共11年,开铸年数共12年,历年来总的铸额较他处为多,其币面图设计多受省城迪化影响,汉书法及币背图案,有时奇特而不合规范,亦是其一特点。喀什曾铸过“当五”、“当十”及“当二十”铜元。  相似文献   

12.
宣统元宝为首铸的正式新疆铜元,面镌“新疆通用,当红钱十”,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在省城迪化水磨沟银元局开铸,迄于宣统三年。其特点是:(1)当时内地各省铜元均已改名为大清铜币,独有新疆名为宣统元宝;(2)新疆铜元标明当红钱十,与红钱制度挂钩,只限在新疆流通。它是新疆红钱制度的继续,属于红钱体系。在市场上与红钱共同行使,但较红钱铸工精致,面额大,在与红钱混合使用时换算方便,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吴进 《安徽钱币》2005,(3):31-32
《安徽钱币》曾刊有关阴阳文铜元的文章,现也就此一抒已见。阴阳文铜元以及相关的偏心、叠压铜元,都是轧制过程中因机械故障而出现的废、次铜元。其中,阴阳文铜元不宜称作“阴阳版铜元”,因为铜元钢模都是凹版的。  相似文献   

14.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定为海军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旗易帜,国旗改定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旗被定为党旗,成为中华民国正式的官方旗帜。新疆民国时期铸造的铜元有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旗两种旗帜的图案,五色旗图案的铜元是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28年(民国17年)改旗易帜前铸造的货币,  相似文献   

15.
如图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江西早期商业银行——华泰银行民国十二年(1923年)版“拾枚”铜元券。该券横型,长12.6、宽70毫米,深蓝色,底色橘黄并有防伪印刷。票面正上方为隶书“华泰银行”,下为“江西”字样,中心为楼阁、流水、小船风景图案,下方为“凭票即付当拾铜元拾枚”,“中华民国十二年印”,左右分别为对称“拾枚”、“江西”字样,上方两角为“拾”字,下方两角为“10”。  相似文献   

16.
温苏 《安徽钱币》2005,(3):29-29
《安徽钱币》2004年第2期吴进先生《清末安徽铜元版式的几个问题》文认为:“安徽黄铜元并非未发现实物”,我十分赞同。因为我自己就藏有一枚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黄铜元。该铜元径27.2mm,厚1.7mm,重6.45g,背面右外缘明显撞损。从铸工精湛,图文清晰,铜质优良情况分析,非是私铸者所能为。  相似文献   

17.
户县戚家堡窖藏铜元刘景团1988年,陕西户县五竹乡戚家堡一村民挖出一瓷罐,内装各种铜元1300多枚,重13.1公斤。经对品相清晰的1260枚铜元分类,版别多达82种。最早为光绪二十七年,最晚的为民国十三年,包括十三个省、地区,分光绪元宝、大清铜币、民国铜币三种,币值有20文、10文两种。光绪元宝有:户部光绪二十九年20文、浙江光绪二十七年10文、江南癸卯、甲辰、乙巳10文、安徽光绪二十八年10文、广东光绪三十年10文、湖南光绪三十年当十、10文、湖北光绪二十八年当十、10文、福建官局造光绪年10文、四川省造光绪二十九年当十、20文、江西光绪二十七年10文;大清洞币有:户部丙午10文、丁未10文,20文、己酉10文、20文、江苏光绪三十二年阴文苏10文、安徽小皖丙午10文、奉天丁未10文、清江光绪三十二年小淮10文、江西丙午赣10文、江南光绪三十二年阳宁10文、丁未宁10文、戊申宁10文、广东丙午粤10文、丁未粤10文、湖南丙午湘10文、河南丙午汴10文、辛亥汴10文、四川丙午川10文、度支部己酉川10文、户部己酉川10文、户部丙午川20文;中华民国铜币有:中华铜币民国八年20文、民国十年20文、民国十三年双  相似文献   

18.
铜元十珍     
我国的铜元史,一般认为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奏准在广东创铸始,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止,历时五十年。五十年中生产的铜元数量极其巨大,版式极为复杂,其中不乏珍贵的品种。过去的钱币界对于中国铜元中享有盛名的大珍品,曾有“十大金刚”的说法,它们分别为:“安徽方孔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吉林辛丑二十(?)”、“奉天中花十  相似文献   

19.
淮阴发现“清江浦铜元总局”印笔者在当地收集到一枚“清江浦铜元总局”印(如拓)。印牛角质,呈正四边棱台形,印面边长2.8、对角线长3.9厘米,印文沿对角线布局。印面距边沿0.55厘米处刻双线正方形,边长1.6厘米,对角线为2.2厘米。沿内正方形对角线,竖列三排篆书印文:中“清江浦”、右“铜元”、左“总局”。印四周环刻古建筑等图案。印顶正方形边长2.15厘米。沿对角线,中心刻一“上”字。印顶高4.4厘米。清江浦(今准阴市),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漕运总督恩寿奏准在清江浦运河北岸(今淮阴河北路再制盐厂)设铜元局。筹借160余万两商款,购地建广房、仓库等320余间,购各种机器112台,翌年试铸。开铸之初铸光绪元宝“清江”铭文铜元约14种版别。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又铸中心“淮”字大清铜币三种版别。(《江苏钱币》1992年2期胡彬)淮阴发现“清江浦铜元总局”印@胡彬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始制铜元以来,“铜元热”很快遍及全国,数年之内就有17省22局鼓铸铜元,而山西却闷在鼓里,铜元发行时间较晚,直到1918年才开始制造。但山西铜元铸行的速度不慢,同年由山西督军阎锡山下令设局建厂,到1926年,历时8年,共铸造当十铜元4.21亿多枚,获利360万元。获利之巨,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