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自有版刻图书以来,书板便主要用于刷印文化典籍。封建统治者和儒林学士对书板一向是重视和珍爱的。元、明、清三朝定鼎之初,都有收贮和补刊前代官刻书板的史实。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内府修书刊刻事业的昌盛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版画艺苑中,清代内府刊刻的铜板画,镌刻之精细、刷印装璜之考究、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中国及世界版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属奉赐制品,印刷数量有限多为宫廷园囿陈设物品,外界流传较少整套作品鲜为一见。而且各种书目如清内府编辑《萝图荟萃》、《石渠宝笈续编》、民国年间故宫编辑的《故宫善本书目》、《故宫普通书目》近年出版的《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台湾故宫善本书目》及其它类目录,对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品种数量等著录都不尽详。有些作品未见著录。有关研究印刷史、绘画史、版画史论及铜板画时  相似文献   

3.
正在古籍善本领域,如果说某种版本类型被世人误解最深,长期饱受污名,但是又深受当下古籍收藏界的重视,那恐怕非明代内府刻本莫属了。顾名思义,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  相似文献   

4.
《文献》2020,(4)
"清六通"曾经武英殿"刊版颁行",这是清代武英殿刻书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其具体刊印于何时,却无明文记载。后世虽众说纷纭,但都认为是在乾隆年间刊竣。然前贤意见与殿本"清六通"书中内容多有抵牾。更关键的是,殿本"清六通"书中已避嘉庆讳,说明其在乾隆时并未刊竣。通过进一步考察殿本"清六通"卷首所附武英殿修书处刊刻"清六通"职名表,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藏相关内府刻书档案,可考证出"清六通"刊刻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嘉庆年间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清代殿本,是指武英殿修书处所刊行的本子。武英殿(图一),在紫禁城西南部西华门内,其东为凝道殿,西为焕章殿,左右廊房六十三间,为校刊、装潢和贮藏书籍之所,东北是乾隆时期缮校四库全书诸臣的直房恒寿斋,西北是修书处浴德堂,正北,是乾隆十四年正始成立的方略馆,正南,是钩摹御制诗文、镌刻拓印法帖的御书处。从事务上说,修书处由监造处和校刊翰林处两部  相似文献   

6.
以“稽古右文”著称的清初诸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文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他们笼络各界学识优长的儒林学士编纂新书,研讨学术,在内府设立了修书刊刻的专门机构,扩充内府的书籍出版,从而钳制全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同时,还积极采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书画市场上凡钤有清代内府收藏印玺的书画,特别受到购藏者的青睐。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清内府收藏著录并钤有清内府诸收藏印玺的古代书画,真迹的可能性大,保险系数高,而近现代大名家的书画作品真迹越来越少,其佳作也难得一见。由于近年书画市场上近现代大家赝品充斥,使得一些购藏者望而却步,因而  相似文献   

8.
徐乾学幕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乾学幕府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以学者型官员为幕主、以著名学者为幕宾的主要从事学术活动的重要幕府。康熙时期的大学者如万斯同、阎若璩、胡渭、顾祖禹、刘献庭、黄仪、黄百家、王源等,都曾游此幕府,先后在京师和苏州纂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资治通鉴后编》等著作。徐乾学幕府的出现,既是清初学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与满洲统治者笼络遗民学者的政策密切相关。它的修书活动在清代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乾嘉时期一系列从事修书、校书活动的重要学人幕府的出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菊花石砚     
菊花石砚是我国石砚中别具风格的一种。菊花石砚,清以前未见于著录中,而清代内府中已藏有此种砚台,可见是作为贡品进献给清帝的。菊花石的开采和开始制砚的时间,无确切年代记载,可能在清代的下半叶。  相似文献   

10.
巴叟 《成都文物》2007,(2):72-72
对书画家和藏书家来说,选择历代生产的名贵用纸是至关重要的。宣纸,滑涩适度,吸水吸墨,宜书宜画,在宋、元、明、清代内府刻古籍善本收藏史上“纸墨是否精良”多有考究。  相似文献   

11.
现存高拱著作十五种,明清时期刊刻过三次:即初刻四十二册本、万历《高文襄公集》四十四卷本和笼春堂《高文襄公文集》八十八卷本。本文对这三个刻本所收书目、编订原则、卷数差别和内容异同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辨析考证。这不仅对我们重新编订校勘《高拱全集》至关重要,而且对研究明史及高拱的政治改革和学术思想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庆 《南方文物》2014,(2):136-142
受清代宫廷文化的影响,清宫御用瓷具有比较突出的装饰特点。主要表现在:突出皇家的至尊地位;追求精美绝伦的装饰效果;仿古创新,内涵丰富。本文结合清代宫廷文化的发展脉络及特征,对清代御用瓷装饰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清代服饰研究及实物辨识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大清会典》和《皇朝礼器图式》等记载清代服饰典制的文献,把八团彩云金龙纹样认定为清代后妃吉服上的专用纹样,并进而以之作为区分清代皇帝和后妃服饰的重要标识。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清代服饰实物、清代宫廷绘画中的服饰图像以及清代文献中相关的记载等直接或间接的资料的考察和分析,认为这一认识存在片面性和不准确性。事实上,八团彩云金龙纹并非清代后妃服饰所专有的纹饰。清早期,皇帝也曾穿用过饰八团彩云金龙纹的吉服,这种男用八团彩云金龙纹吉服与女用八团彩云金龙纹吉服存在着明显相异的形制特征,并有其特有的始创、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明清时期东北边疆城镇兴衰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军事斗争的需要 ,明在辽东兴建了大批城镇 ,但至明清之际 ,因后金 (清 )采取了“毁城迁民”的政策 ,明代以来在辽东地区兴起的城镇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至康熙中期 ,辽东城镇仍未恢复元气 ,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量人口的外迁和清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相似文献   

16.
周予同在清代今文经学研究领域贡献卓著。他从清代辑佚学成果的间接推动、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和“外缘影响”等方面来探寻清代今文经学兴起缘由,客观而全面。周予同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来论述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进程和学术特点,反映了周予同精深的治学特点。周予同充分认可清代今文学者的创造勇气、怀疑精神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并肯定其对转变期中国新史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但他同时也对清代今文学者治学的偏见和该学派的某些弊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抨击,从中反映出周予同真实的史家本色。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郭卫东 《史学月刊》2002,1(1):53-59
研究清朝的崩溃除从王朝权力结构的外部来寻找原因外,还应该从王朝自身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自我崩溃这一方面来分析。武昌起义前的清朝统治集团已经陷入沉重的危机:作为统治支柱的军队、士绅、官吏、满族已全部动摇,武昌起义使王朝大厦倒塌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清代国家,应当回归国家存在的政治原理,即国家为了将统治长期维持下去,采取各种办法取得政治合法性,得到人民的认同,并将人民的被动认同转化为主动认同。清朝的治统定位于接续明朝、延续历代皇帝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通过对儒家的文化认同,赢得汉人的好感,换取汉人服从清朝统治,实现国家认同,崇儒重道、移风易俗即其表现;清朝的正统观,特别是历代帝王庙确立的正统观念,其实包含或者说孕育着新的多民族国家观念,也隐含着重新解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20.
论及清代<易>学,今人多仅关注其钩沉整理汉<易>之功,以至于对清代<易>学的认识有失片面.其实,清吴派学者对汉<易>多钩稽之业,而皖派学者对汉<易>则多所辨驳之功.吴派和皖派学者都以探求经籍本义为归.吴派学者因汉儒去古未远,因而致力于汉<易>的钩沉,以求古之途径而求是;皖派学者则认识到汉<易>亦非尽得<周易>之本义,因而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可疑,以考据之途径而求是.皖派释经方法至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益精.本文通过梳理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对虞翻<易>注的辨驳,从一个侧面探究皖派学者解<易>特色,冀对清代<易>学有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