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纪念田汉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非常怀念他。他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位文化巨人,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诗人、电影剧作家,也是我国左翼文化、戏剧、电影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现在着重谈他对当年左翼电影运动的贡献。(一)在1927年4月27日,国民党南...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我父亲田汉偕继母安娥在1946年5月由重庆回到阔别将近10年的上海。这里是他自192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革命戏剧运动的场所,直至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才离开,因此上海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在抵达上海的当晚即去黄金大戏院看  相似文献   

3.
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时期,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曾三到桂林。在3年零8个月时间里,他以大搞戏剧演出和戏曲改革等活动来积极宣传抗日,促进救亡,为建设桂林文化城并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率"平宣队"转战桂林在武汉被日军侵占前夕,中共党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处长的田汉,随该厅全体人员历尽艰辛、迭经辗转,  相似文献   

5.
下放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者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文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第二年秋天,田大畏辞别患有脑中风、半身不遂的母亲安娥,下放到咸宁干校,当了一名“五七”战士。  相似文献   

6.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诞生在江苏省常州府城的青果巷八桂堂。他早年投身“五四”运动,到莫斯科考察学习,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上,时年28岁的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也曾因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造成“盲动主义”、“惩办主义”的失误。1935年6月,因叛徒出卖,蒋介石亲自批示,将他“就地枪决,照像呈验”。瞿秋白的一生是伟大的、曲折的。他的爱情和友情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7.
田汉铜像在上海揭幕唐晓刚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60周年,缅怀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同志的光辉业绩,由上海市剧协主席杜宣...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作为中国文联的一个工作人员,三十年代救亡歌咏运动中的一个青年,参加田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西方有个说不完的莎士比亚,我们中国则有个说不完的田汉、田老大。无论在戏剧、电影、音乐或文学界,提起田汉,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说...  相似文献   

9.
1979年4月25日,在田汉去世11年之后,一千多名各界人士聚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到的追悼会。党政要人大都送了花圈,有的还亲自与会。最激动的当然是文艺界人士,特别是那些与田汉一同受诬陷、迫害而活下来的人,如周扬、夏衍、阳翰笙等。茅盾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田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一、划时代的空前盛举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和影响下,以欧阳予倩、田汉、瞿白音等为首的著名戏剧家广泛地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界进步力量,冲破重重阻力,在抗日救亡文化名城桂林胜利地召开了震惊中外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大会集合了我国南方湘、桂、粤、赣、川、滇、鄂等省近30个戏剧团体的上千名戏剧工作者,举行了演出展览、资料展览和戏剧工作者大会。演出展览的剧种繁多,有话剧、平(京)剧、桂剧、歌剧、傀儡戏、魔术、马戏以及少数民族歌舞;剧目囊括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发展史上,田汉是“我们中国人民应该夸耀的一个存在”(郭沫若语)。田汉的人格,可以概括为几个字:一曰诚,二曰情,三曰野,四曰奋。他的艺术与生活目标,是“为民请命”。 田汉人格的基因成分,在1920年《三叶集》中已见端倪,此后半个世纪的发展,其人格基因或进或退,时隐时现,但基本一以贯之。 “诚”。田汉主张“一诚可以救万恶”,“待人  相似文献   

12.
提起始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南开大学新剧(后称话剧)运动,人们就会想到校长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他所领导的南开新剧团及他讲授的西洋戏剧课。从这个“北方话剧的摇篮”里,曾走出了周恩来、曹禺、黄宗江等这样的大人物及戏剧大师。张彭春在南开早期话剧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他成了我国近  相似文献   

13.
海蕴 《贵阳文史》2006,(1):15-18
左联老战士肖之亮,为革命、为党领导下的“左联”文艺运动、特别是革命戏剧(主要是话剧)运动所作的贡献,在他生前逝后,已有不少文章介绍,载入有关文献资料中。知情者认为“著名画家、书法家、戏剧家”肖之亮“是一个艺术修养比较全面的人物,不仅擅长书画,还喜咏诗赋曲。而他早年的戏剧活动则应载入中国现代革命戏剧史,在贵州更占有重要的一页”。但在他的经历中,还有一些和他共同奋斗的战友集体形成的亮点,值得再写几笔。肖之亮原名肖汝富,出外念书时,认为“汝富”俗气,自己改名“之亮”,发表文章时用过肖导群、肖声、肖春、周明等笔名。肖…  相似文献   

14.
翻阅自家笔记,有这么一段摘录:“顾颌刚在读北大时,省下学费,吃大饼去看戏剧,追本溯源,印证经史,从中获取资料,另辟做学问的蹊径。毛泽东曾说:“顾颔刚的学问,一半是从戏剧中来。”项重视通俗文学、民歌。他认为一般群众文化水平低,要使人民接受本国遗产,培养民族档豪感,懂得近百年来我国陷于困境的原因,就非推广通俗读物戏剧不可能奏功,而通俗读物当今最为普遍深入的莫如电视、电影。所以主持电视电影、剧本的文化部门应随时审察,凡与此宗旨违背的不得批准拍摄和引进。”在19961期的《艺术百家》上谢雍君的《诗·田汉戏剧…  相似文献   

15.
下放 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者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文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第二年秋天,田大畏辞别患有脑中风、半身不遂的母亲安娥,下放到咸宁干校,当了一名"五七"战士.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早期著名的戏剧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余上沅先生逝世已经20多年了。笔者和余上玩是邻居,对他的生前事了解较多,现综述于后。 上沅是湖北沙市人。1897年生,自幼爱好文艺,醉心戏剧。1920年就读北大,专攻西洋文学,1923年和梁实秋等赴美进修。两年后回国。他曾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我为什么要学戏剧?》的文章,叙述自己学戏剧的缘由:“许多朋友很疑惑为什么我要学戏?其实这也用不着详细解释,简单一句话:因为我爱‘她’。我在武昌念书时对政治的兴趣非常浓厚。……谁知一到政治中心的北京,我反而和文学结了婚。…  相似文献   

17.
近来读报,看到戏剧、报纸创新各有一例,印象颇深。先看戏剧创新。豫剧六大名旦唯一健在的“洛阳牡丹”、以83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马金凤,她的拿手好戏是“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1956年7月,马金凤率领洛阳市豫剧团,带上《穆桂英挂帅》进京,向首都观众作汇报演出,《戏剧报》对《穆桂英挂帅》这出戏进行了宣传和评论。郭沫若、夏衍、田汉等领导、专家观看了马金凤的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她,肯定了她的成绩。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人问马金凤:“你演的穆桂英属于哪一种行当?”马金凤一下子被问住了,她思忖片刻后说:“我演的是帅旦!”在戏剧的行当中,有青衣、花旦、闺门旦、老旦、刀马旦等,从没有听说过“帅旦”。但仔细一想,这个叫法也挺贴切。马金凤演的穆桂英,已突破了原有的行当程式,是她根据人物的特殊身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行当。这个新行当的创造是她虚心好学、不断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剧家协会、国际剧协中国中心于1991年12月1日至7日在北京天地大厦联合主办了“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12月1日晚7时,李瑞环、李铁映、丁关根、宋任穷、程思远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亲切会见了与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代表文卡塔彻鲁、国际剧协主席玛萨·夸尼、国际剧协秘书长路·帕里尼提和各国代表.李瑞环在会见时说,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举行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各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研究、传播和发展一定会起到良好作用.他对前来的各国代表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田汉基金会成立简记本刊记者忠勇无畏的无产阶级著名文化战士田汉(1898·3·12—1968·12·10)。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现代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中国早期进步电影与音乐事业卓越的组织者和活动家。自“五四”运动以来,田汉...  相似文献   

20.
父亲戴不凡是1952年调北京参加戏曲改革工作的,此前在杭州《当代日报》工作。关于他调京工作的原因,戏剧界通行的说法是,戴不凡因写了批评田汉《金钵记》的文章,田汉先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对戏曲研究也很在行,便把他从杭州调到北京工作。现在,许多研究田汉的专著以及纪念田汉的文章均沿用此说。但这些说法都不准确。我父亲1943年21岁时就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浙江的《兰溪导报》、《浙西日报》、《东南日报》等多家报馆做编辑或主编副刊。由于兴趣所致,编报之余,从事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建国初期,在杭州《当代日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