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的对德政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36年前,法国的对德政策总的来说是比较主动和强硬的。从1936年3月7日德军进驻莱茵兰非武装地区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法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德政策转向了被动和妥协。而且它把与英国建立  相似文献   

2.
舒曼计划性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战后初期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是消除德国鲁尔工业区长期以来对法国安全构成的战略威胁。同时,使这一地区的工业潜力为法国所用。但当时,法国不具有贯彻这一国策的实力。冷战爆发以后,法国必须根据美国的冷战战略调整对德政策,不再把德国当作敌人,而是当作盟友对待。最终,法国放弃了把鲁尔工业区从德国分离出去的政策,提出了既能体现法国安全和发展需要,又与美国冷战战略接轨,并着眼于法德和解和整个欧洲统一事业的舒曼计划。  相似文献   

3.
论小皮特政府的对法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皮特是英国第15任首相。他执政的23年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和法国革命爆发发展时期,英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法政策开始了大调整,这对当时乃至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分3个阶段对这一时期英国的对法政策作较全面的论述。一与法友好政策(1783——1789年)小皮特是在英国国势衰落、外交孤立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这种局面的形成可追溯到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后英国攫取了海上殖民霸权,  相似文献   

4.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时期(1558—1603)英国的外交政策在英国外交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英国外交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演变的一个转折时期。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夏继果同志在其专著《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出版)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在16世纪后期“弱小的英国能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赢得了发展的时机,除了明智的国内政策外,还需要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作保障。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形成的绥靖政策是以英、法帝国主义为主角的。这种政策的产生和推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国内史学界已发表了不少论文。这里不再论述。然而,有这样一个问题:推行绥靖政策对英国来说,反映了它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因为在此之前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英国所奉行的是“均衡政策”。而对法国来讲,一方面,法、德是世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战败的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不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6.
赵军秀 《世界历史》2005,4(1):40-47
英国和土耳其关于埃及问题的两次谈判①是1885年英俄中亚危机后英国外交政策的一次调整.英首相罗伯特·索尔兹伯里试图从解决埃及问题入手,缓和同土耳其和法国的矛盾,摆脱自己在欧洲的外交孤立.两次谈判英国虽未完全达到目的,但对英国中近东政策和19世纪晚期的欧洲同盟政治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西方国家对德绥靖政策是史学界曾经研究得较多的课题,但是国内绝大多数论著涉及的是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对法国只是在论述中一笔带过,往往把法国总理达拉第与英国首相张伯伦相提并论。然而,由于两国在当时欧洲的处境很不相同,作为政府首脑,达拉第和张伯伦在对德政策上的考虑也不尽一致,因此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从笔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的英国从自身实力出发,利用外交手段周旋于各个国家之间,在欧洲实行"扶德抑法"的政策;在远东,以牺牲英日同盟和中国的利益来与美合作,并利用日本在远东地区制约美国;对苏俄,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对,同时又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寻求与苏俄经贸合作。英国的这些政策在2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实力的衰落越来越明显,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突飞猛进,实力超过英国,扩张的胃口日益增大时,英国不得不采取妥协,最终走上了绥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1933年7月26日,法国宣称占领南沙“九小岛”,国民政府的抗议被法国忽视,而日本的非法声索却受到法国的重视。出于对远东政策的贯彻以及对日本“恫吓外交”的屈服,法国被迫于1934年对南沙政策作出调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法国派舰前往南沙群岛巡视,试图重新进行“有效占领”,针对日本非法占领经营太平岛,法日在东京和太平岛进行多轮交涉。英国亦几次试图伺机攫取南沙部分岛礁,盘算落空后则竭力怂恿法国登岛以抗衡日本。1938年,法国再次调整其南沙政策,并派兵登上太平岛。法国南沙政策的两次调整主要基于远东局势的变化,亦是对其“印度支那”安全、利益等因素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作奎 《世界历史》2006,6(6):130-135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从“欧洲均势”考虑出发,担心德国战败后法国会成为另一个霸权国家,所以对法国采取有限援助政策,希望法德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这种战略构想直接造成了战争初期英法联军由于协调不力而节节败退。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高涨,前线士兵出现严重厌战情绪,国内政局不稳,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务约以走出战争,这极大违背英国的“欧洲均势”原则,故一战后期英国不得不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战争。  相似文献   

11.
刘杰 《世界历史》2000,30(1):94-101
战后英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从艾德礼政府到70年代中期的30多年里,英国保守党和工党不论哪个党上台执政,都执行大体一致的内外政策,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对工会政策和外交防务等一系列政策的取向上基本一致,达成共识,出现所谓“共识政治”的局面。毫无疑问,“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70年代末期随着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该问题逐渐成为英国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是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拟就该问题的史学研究现状做一粗浅的概括,以就教于史学界前辈同侪。一、“…  相似文献   

12.
董延寿 《史学月刊》2000,(3):148-150
从近代国际关系的角度看,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矛盾是主要矛盾。拿破仑对英国采取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政策,它直接关系到法国的生死存亡。为了建立法国的霸权,拿破仑采取多种手段打击英国,最终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在争霸中败下阵来。本试就英国对法国革命的态度、拿破仑对英政策的演变及该政策对拿破仑帝国的影响,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绥靖政策的出台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它对当代国际政治外交留下深重的思考。英国是这一政策的主要推行国,本文就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在1875-1878年近东危机期间,通过外交努力为英国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分析其土耳其政策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认识19世纪英国的近东政策.  相似文献   

15.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英国因其自身在远东实力不足,迫切希望与美国采取联合外交行动,抑制日本。美国在远东利益较少,且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只同意英美各自对日采取平行的外交行动。以下一组外交函电①反映了中日战争爆发初期英美不同政策、立场以及英国在中国、日本之间交涉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宋良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94-105,159
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棘手且无法回避的敏感问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呈现“政经分离”的特点:政治上保守慎重,强调与台湾当局保持距离;经济上积极主动,努力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英国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一政策,不仅考虑到台海局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也受英国重商主义传统与灵活务实外交思维的影响。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经分离”政策,使其在兼顾自身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台海局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曾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在70年代末成立的反对派一起,开展了跨国市民社会运动。这次运动,是促使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美国再次强调开展跨国市民社会运动的重要性。在跨国市民社会运动中,美国强调灌输普世人权观的重要意义,并利用经济全球化,使用强制性执行手段等方式来推行美国的人权标准。  相似文献   

18.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试论述伊丽莎白的国内外经济政策与外交的良性互动——均势外交政策为经济政策的稳步推行赢得和平的环境;对外力主和平使得远征贸易和海盗掠夺畅行无阻;对内减少王室开支,对外力避战争,以缓解财政压力——是造就这段辉煌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洪邮生 《史学月刊》2002,(12):60-67
对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德国的重新武装,英国初则支持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框架而反对法国建立欧洲军的普利计划;在美国对法妥协的斯波福德计划失败后。转而对普利计划采取较积极的态度;法国计划失败后,又通过艾登计划最终将德国重新武装纳入大西洋联盟框架。上述政策的变化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即美国压力下重新武装德国的迫切性和重新武装的框架——大西洋联盟还是超国家的欧洲机构。前决定了英国对法国计划态度的转变,后则决定了英国不会加入欧洲防务集团并始终希望建立大西洋联盟框架。实际上,英国的方针是一贯的,造成法国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法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20.
1948年初,周鲠生与胡适就国际局势问题爆发了一场争论。争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第一,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国家"的对德对日政策?第二,苏联是不是一个可怕的侵略势力?周鲠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的对德对日政策,可能会导致德、日两国军国主义的复活,从而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民主国家对德政策的覆辙。胡适则认为西方民主国家并未放弃防制德、日侵略势力复活的政策,而苏联已成为一个可怕的侵略势力。从世界范围看,这场争论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内两种不同的外交主张的分歧在中国的反映,其思想根源则在于两种不同的自由主义理念,反映了战后中国自由主义的复杂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