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1968年出了个“杨余傅事件”,当时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政治委员余立金、北京卫成区司令员傅崇碧,被林彪、江青横加诬陷,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 有关“杨余傅事件”的真相已多有披露,大白于世了,但是,当年传达文件时,曾讲到傅崇碧领了一班人马,“全副武装冲击钓鱼台”(中央文革所在地),还有“一个坏人”竟然打了“伟大旗手”江青同志。是谁竟敢在当时“打”如日中天的江青?“全副武装冲击钓鱼台”又是怎么回事?最近,笔者听到当年几位当事人讲述了这一事件的详情,方解开这一谜底。 事起鲁迅手稿 1968年…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9,(12)
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196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来到国防科委机关任参谋工作。自此,我们一直共事了十多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机关,其中有十年是在“文革”的岁月中度过的。李敏在“文革”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我对李敏的认识也是从“文革”前后开始的。“文革”之后,李敏和我谈起她从学校到国防科委机关后的这一段工作经历,使我对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及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晚年,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遭遇“文革”,虽然由于有“红色科学家”之谓而免于大吃苦头,但他无法理解这灾难性的对人、对文化、对人类一切有价值东西毁灭的“革命”,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对那疯狂年代的感受。循着《一位科学家“文革”中的心路》一文,我们看到了这位正直的科学家的困惑迷惘,再次体会到了“文革”的残酷。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刘国新一、“文革”史研究的一般情况(一)“文革”史研究的起步国内对于“文革”史的研究起于何时,看法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10月就开始了。当时,一大批亲身经历“文革”的人开始讲述自己在“文革”中...  相似文献   

5.
沙兰 《文史精华》2011,(11):55-59
文革一开始.我在报礼就“站错了队”,成了保守派。解放军进驻报礼支左。对我们这一派不支持,整个组织被打散。但我心里不服,也不写悔过声明。东北林学院造反派闱攻我.说我是“花岗岩脑袋”,要给我开开窍,我不怕,反而更加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6.
“文革”风起,斗、斗、斗,斗到最后斗、批、走。我于1969年9月下放向阳湖“五七干校”,1970年初又斗成反革命分子,在干校一呆就是6年。  相似文献   

7.
1967年“革”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率部驻在江苏北部的淮阴、盐城地区,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三支两军”任务。第十二军的番号叫做“6408部队”。  相似文献   

8.
晓农 《文史精华》2002,(2):37-43
1970年12月17日 云南突然爆出了惊天血案:时任昆明军区政委、云南省革委会主任的谭甫仁将军及夫人王里岩在家里遭到枪击身亡;不久军区保卫部长景儒林又自缢。由于正值“文革”期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侦破工作处于封闭状态,使案情格外神秘而又扑朔迷离。9年后,此案才最后了结。《“文革”中谭甫仁将军血案始末》一文的作者以翔实的资料,披露了这一血案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宋霖 《江淮文史》2003,(1):4-24
一门“显学”/听贤哲警世之声/研究“文革”的指针/毛泽东话里有话/魏文伯说“可能要出事”/应当正视,运动初期省委错整了人/被“炮打”/“支持他们革我们的命”拙文《李葆华主政安徽前后》(载本刊2002年第4期)乃订正讹误之作,职责尽了,也就过去了。不意,许多同志令我续写。续下来就是十年“文革”。那十年,李葆华六年半在安徽,是“安徽头号走资派”;三年半在贵州,任省委第二书记。细审这一沉一浮之间,历史内涵非常丰厚,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文革”研究是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由外国翻译引进的著作即有多种。中国…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行进到1967年,“文革”中最血雨腥风的一幕——武斗上演了:喧嚣过市的广播车,枪声大作的武斗场面,无谓牺牲的年轻生命,规模浩大的治丧游行,充斥恐惧忧伤的日常生活,饱受屈辱的老教授……《“文革”武斗时期的长春》一文记述了这些真实场景。这一切都已随着那个时代逝去了,但是历史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1.
何蜀 《文史精华》2001,(1):26-34
32111钻井队因在“血战火海”保住油井中的英勇事迹而被誉为“集体的黄继光,集体的邱少云……”,但在“文革”中却悲剧性地分裂为两大派,陷入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全面内战。本文通过对这一典型事例的回顾说明,并非“走资派”或“阶级敌人”的破坏,而正是“文革理论”导致了工人阶级和厂大群众的分裂与内战。  相似文献   

12.
一位退休副市长凭借个人良心和声望创建了中国首个“文革”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力维持,困境重重。像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政治压力、个人良心、现实利益、乡土逻辑、宗族传统、法治观念在这里较量着。捍卫者对“反思文革”也有不同理解,他们相互审视对“文革”的反思本身,是不是摆脱了“文革式”思维  相似文献   

13.
战争年代,曾被誉为“神威将军”的开国上将杨勇:“文革”中后期手握重兵坐镇北疆,保举国平安;粉碎“四人帮”后,三次登门造访,一片孤忠力促邓小平复出;新时期出任解放军副总长,铁肩担道义肃清“文革”流毒······拂去历史的尘埃,一代名将在历史转折时期的胆识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4.
“文革”中,政治帮派团伙盛行,刚当上空军政委的余立金,坚持原则,洁身自好,在他独立寒秋两年之后,还是招来了一场横祸……“杨余傅事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大冤案,而余立金又是冤上加冤。案是彻底翻过来了,时至今日,还有人说余立金虽然没有叛变,但被捕过。这实在是讹传。我从军事博物馆的解放军战斗序列表中查到,长征时余立金担任师政委后,率领部队打了一场突围战,三个团最后冲出来的只剩下不足700人,还有近一半是伤员。就是那一次,余立金负了重伤,子弹从腮帮子穿过,脸肿得变了形,人都认不出来了。部队还要继续北进,伤…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1998,(2)
诗人流沙河谈到应当给“文革”写史的时候说:“国家的大《春秋》我不敢写,就写写个人的小《春秋》吧。”于是他写出了《锯齿啮痕录》这本小《春秋》。这本小《春秋》,也就是他个人的“文革”史。“文革”史作为一门专题史,有一点很别致,就是史源极其丰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小《春秋》可写。这是因为,“文革”的创意之一,是要“触及每个人的灵魂”,而且果然触及了,所以人人都有了做野史家的资本。流沙河的小《春秋》,  相似文献   

16.
孟昭庚 《文史月刊》2008,(10):20-21
“文革”初期,在林彪、“四人帮”一伙风头正健的时候,不但敢于挺身反对、抵制“文革”错误,而且还敢于与毛泽东面对面进行抗争,这在当时的中央高层领导人中,唯有谭震林一人。  相似文献   

17.
“文革”经过30多年的沉淀,人们对这段历史已级逐渐淡忘了。那些曾经在千家万户中随处可见的“文革”间的工艺品、宣传品、日用品绝大多数已被毁损、抛弃或流失。可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一股收藏“文革”文物热。人们热衷于收集毛主席像章。语录、邮票,但也有人目光转向“文革瓷”,北京古玩城拍卖行的副总经理耿金友先生就是收藏“文瓷”中的一位佼佼者。“文革瓷”是指文革期间生产制作的、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生活及工艺陶瓷品。这个时代的瓷器在设计制作上很少考虑艺术美感、装饰效果,而是刻意追 求政治主题和思想内容。题材多为毛…  相似文献   

18.
卢星林 《世纪》2020,(3):31-33
我志愿"一手捏笔,一手握枪"1966年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因"文革"原因到1967年才进行分配。分配方案中有一个名额是去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志愿。8岁时,首次见到解放我家乡的战士,成排站在院子里,纪律严明,我就很羡慕。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始终伴随我成长,至今依然喜欢。叔叔卢世立是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文革"期间,穿绿军装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19.
手头有一张“文革”期间拍摄的黑白照片,是我与已故中顾委常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留念。照片虽已微微发黄,但照片上那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以及黄镇那将军大使的风姿都还依然清晰。每当我打开相册,审视这张照片时,黄镇在“文革”中历经劫难和一身正气的抗争情景,就像影视一样,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1966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这一年全国爆发了长达十年的“文革”运动。那时,黄镇是我国首任驻法国大使,我是留法学生。在“文革”浩劫中,黄镇身在国外,可也未能幸免。在留学生归国参加“文革”…  相似文献   

20.
何申 《文史精华》2006,(6):53-58
著名作家何申的新作《我的烦恼的“工农兵学员”生活》,记述了他在不正常年代的一段不正常的生活。文革中的大学,与文革前所谓“十七年教育”的大学和文革后恢复正常教育的大学,是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绝对的另类。政治运动不断,帮派矛盾重重,在一个文明之所却文明难觅,在一个斯文之处却斯文扫地,焉能使人不烦恼?“工农兵学员”生活是文革史料中较为罕见的,故本文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