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揭开后的半年里,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以“放弃阵地,擅自撤逃”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先有晋绥军系统的第61军军长李服膺,后有第三集团军总指挥兼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这两桩公案当时各报刊都作了详细显著报导.消息传出,人人拍手称快,热烈拥护.因为它表明国民党有了整肃军纪、抗战到底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罪恶的“帝国之花”——日本间谍南造云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文史春秋》2002,(3):21-22
南造云子是抗战前后在中国颇有名气的日本女间谍,曾被日本侵略誉为“帝国之花”。抗战期间,她为日本军国丰义服务.在中国犯下了严重罪行。  相似文献   

3.
祖远 《文史月刊》2010,(1):54-55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刀进氟曲》,被人们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这首雄浑悲壮的歌曲,是专门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将士们写的。  相似文献   

4.
正"七七"事变后,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抗战讲话,标志着中国开启全面抗战。紧接着,"八·一三"淞沪抗战展开。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即应抗战之需而组建。它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前身为北伐时期由滇军改编而成的第十六军,1927年10月缩编为第五十一师,时任师长王耀武。二是1934年10月由原国民政府警卫军一部编成的第五十八师,时任师长俞济时。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五  相似文献   

5.
一、抗战胜利后雷州半岛的形势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把争夺雷州半岛提到了议事日程,以迎接盟军在雷州口岸登陆为名,从西南和缅甸急调其第二方面军四十六军、六十四军、新一军集结于粤桂边境,伺机抢占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广州湾成立了南路行署、广州湾警备司令部;不久,又将广州湾改为湛江市,成立了市政府,同时在雷州半岛各县恢复了地方政权,建立了地  相似文献   

6.
商豫 《文史月刊》2010,(7):35-37
一、高树勋,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商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在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高树勋在马头镇正式宣布火线起义.我军歼敌近4万人。  相似文献   

7.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三大会战之一,是国共两军唯一一次在同一战场上配合作战,因而取得了正面战场唯一的一次不是被敌击破而撤退的战绩。作者李默庵时为忻口战役左翼地区指挥官,他对这次战役的评价是:忻口战役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许多电视剧提到东北战事中的国民党新编第五军。这个军曾是我军在辽沈战役中遭遇的一支劲旅,也是辽沈战役正式开战以来被我军全歼的第一支整军建制部队,陈诚为此还丢掉了东北行辕主任的官位。这个军的代军长陈林达将军是个传奇式人物。我父与陈林达同为湖南老乡,又在河南保安团共过事,后来同时进入五十二军,抗战胜利前后又同在一九五师,陈林达任师长,我父任参谋长,并先后晋升少将。由于陈林达与我父有着相同的经历又长期共事,特别是在抗战的一次战役中,陈林达率部血战日军,处于弹尽粮绝的危难关头,我父带领部队及时救援,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许诺由东北军将领担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以促使东北军东调豫皖。但国民政府内部争议较大,蒋介石也对东北军将领有所顾忌,在东北军移防后他选择了由东北元老刘尚清担任这一职务。刘尚清接任后颇欲有所作为,力图恢复东北人的声誉。但抗战兴起后,毗邻南京和津浦线的安徽省所受影响逐渐加大,安徽省政府只能勉力应对。淞沪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长期抗战计又筹划更换部分省主席,最终以蒋作宾取代了刘尚清。刘尚清的主政安徽,既配合了国民政府的西安事变善后安排,也为抗战初期安徽省的应变做了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类抗战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黔军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与之相对的,川军的研究则更为深入,史料也更为翔实丰富,同时随着各种小说影视剧的传播,民众的认知度也更高.同样是西南军阀出身,也一起经历抗战,且都被戏称为"杂牌军",但也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何大众有"无川不成军"的川军印象,黔军却慢慢湮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对于每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庇护了自己国家的人,他们都应是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正岳麓山,长沙的制高点,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在第三次、第四次长沙会战中,为守护长沙抗击日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山上还保存有大量的抗战遗迹和纪念建筑,如战壕、炮兵阵地、长沙会战碑、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战时指挥所、齐学启墓、第7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第73军77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陆军第10军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残留构件、岳王亭、忠烈祠等。  相似文献   

12.
正1936年6月1日,广东军阀陈济棠与新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联合举兵反蒋,史称"两广事变"。9月中旬,蒋介石、李宗仁在广州握手言和。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桂系部队被编成3个军,除原有第七军之外,另编第四十八军和第三十一军。其中,第七军素以能打善战著称,李宗仁曾任军长,有"钢七军"之誉。但第七军在淞沪会战后几乎再没打过什么硬仗。新编成的第三十一军,在整个抗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田中久一1888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抗战期间曾任日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南支派遣军司令、香港总督等职,指挥日军入侵华南地区施行烧、杀、抢、掠等野蛮行径。抗战结束后,田中久一在广州以战争罪行被起诉,罪名成立,于1947年3月27日被执行枪决。他是在中国被枪决的最高级日军军官。田中久一自日军宣布投降后曾被委以重任;被关押受审期间,服从管制,回归了本性,且求生欲望始终不曾停止过;尽管所率日军在华南地区犯  相似文献   

14.
祖父曾泽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任区队长,同年加人中国国民党。他1937年9月参加抗战,1938年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部到越南受降。1945年11月任60军军长,率第60军赴东北。1948年10月率第60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任军长。后率部参加解放鄂西,进军西南作战。  相似文献   

15.
汪澎澜 《史学集刊》2000,1(3):50-55
关于二十九军在长城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和辉煌战绩,史家之述评已相当全面,但对二十九军的创始人之一,时任该军总参议的萧振瀛将军的研究却着笔甚少,有待深入。在组织二十九军固守长城、阻击日寇的过程中,萧振瀛四处奔走呼号,积极筹措饷款,购置军火,为二十九军浴血奋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此外,他还亲临前线,参与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计划,并对全军进行思想动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官兵的爱国热情。长城抗战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但二十九军在这次抗战中却取得了局部胜利,其中,萧振瀛将军亦功不可没,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正在国民党军抗战部队的编制序列里,第五军这个番号的部队时聚时散、屡散屡聚,部队的来源也不尽相同。虽然如此,这支部队参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立下赫赫战功。1939年冬取得昆仑关大捷,更使其威名远扬。第五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也是一支为抗战屡建殊勋的部队。  相似文献   

17.
王梅 《文博》2005,(3):12-18
韩国光复军是一支活跃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日战斗的一支国际纵队,也是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下,以实现韩国独立复国为目的的一支韩民族武装力量。抗战时期,光复军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总司令部于西安,派光复军驻扎陕西,出版抗日杂志《光复》,招募韩国青年,编练部队,与中国军队并肩抗日,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涛 《文史天地》2013,(1):13-16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与的神圣抗战,诚如蒋介石在抗战开始时庐山讲话中所说,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抗战八年,举国上下,众多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积极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另外一部分人则坚持办学,以另一种方式支援抗战。国立中央大学是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前身,位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四年秋,我在国民党第八军一○三师任团长,参加了松山之战。战斗胜利后,于一九四五年春,国民党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曾在昆明陆军总司令部代表国民政府,授予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和该军一○三师三○九团团长王光伟青天白日勋章各一枚。当年松山战斗异常惨烈,印象深刻,虽然这段历史已过去五十多年,可如今回忆当时情景,尚历历在目。我是由后方调前方,在第八军还未正式任职,就参加了战斗。原因是当时第一○三师三○九团进攻松山失利退下来,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严厉斥责了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并令何就地枪毙三○九团团长陈永思。…  相似文献   

20.
<正>广州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留下众多革命史迹,其中包括不少抗战纪念史迹。陆军第五十四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以下简称“五十四军抗战公墓”)便是其中之一。建于1946年的五十四军抗战公墓,位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附近,现仅存两座亭子和部分遗迹,分别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永福路35号、37号。关于该公墓,迄今为止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相关报刊史料和档案,结合实地调查,加以探讨,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抗战史迹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