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理城来了一个贪官。他骄奢淫逸、凶残贪婪,见什么都要,老百姓把他恨透了。一天,他坐着大轿,耀武扬威地上街巡视,看见城里卖吃食的馆子很多,心里想出了一个鬼主意。他差人在石头城门洞贴出一张告示:令厨师们在六天内做出一种美味佳肴。它必须用苍山洱海的特产做,不准用铁锅,还要保温保鲜嫩,吃起  相似文献   

2.
大理县三塔村的白族人,为什么世代歌颂“玉女子”神,还把她供奉为石匠的祖神呢?话得从头说起。相传,在很古以前,大理这个地方没有大理石。有个住在远方山上的女神,时常到人们中间来走访。这个女神心地善良,长得很漂亮,她住在哪儿,哪儿就生长出玉石来,人们就尊称她为“玉女子”神。这个“玉女子”神,生来喜欢游山玩水,天下的名山大川被她走遍,可是,一处都没合她的意。有一天,她突然来到秀丽的大理苍山,站在三阳峯腰向东眺望:只见  相似文献   

3.
白路  赵孝威 《沧桑》2013,(3):160-162
水案,又称水权纠纷,是行政区、部门和用水单位在治水、用水中出现的一切矛盾纠纷,即因为争夺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产生的讼案。本文将按水利纠纷案件诱因的各异和纠纷方的不同将豫西水案分为四种类型,并试着探析豫西地区水案频繁复发的自然与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白族民居面临着变迁和消失的危机,文章从多方面分析白族民居在现代化发展影响下的现状及变迁的原因,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白族传统民居。  相似文献   

5.
朱静苑  柳品海 《风景名胜》2021,(6):0210-0211,02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也在大幅度前进,并且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发展之中较快的一种产业模式。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其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中,旅游业也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到旅游地进行购物的物品,这个产品代表着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大的收藏纪念价值。因此一个地方的旅游商品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旅游产品在增加一个地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给予当地更多的就业机会,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水平,而且也能够提升此旅游景点的社会影响力 , 从而促进旅游本地的经济发展。所以旅游产品产业化发展在旅游业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通过研究大理白族的扎染技术,从而参考近期流行的扎染纹样,详细的介绍了扎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发展状况,并且说了其作为旅游产品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理地区白族建筑彩绘传统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传统建筑是有着独特建筑文化的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之一,与中原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并深受汉族建筑文化之影响。自古以来,建筑彩绘就已作为白族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工艺。  相似文献   

7.
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乾嘉学者,实成一种学风,和近世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科学的古典派’。”其实,清代考据学不仅在考据方法上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而且他们所倡导、遵循的学术规范也与近代相近。考据学的学术规范对考据学派的形成、发展、壮大,对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的贯彻,对学术成果的规范化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考据学派不同于其他学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一、“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的论证规范考据学与理学在论证方式上有根本的区别。考据学者认为,“性理…  相似文献   

8.
林茜  顾婷 《旅游纵览》2016,(4):150-151
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蓬勃发展,而妇女作为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民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其发展问题已成为民俗旅游业开发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以民俗客栈高度发达的大理双廊古镇为研究区域,探讨民俗客栈发展对当地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的影响,这对摸清少数民族妇女与民俗客栈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善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升少数民族妇女的幸福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早期英格兰乡村纠纷往往按照当地习俗解决,当事人很少诉诸法律解决渠道,看在邻居、同乡的情面上,要么放过侵害者,要么采取私罚、调解、排斥等民间惯用的处理方式,只有那些被社区普遍认定为道德败坏者才被起诉到法院。近代早期英格兰\"乡土社会\"的民间心理土壤和\"国家-社会\"结构这两个基础性条件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英格兰乡村纠纷解决的模式,使得传统得以保留,这与英格兰总体法治化进程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
邱缘 《神州》2014,(6):41-41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观念和美学法则构造的人工环境。装饰对建筑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建筑的人文特征,反映城市的时代风貌,还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建筑的装饰能引人联想翩翩,产生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以大理白族民居为典型代表的云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亦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值得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雯 《收藏家》2012,(1):15-18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氏族成员就已经制出了实用、美观的彩陶。以后又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不断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与民族风格的各种瓷器。  相似文献   

12.
黄民初 《民俗研究》2001,(3):187-188
在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陈列的少数民族文物中,有一件清代傣族土司的龙袍,它弥足珍贵,中外来宾视之莫不产生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八鱼村地处陕西省大荔县西南约15公里的八鱼乡政府所在地,北距著名小镇——羌白镇仅2公里(图一)。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呈请发遣”是指祖父母、父母通过鸣官的方式呈请官府惩戒违犯教令的子孙,官府听从家长意愿,通过国家强制力将不肖子孙远流离乡。“呈请发遣”以家长的鸣官亲告为前提,国家既尊重家长对不肖逆子的惩戒权,又给予他们鸣官的送惩权。这一手段使族内家长的自主惩戒权和国家权威相结合,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清代的“呈请发遣”律例在制定和增改的过程中,虽力求根据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伦理思想进行灵活调整,但其仅依据一些违礼琐事便听任家长呈请惩戒的做法,使很多人遭受发遣充军之苦,从而使“呈请发遣”这一体现儒化法律的良法美意成了家长制的虐民帮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和不同年代刊印的《户部则例》中的记载,结合有关人口、灾害数据,恢复了清代常平仓粮食储额的空间格局。通过分析发现,康雍时期,各地常平仓粮食储额的确定,依据地区规模和人口数量,较为简单和整体划一;乾隆以来,常平仓储额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和西北地区高、中部和西南地区低的格局,它的形成受到了人口数量、受灾情况、地理条件、区域脆弱性和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清代陕西棉花产销格局分析入手,考察了这一时期陕西植棉业发展的盛衰起伏、变迁过程,对晚清陕西棉花品种改良与推广时间进行了辨析,初步匡算出清代陕西棉花产销数量,并对清前、后期陕西棉花运销路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是研究陕西农业近代化过程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民族政策是清代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政策发展水平和民族事务管理成就的最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经历了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各民族的共同创造,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丰富经验的全面总结,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科学地研究清代民族政策。清代民族政策是清朝统治阶级意志、利益和认识事物水平在管理民族事务、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集中体现,是清朝统治阶级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是清朝统治阶级适应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清代民族政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从整体上看清朝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族问题实际,有力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在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令人惊叹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族为维护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创造条件设立祠塾兴学,明定学规,期望众多人才的出现。依赖学田和其他公产的专门拨款,宗族采取多种形式助学。宗族兴学助学富有历史意义,对其自身是强化建设,形成培养人才的机制,从而有持续性和活力。对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族学成为一种办学方式,系续前代宗族事业;促进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传承、发扬前人助学传统,泽及后世。  相似文献   

20.
胡德生 《收藏家》2009,(10):84-85
这座宝座是由台湾收藏家陈先生从美国重金购得,今秋由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自台湾征集而来,是名副其实的海外回流的宫廷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