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如保护修复技术和材料对文物造成新的破坏,修复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及产生废弃物,公众参与和监督不足等。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文物保护修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实现文化传承,也是实践绿色发展、推进文明生态建设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拟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当前文物保护修复存在的不可持续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文物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基于此,本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物保护修复领域,通过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推动文物保护修复在材料技术使用、资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更好保护文物、传承文化,也将促进文化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博物馆主要进行文物的收藏与展示工作,文物见证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参观文物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并且利用先进的修复技术,以实现博物馆的良好发展。文章以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为例,从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如何利用修复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希望对文物保护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在借鉴西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探索并建立了相关的理念与方法。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应以保护并体现文物完整的价值为最高准则,遵循不改变文物内含的一切原始信息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有利于文物长久保存的"最小干预原则"和有利于文物价值完整体现的"可识别原则",综合运用传统修复保护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以全面揭示文物的价值内涵,有效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经常产生气体或粉尘污染物,危害人员健康、影响文物安全。专业、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控制和排除空气污染物最有效的手段。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风需求与普通民用系统大相径庭,普通工程设计单位由于缺乏经验,经常造成工程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本工作以文物保护修复相关项目经验为基础,借鉴科学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严格标准,探讨了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的思路、技术和关键指标,可为相关博物馆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工作,不仅是能让观众参观陈列展览,接受教育,还有收藏、研究和保护文物的重大任务。而文物藏品的保存和管理,在诸项业务中,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文物的修复工作。文物修复系指对文物的修整和复制。在博物馆中,通常设有铜器、瓷器、书画等的修复业务。修复工作在文物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文博》2021,(3)
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文物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尚存在着诸多隔阂。本文通过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定量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了公众对文物的主观认同以及对保护修复理念的客观认知,并通过构建"文物认同度"和"文物修复倾向"两个维度的概念来对公众的认知情况进行分类描述,为文物价值的创新利用以及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公众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近些年的一些文物保护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设计阶段提出了科学的保护措施,也确定了相应的保护原则,但保护修缮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与设计意图大相径庭,甚至造成修复性破坏。上海新场古镇张宅、郑宅的保护修复实践,基于“最小干预”等保护原则指导下的修缮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机制,注重在文物建筑保护的细节中体现保护原则与理念,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文物修复作为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文物需要运用不同的修复理念来进行修复。文章以沂蒙革命纪念馆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为例,结合馆内文物修复工作的进展,探讨文物修复理念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念与实践有着悠久的传统,现阶段由于借鉴西方修复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已逐步形成了"最小干预原则"、"最大信息保留原则"、"安全性原则"、"可再处理性原则"等原则,提升并完善了修复前期调查、修复技术路线与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特别是在转变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作的再认识,总结了"保留原裱"、"还旧装裱"、"重新装裱"等三种修复技术路线。这些理念转变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了符合中国特色、适宜中国国情的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市宣化区馆藏的这批铁质文物在地下埋藏时受土壤和地下水中酸、碱等各种盐的侵蚀,产生电解腐蚀。出土后一直在宣化区文物管理所的库房保存,受库房潮湿环境的影响,文物滋生了一系列有害锈蚀,严重威胁文物安全。通过科学分析病害的成因,确定合理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达到对文物最少干预的同时保护较好的效果。文章以张家口市宣化区馆藏铁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为例,探讨已经出现严重矿化的铁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红铜镶嵌鸟兽纹铜壶出土于湖南长沙,糟朽、残破,该件文物表现了战国冶金工业高度发展的镶嵌红铜工艺。在阐述保护修复理念的同时提出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文物灵活运用文物保护原则,从该器不同于其它青铜器的特点进行了修复工艺的探索;对该器的胎体、镶嵌部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该工艺的实施方法、过程、特点进行了论述,得出了该方法是修复镶嵌青铜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为配合"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的实施,国家文物局特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调来了邯郸湾漳北朝墓的四块壁画,在中意双方壁画保护修复专家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修复理论和方法、材料对这四块壁画进行了保护和再修复。文章介绍了此次壁画保护修复的前期调查、壁画保存状况和病变成因、科学检测和详细的修复过程、方法以及出现问题的解决,并探讨了此次壁画修复中现代修复理论的应用问题。此次修复是现代修复理念在传统文物修复中应用的典型范例和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石质文物修复操作程序,包括清洗、加固、粘接、补全、灌浆、封护等环节,修复时往往不采取单一的方法,应根据具体要求采取综合手段。在实施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和程序。本文对修复操作程序与评估方法进行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建自南宋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宝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长期的气候、地质侵害,已有严重损毁,亟待修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牵头组成的修复工程组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修复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配合使用传统与现代工艺,注重材料的安全性与可逆性。工程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工作方法,在石刻髹漆贴金造像修复办法的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等多个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先进性。此次工程成果可以为以后我国文物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形成更加科学、先进的文物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现代文物修复理念的普及,文物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已是体现文物真实性与遵守文保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准则之一。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青铜文物的修复可识别共识仍未形成。通过文物真伪关系,文物保护道德,中西方可识别差异等三方面的分析,提出荧光可识别的新方法,兼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又符合了当代西方文物修复可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纸质文物保护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寿命、缓解病害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纸质文物价值、信息的改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本研究从"水"的选择、清洗技术选择和书画修复技术路线选择三方面论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通过近期研究成果及实际案例,探究出适合的清洗用水、清洗技术及"能不揭画芯尽量不揭,能保留的尽量保留"的书画修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纸质文物是人类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纸张保护技术对于完整地表现纸质文物的内容和思想。延长其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现代修复原则更加注重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文物本身,避免更多地人为因素对文物的干扰,强调修复过程的客观性、原真性、可逆性。笔者试以清代《书联》的修复为实例,探讨西方修复原则在中国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对中国传统纸张保护方法、手段、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建自南宋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宝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长期的气候、地质侵害,已有严重损毁,亟待修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牵头组成的修复工程组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修复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配合使用传统与现代工艺,注重材料的安全性与可逆性.工程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工作方法,对石刻髹漆贴金造像修复办法的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等多个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先进性.此次工程成果可以为以后我国文物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形成更加科学、先进的文物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