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古遗址作为一种场所,通过对于场地的挖掘、保护、展示等各干预手段,改变并形成其场所特性,是受其时空活动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营造环境。同样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建筑遗产和考古遗址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因为损失了大部分的建筑形体而失去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只能成为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文化物体。考古遗址所承载的历史、艺术和数据价值是其被研究和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针对这样一种碎片式的建筑残缺遗存,考古遗址的保护就不能单纯从对物质本体的老化和续存条件的研究来考虑,如何提升考古遗址视觉上的可读性和结构重组的需要也是保护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任何保护手法的选择和干预程度都是对于遗址视觉形体呈现的一种设计决定,基于此,在尽可能保障考古信息和历史物质资料保存的前提下,考古遗址的展示和风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干预者的审美取向。自18世纪以来,欧洲考古学对于遗址阐释的体现与其对于以石构件为主的建筑废墟的审美趣味有着很深的关联,而东亚文化的废墟呈现形式大多则是由以因佚失而无形的木构件和仍遗存有形的土遗址所组成。本文试图在对于异同文化的废墟审美认同基础之上,对遗址保护的设计与视觉叙述性之间的关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考古遗址的价值功能(一)古代遗址的价值功能保存至今的古代遗址,其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历史载体。除了传世的古代文献之外,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惟一途径就是发掘古代遗址。任何一个古代遗址,都是人类  相似文献   

3.
史前聚落与考古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史前聚落必须以史前遗址为依据,但两者在文化内涵、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以遗址考察聚落有其它学科不可拟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2014,(1):40-41
5000多年前,在杭州北部的余杭良渚镇,曾经活跃着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史前人类社会。这个被称为“良渚文化”的史前文明以制作精美玉器和夯筑规模宏大古城著称。5000年后,昔日先民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当代人手中厚积薄发,积淀着良渚文化最深邃的内涵。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遗址公园,已被浩淼葱郁的果园所覆盖,枝叶间含苞待放的桃红梨白,与良渚古城墙的千年遗迹共存。  相似文献   

5.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篇:大遗址保护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各个领域总结过去、筹划未来的关键一年。回顾我国大遗址保护在过去若干年间的历程,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条积跬步而成的探索之路,正在不断的实践中延伸为千里之途。  相似文献   

6.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时期大遗址保护新模式,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根本目的是保护遗址、服务考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必须科学规划,严肃论证,循序渐进,稳妥扎实。考古学家应积极支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管理部门应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热情支持,善加引导,健全规章,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7.
耀州窑遗址考古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中国古代的著名窑场中,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该窑亦曾兼烧黑、白、褐、黄、花、酱釉瓷及唐三彩等,它是中国古代北方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综合性窑场.  相似文献   

8.
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模武.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正确理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处理好"考古遗址"与"公园"之间的关系,确保考古遗址公园的特质属性和发展走向,也要全面准确把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考古工作的定位.这种正确的定位有利于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深入研究及有效展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9.
黄洋 《东南文化》2015,(2):13-18,127,128
考古工作为考古遗址博物馆提供藏品、展品和丰富的考古信息,而考古遗址博物馆是进行考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为了更好地展示并传播考古信息,考古人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树立展示传播的意识,不是"窄播"意识,而是"广播"意识,并非只考虑将考古成果"窄播"给考古圈内的学者,也要"广播"给博物馆展览策划师、广大公众;而且考古人应该从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科学研究三个方面为考古遗址博物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遗址原址建立,具有明确的时空定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以遗址遗存为主,在遗址所在地就地展示;展陈原则着重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和"人本"展陈理念.藏品主要展示手法则依据遗址特点,除了原地、原状展示,还有复原、模拟展示,既可将将器物、遗迹组合展示,也可对精品文物进行重点展示.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认真审视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秉持传统,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展示理念,对遗址文化信息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提炼,才能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古遗址植物遗存与原始农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同文化期所取得的较为丰富的植物遗存 (主要是种子、果实 )的分析 ,可看出在 1 0KaBP以来历史气候的变化 ,并为探讨原始农作物的起源、分布和传播途径以及人地关系 ,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资料 ,进而揭示中国原始农作物的悠久性、多样性和广布性。  相似文献   

12.
明文秀 《东南文化》2014,(2):117-122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遗址原址建立,具有明确的时空定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以遗址遗存为主,在遗址所在地就地展示;展陈原则着重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和"人本"展陈理念。藏品主要展示手法则依据遗存特点,除了原地、原状展示,还有复原、模拟展示,既可将器物、遗迹组合展示,也可对精品文物进行重点展示。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认真审视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秉持传统,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展示理念,对遗址文化信息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提炼,才能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由多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研究流派,但不同环节之间缺乏理论上的关联。考古遗址学是一个沟通不同环节的理论框架,以考古信息为媒介研究其传递过程与变化,从考古信息的形成直到最后考古知识的公共化。这一框架完整地包含了考古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它也是考古学的基本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叶心适 《文博》2002,(5):70-74
虚拟现实(VR—VinualReality)意指计算机产生的三维交互环境。它近年来在技术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它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和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虚拟现实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是这些技术高层次的集成和渗透,它给用户以更逼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家户考古将社会基层生产生活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古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陶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居住址,是进行家户考古研究的理想资料。首先,从陶寺聚落内部结构出发,对该遗址的家户构成情况进行界定;其次,依据居住址伴出的遗物以及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资料,重建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在内的家户活动;最后,引入量化分析的方法,依据居址面积、遗物数量等对陶寺遗址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文物世界》2014,(5):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7.
<正>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九龙坡铜罐驿镇长江左岸三级阶地的平坝上,20世纪50年代进行过4次考古发掘,是重庆境内巴文化的标志性遗址。这个神秘的巴人墓地在此后的60多年仿佛被学界淡忘了,直到2020年9月,一群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再次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巴人故土。  相似文献   

18.
考古遗址木材分析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芝 《南方文物》2011,(1):156-162
无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还是生产力水平高度提高的近代,木材总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资源。正是人类与树木息息相关,有意无意中把木材带入遗址,经过各种实践活动,使这些木材经过了不完全燃烧形成木炭或保存在干燥、含水较多的极端环境中,因此考古发掘中经常出土三类木材,包括木炭、浸水木材和干木材。本文介绍了木炭分析简史、干木材与浸水木材分析简史,并侧重介绍了木材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今后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开展木材分析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外木材分析相比较,中国木材分析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更缺乏较为系统地深入研究。今后应开创一条适合中国考古学自身特点的木材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19.
曾宝栋 《神州》2014,(9):41-41
历史遗址是证明古人存在的最直接的证据,我们通过历史遗址的研究能直观的了解历史,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换个角度来讲,考古遗址作为我国物质文明的载体,对传播民族文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小引 2011年6月至8月的六十多天里,我住在正蓝旗参与了元上都遗址申遗现场指挥部的工作.在这些日子里,目睹了金莲花从微黄的蓓蕾到初绽的嫩金,再到怒放的金莲、直至慢慢凋谢为紫金色的结籽骨朵的全过程.在金莲川草原上,也看到了元上都遗址考古的许多新成果,更感到元上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在工作之余把所带的<元史>等资料拿来翻阅,写下了几篇考古札记.现予以刊发,并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