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以有形文化遗产为主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背后都存在着不易被发觉的社会经济体系、以及传统礼仪与习惯等无形文化遗产。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例,以社会经济体系为切入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既可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文化景观"等概念作出阐释,又可探讨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及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文化遗产保护强国为目标、基于文化遗产事业需要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而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法律、管理、安全、博物馆、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社会参与、传播等十个层面。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保护文化遗产使命与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创文化遗产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卢嘉瑞 《旅游纵览》2023,(15):74-76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安为案例,首先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介绍西安的文化遗产概况,其次探讨西安文化遗产与保护利用现状,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保护与利用较为成功,最后提出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包括确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目标、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原则、加强规划、注重文化遗产的整合与开发、加大宣传推广与市场营销力度,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展示西安文化遗产的魅力,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研究关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对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基础问题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研究关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对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基础问题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中遗筹备项目。"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完善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工程、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至今,文化遗产的概念日渐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并实践,与此同时,文化遗产学的建构不断为学者、业者所关注与探讨,蔡达峰、潘如丹、曹兵武、杨志刚、苑利、孙华、贺云翱、李志超、彭兆荣、徐嵩龄、李军、张廷皓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诸多论著,探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有效推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可以视为一种风险管理。对文化遗产面临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对风险预防与控制,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体现的是预防性保护的思想和理念。本工作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化遗产地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目前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为改进我国文化遗产地监测工作的开展,构建我国文化遗产地监测体系框架以及提高文化遗产地的预防性保护与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保存了众多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文章从文化遗产的市场吸引力和坚固性的角度出发,探讨新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遗产活化问题,并以最具开发潜力的宗教类文化遗产为例,尝试提出弘扬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路,以更好地利用文化遗产优势,使其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崇印 《民俗研究》2008,(3):268-270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的重视,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热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某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许多研究领域,都出现了众多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其中有许多成果,是以具体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单元展开的。对于依托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的富有地方历史特色文化底蕴与风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界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叶涛先生所著《泰山石敢当》(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相似文献   

16.
王文 《人文地理》2011,26(5):153-157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和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如何促进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与互动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契合于文化性。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以旅游法为载体,通过旅游法的体系化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可行而科学的。我国应通过制定旅游基本法、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省级地方旅游法规等法律,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边际递减效应指出了投入与产出的非正比关系,其普遍存在于文化遗产开发当中。文化遗产开发的边际递减效应公式为MU=ΔTU/ΔQ,其中MU为文化遗产所能提供给受众的满足感,TU为遗产总效用变量,Q为遗产消费变量。文章分析了边际递减效应在文化遗产开发中的具体表现,提出增加TU、减少Q、重视MU的对策,可使遗产受众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将有助于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8.
马志国  贺秀英 《旅游纵览》2022,(16):122-124
文章首先分析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其次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2个成功案例,最后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即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平台的搭建速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管理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希望能够促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方志中对台湾地区文化遗产多有记述,主要分为自然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3类。自然文化遗产展现台湾地区独特的地物风貌,物质文化遗产是台湾历史信息的情境再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台湾历史社会风貌的集中展现。通过对涉台方志中"古迹""风俗"等部分中有关当地文化遗产记载的归类分析,在纵向上把握台湾文化遗产由远及近的发展脉络,在横向上对台湾不同地区文化进行比对和释因,并从方志学视角对清代台湾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脉络进行梳理,借此思考当前两岸涉台文物的共同保护与治理问题,为两岸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杨文建 《东方收藏》2023,(10):97-99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古老记忆和文化基因,实现对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如今,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手段的蓬勃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使其更具传承与保护的价值。文章以肃南县马蹄寺石窟群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