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涛 《东南文化》2012,(3):56-60
由于保护规划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中关键性的技术文件,因此寻找它的法律地位至关重要。理想途径是建立对保护规划给予足够关注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规划管理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实现对此也有帮助。在现有的情况下,设法将保护规划中关键性的部分深入到总体规划阶段;对保护规划自身进行调整使其适合作为法律文件;以及重点项目单独立法等,都是使保护规划获得法律地位可以采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科学与动态保护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指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它们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这些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中,古代建筑、近现代建筑和暴露于地表的文化遗址是我们生活空间的组成部分,较容易被公众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就面临更多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浅析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表现,是沟通人类与历史的桥梁。如果丧失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其中记录的历史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人类丧失了文化传统,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特性。同时,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在日常工作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胡志辉 《神州》2011,(7X):26-26,28
本文对顺德炮楼的现存状况、风格造型进行了简要介绍;从炮楼产权、文物保护现状及人们对炮楼的亲近感等三方面阐述了炮楼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的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对顺德炮楼的保护尽行了初步探讨,对于使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能够互补,达到共同促进和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军 《沧桑》2010,(1):14-15,40
山西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保护和利用好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晋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保护和利用好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晋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中新增加了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名人故(旧)居、名人墓、工业建筑及附属物、水利设施及附属物、中华老字号、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等内容。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作为一条重要信息被采集并录入由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2]。对不可移动  相似文献   

8.
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护的难点,它是人类生活的历史见证,展现了人们过去的生活面貌,更是历史与现实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历史的重要载体。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文章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先探讨了新疆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现状,然后论述了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希望对更好地推动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高效开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不可移动文物是优秀历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好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民众自信心,助力当今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机制体制建设、激励性工作机制的形成、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多种宣传举措、出版相应故事性图书等五方面介绍了闵行区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做的工作,阐明随着全社会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可移动文物这一特殊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会得到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0.
马健  陈强  杨志刚 《丝绸之路》2014,(22):44-45
青城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依山傍河,是黄河中上游的千年古镇,历来被称为"风雅之地"。青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有明清民居、高家祠堂、青城书院、生产工具、碑刻木雕、服饰乐器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水烟制作、青城小调、酿醋技艺、道台狮子、青城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文化遗产种类多、内涵广,传递信息时间跨度大,有的保存完好,现今仍然深植于民间沃土,有的则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失去了生机,面临淘汰消亡的窘境。本文主要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参考相关文献记载,对青城文化遗产及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筑、遗址或者遗迹群承载着过去或还在存活的某种文化。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类在发展那些用来改善这些建筑、遗址或者遗迹群的保护和维护状况的科学知识、哲学原理和有用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形成了多方面成果,从像世界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具有可大范围、周期性对地观测的特点,可为不可移动文物灾害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从洪涝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出发,介绍了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光学遥感数据对不可移动文物灾害进行监测的方法。分别通过鄱阳湖的洪涝灾害对邑北垱遗址的影响、城市建设和开采活动对云冈石窟及周边区域的影响,以及福建泉州顺济桥在台风与洪涝中损毁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在遥感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探测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展示了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对致灾因子与受灾环境进行精细监测的优势与潜力,为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的科学、准确评估和有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危害了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损毁了灾区的多处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形态的实体存在,其保护工作于理念不但要与相关科学研究相契合,还应当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文化传承方式及保护理念也要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实证。  相似文献   

15.
预防性保护作为一个外来词,21世纪初传入我国并逐渐进入遗产保护体系。目前西方博物馆/艺术品保护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关于预防性保护的知识体系和规范性参考框架,而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预防性保护则是比较新的概念,其概念和框架还在不断演变和完善。虽然近几年来,国内政策层面开始逐渐重视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问题,但总体而言目前还处于概念推广阶段。结合国际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国内遗产保护研究、实践和管理现状,提出国内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建议,基础研究应着重于概念范畴、结构和材料损毁机理、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研究应从灾害预防、监测、专业检修、保养维护和开发专业工具软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不可移动文物不仅包括革命史迹,还包含这一历史时期的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及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各阶层历史人物相关的史迹。必须走出“近代史即革命史”的误区,广开思路,下苦功夫,挖掘近代史迹,保护近代史迹,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李模 《沧桑》2015,(2):104-109
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他创办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中国博物馆事业之先河。他还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先行者,对历史纪念性建筑和古遗址的保护。对寺庙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作出过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遗产保护和软实力建设关涉社会诸多方面,它们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而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知缺位,不仅会影响相应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遗产贡献于软实力建设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遗产科学保护、合理使用以促进软实力建设的工作思路,旨在明确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遗产是软实力建设可资利用的战略资源,也是促进软实力提升的现实选择之一。一方面,遗产的保护、使用不仅关涉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而且对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整个社会的凝聚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理应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层面的战略高度来统筹;另一方面,软实力建设不能流于理论形武,只有在同遗产资源的保护使用结合起来才能够落在实处,从而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世界遗产的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观察报告提出之后"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List)"的变化,对中国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及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分别进行类型学框架、时间顺序-区域框架及主题框架的分析,指出中国在普查和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时应特别重视三个框架的应用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