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探讨文化遗产领域前沿学术问题·阐释文化遗产价关注文化遗产热点·传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理念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邮政编码:100029电话:(010)84627951 84642221/2538/2503/2505 E-mail:whyc2004@vip.sina.com邮发代号80-255全年总定价120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相似文献   

2.
<正>探讨文化遗产领域前沿学术问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关注文化遗产热点传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理念邮发代号80-255全年总定价120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中国文物报社邮政编码:100007电话:(010)84079079 84078838转8065/8064/8062 E-mail:whyc2004@vin.sina.com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各方关注.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重要栽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基于恩施腾龙洞<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践表明,大型实景舞台剧确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同时,这种转型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与天然物质景观交融呼应,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4月2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和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开幕。开幕式上,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司长安娜·玛丽亚·布齐,本馆馆长吕章申先后讲话。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署长达涅拉·波罗,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规划与预算处处长马努埃莱·罗伯托·圭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  相似文献   

5.
南京博物院于2010年6月13~14日举办了‘学术期刊·博物馆·文化遗产’论坛暨《东南文化》创刊2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来自文博学术期刊界的近四十位专家代表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1、新形势下加强刊物自身建设,2、学术期刊对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学事业的引领作用,3、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并交流了各自的办刊经验。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助于学术期刊更好地为博物馆建设、文化遗产事业及相关学科体系建设发挥平台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遗产在“5·12”汶川地震中的损失巨大,亟须对我国文化遗产地震灾害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在此背景下,归纳总结了文化遗产地震风险评估涉及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了文化遗产地震风险评估体系,确定了风险评估指标及其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七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8月29日在韩国大田举行。本次会议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韩国文化财保存科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会议会场设在韩国大田市KTG人才开发院。本次会议旨在:1.增进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的交流; 2.交流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3.探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发展方向; 4.建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2013,(1):10-10
2013年1月1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该基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中国文化遗产》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文化遗产领域学术性、知识性期刊。多年来,在服务国家文化遗产中心工作,展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成果,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理论与方法,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是业界具有影响的权威期刊。一、栏目及定位1.聚焦:围绕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局性的工作、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或者受到普遍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热点、焦点问题等,专题筹划,刊发系列文章,进行集中深度阐述。2.理论与探索:开展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和基础问题学术探讨,推进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依托具体案例与实践,展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以及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等;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监测的新理念、新手段、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2013,(6):27-27
10月25日上午,2013中国·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一台儿庄古城西门广场正式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杨治,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胡上山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2003年7月3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明孝陵经审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一、材料·观点·方法:孝陵百年研究史略。王焕镳《明孝陵志》(南京钟山书局,1934年)是最初对孝陵进行系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帝王陵寝专志。全书围绕明孝陵锐意穷搜文献近二百种,分"形胜""规制"  相似文献   

12.
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保尔 《旅游科学》2007,21(4):24-30,42
本文认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老字号"出现的文化空巢现象,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传统文化边缘化和企业文化贫困化.本文分析了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店铺字号蕴含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故事讲述的身边历史,街谈巷议彰显的企业个性,店铺经营积淀的企业文化.本文最后对城市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构想,主要涉及:老字号文化内涵的发掘,老字号旅游功能的开发,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
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意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预测模型,并且选择世界文化遗产地苏州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揭示影响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感知行为控制、过去相关经历,以及文化旅游参与度是可以用来预测游客在未来1年内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08岁末,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在乌鲁木齐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共同为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揭牌。维吾尔古典文学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貌,含意隽永,源远流长,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融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和世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2011,(2):15-15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6月2日,文化部举行2011年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办公厅、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截至2014年6月其申报成功世界遗产47项,包括10项自然遗产、33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其中跨省分布的遗产地有:·长城包括:北京八达岭长城,河北山海关、金山岭长城,甘肃嘉峪关,辽宁九门口长城等,共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清故宫包括: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沈阳盛京三陵(清昭陵、清永陵、清福陵)  相似文献   

17.
我行我摄     
《旅游》2006,(9):12-13
一等奖:大潮作者:陆文龙相机:S ON丫Rl.P档自动评功:·等奖:jlj高速拍街汹新的iIJ祷.使得iI2茫澎IAlfllf态.猪tll竿塑·殷.11:人塑之搜存新忿腆。优秀奖:古稀雄鹰作者:易建高(湖北孝感)相机:尼康E4500 .F6 .1/5905评价:1)111=了人犷分,J]作脚万11.羚能峥低点快11速心.伦人方动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中国文化遗产》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文化遗产领域学术性、知识性期刊。2004年3月创刊,200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多年来,在服务国家文化遗产中心工作,展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成果,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法,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创刊十年之际,我们重新梳理了办刊思路,对栏目进行了优化整合。现真诚面向广大专家学者及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等方面有所独到见解的各界人士进行约稿,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把《中国文化遗产》办成一本文化遗产类权威期刊。一、栏目及定位1.聚焦:围绕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局性的工作、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或者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热点、焦  相似文献   

19.
文物保护工程是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探索文物保护工程如何与改善民生有效结合,使民众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对于实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依靠群众,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惠及民众.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妥善保存我们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并完好地传之后代是文物保护者的神圣职责,尊重和珍惜文化遗产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但是我国的自然灾害现状使文化遗产产生破坏,其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员和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