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驿考     
明朝徽州府曾否设置过驿站 ?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杨正泰《明代驿站考》在南直隶部分没有徽州府曾经设驿的记载 ,但据笔者近日读书偶得 ,明代徽州府曾经设置过驿站。《明太宗实录》卷十五载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丁卯 (14 0 3年 1月 11日 )“设徽州府歙县新安驿”。弘治《徽州府志》亦载 :徽州府“自宋有三馆驿”,其一即为新安驿 ,元朝“惟置新安驿”,到了明朝 ,“仍旧基重建”驿站。虽未言明具体建置时间 ,但当在明初 ,与《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并不矛盾。新安驿配有“递运夫四百九十九名 ,站船三只 ,水夫一十二名 ,馆夫六名”。明朝水…  相似文献   

2.
驿运是中国古代由朝廷官府设置的为接运官员传递文书,而严密组织的一种接力式的交通传送方式。当时,传递一般信件、文书和接运过境官员,均由各地驿站备人夫、马骡、车船,并筹办供给口粮。如遇大宗货物和大队官员,所经各县就必须根据所需,派出运输力量。安徽自战国时就有驿站,发展到明代,驿运已形成网络,各地遍布马驿、船驿和递运所。到清代中叶,递运所开始废除,但仍  相似文献   

3.
驿站·军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自汉代起,我国建立了一种古代的邮递制度,在各地遍设邮和驿两种。邮是传递信件的机构,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邮亭,由专人骑马送信。驿是驿站,备有驿马,专供传递员交通工具和住宿,也同样接待过路官员。 唐代以京都长安为中心,条条大道,通向全国各地,因而驿站也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国共有驿站1639所,其中陆驿1293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86所。  相似文献   

4.
高邮盂城驿     
我国古代邮驿通讯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秦代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促进了邮驿通信。到了唐代发展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宋代各州县设置"急递铺",日夜不停地递送文件。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还有健全的驿站组织,元中期全国设1500余处,通达边情,发布号令。明代沿袭旧制,当时北京至南京的邮驿路线从北京出发经山东入江苏境内,沿途所设重要邮驿有泗亭、彭城、大邳、淮阴、界首、盂城、邵伯、广陵、仪真、龙潭,直达南京。直到清代末期,邮驿才为现代邮政所代替。  相似文献   

5.
这次我沿大运河北上,高邮的盂城驿也是一个重点。在明代京杭大运河沿岸共有驿站46处, 但在六百多年历史的风雨之中已经丧失殆尽,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处。同时又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盂城是高邮的别称, 所以开设于洪武八年(1375年)的这个驿站就叫盂城驿。  相似文献   

6.
递运所是明代的驿传机构,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直至明末仍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但尚无相关的专门性研究。本文梳理了递运所制度层面的基本情况与兴废历程。明代创设递运所,意在专司物资运输,但在实际运行中,驿站与递运所的职能区分逐渐模糊,驿、递分离的制度设计被打破。洪武至宣德年间是递运所新设、网络扩张的时期,正统以后趋于稳定,表现为全国性的运输网络。嘉靖以后朝廷开始大量裁并递运所,至万历初年构成了以河南为中心,以供给京师与边镇为主要目标的大区域运输网络。递运所的兴废变化,不仅是朝廷政策调整的结果,也是明王朝关注点的转移与国势的盛衰起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运河沿线驿站依靠运河驿道而存在,不属于运河系统,却与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运河不可或缺的部分。京杭运河沿线驿站的设置完全依赖运河河道的畅通或改道与否。驿站处在繁忙的京杭运河沿线,驿务繁忙,受政府重视程度也较高。明中期以前,运河沿线驿站与递运所相互配合,减轻了驿站的负担。其后,递运所多被废除,驿务更加繁重,当地政府不停地佥派驿夫,严重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同时,驿站也是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8.
京口古驿     
<正>中国是世界上出现驿站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时期。那时的驿站还不叫站或驿,仅称作"传"。"传"的最初雏形为"马传",即为马帮子赶马人提供休息的场所。随之出现"兵传",主要用于屯兵、屯粮、屯草、御敌、防守。大约在周代出现了官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秦邮法》,修筑邮道。汉代易名为"驿"。之后的千年岁月里,驿站得到了不断发展,明、清时最为兴盛,驿站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9.
正肇源县位于黑龙江西北部,是站人后裔聚居地之一,如今那里的站人后裔总人口已达到十五万人以上,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谓站人,官方称为:驿丁、站丁,民间俗称:"站上人",清代驿站同时被赋予管理村、屯的权力,凡有驿站的村屯,皆以站称谓,"站上人",泛指村、屯人家。站人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在这里既有抗击沙俄的民族英雄、汉八旗兵丁、土著民族、又有成分不一的驿丁和为奴者,同时还有来此经商、生活的人等,这些共同在驿站上建设、生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西南地区,元代开辟了横贯贵州的"一线路".明代继而遍置卫所和驿站,拓展了驿道交通.在阳河流域,当时府隶贵州而卫属湖广,驿站又属贵州,却由卫所代管,由此引发了两省的驿务纠纷.清初战事繁忙,湘黔两省矛盾日益加深.最终,清廷以政区改制为契机,将四边卫和驿站全部划入贵州,明确了驿站的归属与管辖权限,从而平息了这场驿务纠纷.  相似文献   

11.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鹏 《清史研究》2002,(2):94-101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东联内地行省与京师 ,西北通西藏、四川 ,西南接缅甸 ,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以驿站为主构架 ,以塘、铺为补充 ,驿递合一 ,在信息传递、差役过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驿站的运转中 ,经费来源、官吏舞弊等问题也在本文的考察之列。  相似文献   

12.
阿风 《安徽史学》2018,(4):16-25
明代史料中经常出现的"白牌"是指白色的木质"信牌",其作为一种官文书,广泛用于催督公事、拘提人犯、传递政令,同时也是使用驿递的凭证。明代中后期,随着纸牌、信票及火牌、火票的广泛使用,"白牌"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入清代以后,"白牌"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行政事务中,"白牌"被纸质的信票、宪牌取代;在驿递中,"白牌"被"火牌(票)"取代。  相似文献   

13.
盂城略考     
高邮之盂城别称,更多的是因为盂城驿而闻名于世间的。“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这是众多关于盂城驿的比较权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明代邮驿制度建设比较完备,于全国各地大量设置急递铺。急递铺承担起政府公文信息传递功能,是明代最重要的邮驿机构之一。明代《永乐大典》中3幅广州古城图——《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均描绘了广州府城周边地区的急递铺名称、数目、分布等信息。通过解读这3幅广州古城图中急递铺信息,分析明代初期广州府城周边东部、北部、西北部3个区域内急递铺分布方位与分布特征,从而还原明代初期广州府城东至增城县、北至清远县、西北至四会县的3条急递铺分布路径,明晰该时期广州府城与周边地区公文传递通道走向,有利于深入探究明代广州府邮驿递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明代梧州府水陆交通位置冲要,曾作为两广总府驻地,驿站、驿路分布较为密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梧州府的14所驿站逐一进行了考辨,纠正了部分讹误,认为明代梧州府先后在1州6县设驿站,设置时间集中在洪武年间,此后梧州府的驿站数量不断减少,至崇祯三年仅存5所驿站。同时,明代梧州府驿站的裁撤与驿站类型,根据统治需求与交通状况及时进行了调整,体现了明朝驿传制度在广西梧州府地方运行的实际形态。  相似文献   

16.
春暖桃花驿     
孝感有个杨店,原先叫桃花驿,是古官道上的一个驿站,邮亭传递公文书信,官差使节歇宿换乘,上木兰山拜香的信众络绎而来,到这里也会打个尖,欣赏一下乡野风光。“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多美呀!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发表"文章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通过驿站传递文章。即以书信发表,称为"简"。据《诗话》载:"元微之(元稹)守会稽,白乐天(白居易)牧苏台,置驿递诗,往来谓之诗简。"其二,题写于公众场合墙壁上。即以墙上书写方式发表。唐代诗人王播在未出名前曾在扬州木兰院寄住,和尚不喜欢他,叫他吃剩饭、敲钟。后来他出名了,题写在壁中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为方便联系,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的制度,西周时已经产生了邮驿传命的制度。唐朝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通过飞快的驿马,将岭南的荔枝送至长安而色味不变以取悦美人的记载,让人们领略了唐代驿传的神速。清代驿站制度更加完备,全国驿、站、塘、台计为1785处,驿道四通八达,从京师通到各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19.
寻梦马嵬驿     
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丝绸古道上的马嵬驿。多年来魂牵梦萦的似乎还是那个曾经改变过历史进程的马嵬驿。从西安丝绸之路群雕西行,穿咸阳过兴平,我们的车队在马嵬驿驻足了。昔日的古驿站如今叫马嵬坡或马嵬镇了,但历史的风尘在这方并不繁华的地域间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20.
清王朝在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地建设驿站,形成横贯南北的交通干线,有利于祖国东北边疆的边防,为以后黑龙江地区驿路交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先进交通事业的兴起,原有的驿站制度,已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清末采取了裁驿归邮的改革措施,驿站和站丁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