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表示愿意跟王光美好,但是又说,他年纪比较大,工作很忙,又有孩子,要王光美先好好考虑。“我当时觉得这个人真有特点,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部愿意说自己怎么怎么好,以便取得对方好感,他却光说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口味和营养     
《南方人物周刊》2010,(5):64-64
亲爱的木木: 我和他做了5年朋友,一年前在一起生活。我对他很好,然而他从小备受宠爱、自我中心,对我不够关心。我从小缺少爱,因此总是全心对人好,对有人爱我、关心我分外在乎。我们经常争吵。他比我小,常常让我觉得不成熟。看着周围朋友都找到了比自己大的男人,享受关怀照顾,我更觉得辛苦。当然也有很多美好:他家教好,没有不良嗜好,我们也谈得来。我不漂亮,性格也非人见人爱,而他从来没说过我的不是。  相似文献   

3.
画家裴庄欣曾在1994年重回西藏,尽管由于物质文明和商品化的进程,熟悉的环境变化了,但是他觉得“并没有失落感”。这一次他没有去拉萨以外的地方,虽然有点怅惘,但是他说“并不悲伤”。他觉得“连我自己都变了,连自己也不是中国国籍了,为什么要求这里的一切不会改变?”他说“我们没有必要感叹中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春光 《炎黄春秋》2003,(11):24-25
两年前,有一天李春光同志到我家来,说起胡耀邦怎样处理傅聪回国演奏的情况。我在听了之后,认为应该设法公开发表。为此目的,我请他把情况写出来给我。他一回家就写。2001年8月15日晨写完,17日寄出。18日我收到后,不久,他又去美国了。原先我对他说,我打算根据这个材料,自己写成文章拿出去发表的。所以在材料前李春光同志写了“光远同志参考”六字。可是看过之后,我觉得还是就用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为好。我觉得他对事实写得具体真实,并且从他叙述的傅聪回国演奏一事前前后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的为人,看出他处理问题既有高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一天,我乘火车从关外到北京。在普快硬卧车厢里,我和另外两个没有城府的青年讨论起人生来。按照当时的收入水平,我说希望自己能在老家找一份月工资2000元的工作。话一出口我又觉得不太可能,改口说,一年能挣2万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尹日强也是尹日强已经在家里呆了好几天了,始终没有走出家门。他一直躲在房间里,靠着网络偶尔和学校老师、朋友交流,还有自己补习英语。他怕见一切陌生人。"这一个月来,我听的电话比之前20年加起来都多。说实话,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没意义的,也没有所谓的真相。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他在电话中说。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以为,爱情是非常困难的东西,美丽却又不可救药。疯子李书生的爱情错得厉害,他错误地爱上了自己的主治医生,还觉得这是十拿九稳的事。当他让我转交这封求爱信的时候,我替他感到绝望。他反复说,希望尽快得到对方的答复,他好准备之后的事,比如和家里人见个面,比如在某个酒店吃顿便饭,然后愉快地回到医院,他继续做他的疯子,她呢,还是他的主治医生。  相似文献   

8.
罗云觉得那个夜晚宋山木的脸上有一种自我麻痹的神情,他先是眼神坚定地对她说,“找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这样伤我的心。”当他利索地拿出按摩棒,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罗云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强奸!事后,他让她清洗浴巾,“厨房里的台子上是洗衣粉”——她知道自己一定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他对她说了一句至今最让她难以启齿的话——“你一定是我的人。”  相似文献   

9.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08,(27):18-18
十年前,在广州上一个培训班,听一位专家讲课,这位专家说中国很多企业家总是把企业当儿子养,养一辈子,养到死,等自己死了儿子也死了。我当时觉得他说得有一点道理。后来又听到李嘉诚说他投资某个企业的时候,提前就要考虑以后怎么卖出。所以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说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2,(23):90-93
新作《四大名捕》7月中旬上映,现在正是宣传期——一部作品从制作到上映过程中让陈嘉上最头疼的阶段。“宣传等于一定要说自己好话,我总觉得自己说自己的好处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你说过了,回头人家觉得你骗人,下一次的时候看你怎么样,人家会记得的。我就很怕宣传过头。”虽然不喜欢,可陈嘉上是有名的好性子,只要不触及底线,他一定尽力配合。  相似文献   

11.
他还不到30岁,已做到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拥有自己的花园单位、代步轿车,却一直没有固定下来一个心爱的女朋友。用他的话来说:永远是人家抛弃我。我也觉得那些女孩子要求太高,他有时来找我诉苦,交谈过程中,我觉得他修养素质都相当不错:讲道地英文,穿得体衬衫,架斯文眼镜,懂得赏酒、时尚、八卦和美人。他圆圆的脸上,常透着诚恳。  相似文献   

12.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和宰相,他手下有个官员叫高缭,为人处事小心谨慎,为官三年从没有犯过错误,可是有一天,晏婴却突然把他辞退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晏婴的一位好友对晏婴说:“高缭在你手下为官三年,从来没有办错过什么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晏婴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以提示的话,自己是很难觉察到的。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了三年,看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把他辞退了。”  相似文献   

13.
发挥特长     
他有特长吗?如果与正常人比起来,谁也看不出他的特长,但如果自己来衡量自己,他便清楚自己的特长了。有人说他一生下来就又聋又哑,一生都没有听过别人说的一句话,自己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有人说他本是一个极聪颖的孩子,可能是由于上帝的妒忌,早年的一场大病使他成了又聋又哑的残疾人。是的,他是一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但他清楚自己的视力和智力很健全,上帝这点可怜的恩赐,便成了他的特长。他是怎样发挥自己特长的呢?他无法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些什么,健全的视力也无法在人世间找到知音。于是他抬起头来,看到了另一个迷人的世界。那广阔浩瀚的…  相似文献   

14.
女儿伊萍决定嫁给同街的小伙子王兴,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说:“你要嫁给他,我不反对,这是你和他两个人的大事,你们同意就行。不过,我不反对并不代表我满意。”女儿问:“王兴对你那么好,你为啥还不满意呢?”父亲说:“就是因为他偏偏对我太好!”女儿不解父亲的意思,问:“这又是为什么呀?”“因为他对我好有着自己的目的,”父亲停了一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目的,而又能对他人很好,那他才是天下最好的人。”父亲眼中的好人  相似文献   

15.
自残那场戏拍了3天柏林电影节后,演员郭晓东才第一次看到《推拿》的成片。“很唐突,王大夫完全被打散了,变成一个特别大的群戏。剧本里,王大夫占最重的比例。所以,我觉得挺遗憾的。”对导演娄烨,他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但他还是服气。“我跟他说,王大夫戏量变少了,但我依然觉得它是部牛逼的电影。  相似文献   

16.
因为潜意识里总觉得在小学阶段男孩子大多比不过女孩子,所以在儿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抓过他的学习。儿子呢,那成绩总在八九十分上晃悠。读四年级的时候,儿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班主任王宇老师(语文老师)。开学之后的家长会上,王老师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这些家长,这个班孩子的基础比较薄弱,她将全力以赴教好孩子们,也希望家长配合。这一下我可着急了。儿子都上四年级了,自己才知道他基础薄弱,这可怎么好。我与王老师及教数学的赵老师交换了意  相似文献   

17.
杨幂说,自己对隐私毫不妥协,“如果有一天我恋爱、结婚,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有一天李春光同志到我家来,说起胡耀邦怎样处理傅聪回国演奏的情况。我在听了之后,认为应该设法公开发表。为此目的,我请他把情况写出来给我。他一回家就写。2001年8月15日晨写完,17日寄出。18日我收到。不久,他又去美国了。原先我对他说,我打算根据这个材料,自己写成文章拿出去发表的。所以在材料前李春光同志写了“光远同志参考”六字。可是看过之后,我觉得还是就用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为好。我觉得他对事实写得具体真实,并且从他叙述的傅聪回国演奏一事前前后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的为人,看出他(胡耀邦)处理问题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看出他处理事务的精神和方法。请读者们特别注意这篇文章中,李春光同志所叙述的赵沨看了他写的那封不少于四千字的给胡耀邦的长信之后,劝他“不要去批评胡耀邦,你把那些话统统删掉罢”时,李春光回答说“据我所知,耀邦是可以批评的。”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史料价值,希望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19.
一 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邓小平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境外的媒体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 1996年12月的一个清晨,邓小平一觉醒来,觉得呼吸不畅。按照过去多年的习惯,他本应走到卫生间里去洗脸刷牙,然后坐在一个小方桌子边开始吃早餐,有牛奶和鸡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有许多古怪的地名,有的十分丑陋,如羊尾巴胡同、蛈蝌螂胡同;有的却十分典雅,如芳草地、翠微路、香河园……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香河园西坝河小区却热气腾腾,林立的楼群又迎来了一批新住户,其中,就有满族老作家端木蕻良先生。 端木老搬进新居,为他的巨大工程——长篇小说《曹雪芹》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当我去看望和祝贺他乔迁之喜时,他十分高兴地说:“这里的条件很不错了,虽说暂时还有些不便利,对我倒是无所谓,我觉得到有不少好处呢!一来这里空气好,二来也宁静,楼房采光也好……”不用说,还有一条老先生没有说的好处,那就是这里交通不便,来上门索稿,题词的人就只好“知难而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