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1月21日凌晨,女儿带着已离别我们家半个多世纪的青花瓷瓶回到了家里,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母亲盼望了多少年的"重逢",终于实现了……!这个青花瓷瓶要从1937年农历7月28说起。母亲此时正在四川省泸州市育群女中(现市二中)读中学。本来学校也在离治平路不远的仓街口(因为这里学校很多俗称:学坎上),但重庆一直遭到日机轰炸,为了安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脸上至今还留有一条很深的疤痕,如果再深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要了她的命。那是数年前妈妈在工厂加班时一根通红的轧钢烙上去的,其实……就是我烙上去的……那个时候,我在东北育才中学读初中,父亲在一所学校教书,母亲是市挫刀厂的一名工人,工资很低。在沈阳市,育才中学是以办学严谨而闻名的,我在那儿读了两年书后成了谁都喜欢的学生,父母骄傲的对象。可不久,我开始对读书失去了兴趣,因为……我秘密地喜欢上了一个从外地临时插班进来的女孩,听说她是某大款的宝贝。其实不久后我就发现她学习一塌糊涂,但穿着却比谁都新潮怪异。我想,她之所以能挤进育才中学,大概是因为她爸爸的关系,或者说只因为一个字——钱。每次考试,我们两个总是一前一后,我第一,而她呢,倒数第一。但是这些一点不影响我对她的着迷。由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7,(4)
正说起路易·艾黎,他不仅与我的父辈有缘分,而且这种善缘还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20世纪30年代,我的父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和路易·艾黎都是上海麦伦中学的校董,他们因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常常在一起碰头。而我的长兄陈一鸣和路易·艾黎的养子王季香(后改名为黎雪,英文名字叫迈克)在麦伦中学是同窗。每当王季香的"外国爸爸"来到学校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正>曹峻:非常感谢王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南方文物》的专访。首先请王所长谈谈您是如何走上考古道路的?王巍:好的。我是一名50后,小学毕业时正赶上文革。记得当时我报考的是长春最好的中学,但就在等着发榜的时候文革开始了。1968年秋,我被就地分配上了中学,那一年正好中苏关系紧张,发生了"珍宝岛事件"。我们在学校学的俄语除了"毛  相似文献   

5.
正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或许是一碗蛋炒饭,它或许是父亲的一巴掌,它或许是一把倾斜的雨伞……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上学,临近下午,我看到天上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豆大的雨。到了放学时间,我们在屋檐下等待着家长来接我们回家。"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一声一声的呼唤,伴随着一位一位同学的回家。等了好一会儿,我终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倾向,分野鲜明。每天清晨,校园里升起的旗帜,就有米字旗、星条旗、青天白日旗……还有的学校什么旗也不升、不挂。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开始,就有三所中学的校园上空,每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就是香岛中学、汉华中学、培侨中学。  相似文献   

7.
糗事一箩筐     
《南京史志》2014,(12):62-62
宿舍集体出去包夜,有一个人死都不去,于是我们只好留了一个手机锁在橱子里,手机的铃声设置成很恐怖的鬼叫声,半夜的时候没事就打那个留下的手机号。 反正我们宿舍那唯一留下的人半夜2点多从学校里翻墙出来找我们了……  相似文献   

8.
我初中、高中就读于贵阳中学,1950年,贵阳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贵阳一中,因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中校友。某日,见《贵阳文史》征集一中校友文稿,遂激起了我中学时代的回忆。 两张毕业证书 从1906年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到现在的贵阳一中,10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学子对于母校都有自己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个班(贵阳中学初中第47期,接着是高中第32期)是个春季始业班,1944年3月入学时,学校还疏散在贵阳乌当的后所村;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60年代,武昌实验中学是和华师一附中齐名的省重点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虽破烂不堪,但却被无数小学生当作"圣地"趋之若鹜。笔者1964年就读于该校,对该校留有深刻的印象。实验中学位于武昌西卷棚1号。学校大门口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名叫楚材街,直通青龙巷到达司门口。东西向是一条不算长的水泥路,叫做西卷棚。学校西边和武汉市二十二中一墙之隔,东边围墙外就是得胜桥,北边是驻守着高炮部队的凤凰山。学校的围墙都是大青  相似文献   

10.
创始阶段在武昌昙华林,有座创办于1871年,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文华书院、文华大学、文华中学都是它曾用过的名字,这座湖北省最古老的中学,也是中国内地最早开办的新式现代学校,有"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活化石"之美誉。从早期单一学制的文华书院到复合体制的  相似文献   

11.
正"六一"的校园一片喧闹。学校在大礼堂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舞台上拉着"庆祝‘六一’"的横幅,还挂上了五彩缤纷的气球,四周摆放着五彩的鲜花,多漂亮呀!第一个节目就是我们表演的诗歌朗诵:"六一"的歌。我们深情地朗诵着,获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2.
余绍明 《江淮文史》2014,(6):125-128
正1958年,我17岁,在湖北汉川一中读高一。当时反右运动刚消停下来,学校加强了政治教育,积极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新上台的教导主任从河南长葛中学取回了勤工俭学的经,学校就在汉水河畔办起了砖瓦厂。我们三天两头要去挑土、和泥、打坯、拖砖,干的活非常累人,大家都吃不消。不久砖瓦厂因汉水涨水办不下去,学校便又在汈汊湖区的汈北圈了一片地办起了农场。当时全国正掀起"大跃进"高潮,学校为实现粮食高产,工作开始转到以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二十多年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为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的题词。现在,有人批评这句话是典型的"人治观念"。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有些浅薄。"名校长出名校"这是被教育实践所证明的,如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中学、刘彭芝之于人大附中、柳袁照之于苏州十中、蔡林森之于洋思中学。如果校长"一文不名",即使是把名校交给他,估计也会慢慢"不名"起来。所以,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段子     
《环球人物》2012,(29):96
区别经济课上,老师问:"投资和投机有何区别?"一个同学大声说道:"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广东话……"赌徒半夜2点,妻子从别墅的二层走到一层客厅,看到丈夫还在跟一帮赌友玩牌,就对他们说:"听着,能不能让我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安静静地睡一会儿?"丈夫说:"轻点,亲爱的,现在这已经不是我们的房子了……"  相似文献   

15.
正1932年7月,我初中毕业前后,父亲多次和我讨论升学问题。当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两个学校,一个是湖北省立师范学校,一个是省立武昌高级中学。父亲倾向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因为这个学校是公费;而且,尽管这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毕业生升大学,但是,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也有升大学的。我倾向于武昌高级中学。为什么呢?上世纪20年代,湖北省教育事业萎靡不振,中学教育尤为落后。对于此种情况,以李四  相似文献   

16.
丁东 《炎黄春秋》2012,(10):36-40
"文革"那年,我15岁,正在北京师大一附中读初中二年级。"文革"前的我,学业一直顺利。小学考上了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即原来的师大附小,中学考上了师大一附中,都是名牌学校。那时虽然也开始讲思想革命化,但学校里还是功课好的学生吃香。从家庭到学校,对我似乎只有一种要求,那就是把功课  相似文献   

17.
中学档案工作是中学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学开展各项活动的一个载体,真实记录学校发展的历程,更是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各方面,是学校的信息之源。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把徒弟推向业余舞台 1974年夏天,一位朋友带来了一个小伙子,说他叫孙仲江,是江岸车辆厂子弟中学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期间是学校艺骨干,在《白毛女》中跳大春,还喜欢说评书,只听了我一次口技表演,就学我的样子弄了一段口技,想给我当徒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2015,(8)
<正>19世纪的某个最平常的傍晚,荷兰的一所中学早已放学。校园内万籁无声。突然,一个身影不知在何时偷偷潜入了学校,然后,从教学楼地下室的窗户,钻进了学校的实验室内……这个身影属于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雅克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不过那时,他还是个上中学的少年。少年之心1852年8月20日,范特霍夫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位有名的医生家里,由其祖父母抚养。  相似文献   

20.
正在民风古朴、人杰地灵的郎溪县,有一所闻名遐迩的美丽学校,她就是省中——安徽省郎溪中中学。.安徽省郎溪中学创办于1941年。2006年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11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占地200余亩。建筑宏伟。设施一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区、运动区、生活区和丰富多彩的景观绿化区共同组成,形成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结丽校园。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宣城市文明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徽省绿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是中央教科所《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实验学校、全国学进单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尚德、博学、求实、刨新"的校训,牢"合格加特长,规范加创造"的育人目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