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春耀 《世纪》2020,(1):95-95
我是个京剧爱好者。近日,我读到《世纪》2019年第四期刊载《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一文,文中有沈飞德所摄的"梅兰芳纪念馆"(原梅兰芳故居)的三帧照片,颇有亲切感,令我记起52年前的1967年7月初,我曾到去过那里的往事。那时是"文革"初期,梅兰芳故居为"军管"的一所院宅。  相似文献   

2.
要受点磨难     
有首歌叫什么,名字记不得了,其中一句歌词是:"忧愁它总是缠绕着我。"要是叫我唱,该唱成":磨难它总是缠绕着我。"真的,在我这一生里,从小到大,甚至可说到老,总有磨难伴随着,缠绕着。经得多了,也就想开了。有时实在气愤不过,到没人处,大声地吟诵两句蒋光慈的诗以遣怀,以泄愤。诗  相似文献   

3.
夏天的滋味     
正夏天有很多特色,而夏天的滋味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有一些滋味是很独特的。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吧。首先当然是"甜"啦,夏天我们最爱吃的两种食物——冰淇淋和西瓜都是甜滋滋的。让人尝一口,就从嘴里甜到了心里。所以,我一看到冰淇淋和西瓜,就像小熊维尼看到蜂蜜一样爱不释手。这就是"甜"。接着就该讲"辣"味儿了,这可是夏天不可缺少的滋味。夏天,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街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李恩 《文史精华》2013,(9):65-67
关于历史,中国有句富含哲理的老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有一句"鉴往知来",更是至理名言。去年我将对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回忆,写了一篇亲历性的文章,记载我在那饥荒年代吃的几样东西(不能说是"食物",只能说是"东西")。我的两个孩子看后根本不相信,瞪着眼睛说"哪有这事",好像是我编的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5.
卢星林 《世纪》2020,(3):31-33
我志愿"一手捏笔,一手握枪"1966年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因"文革"原因到1967年才进行分配。分配方案中有一个名额是去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志愿。8岁时,首次见到解放我家乡的战士,成排站在院子里,纪律严明,我就很羡慕。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始终伴随我成长,至今依然喜欢。叔叔卢世立是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文革"期间,穿绿军装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6.
壮士无言     
<正>一个游客到了上海,想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说,欢迎参观,但要登个记。游客有点意外,但还是拿起笔来,一边登记一边说,你们这里的"八百壮士",有一半是我老乡咧!工作人员蓦地抬起眼,问:您是通城人?游客说:是的!撞上了壮士我到通城是为了戏。就这么个几十万人的小县,一边傍着湖南一边挨着江西,左牵黄、右擎苍的,花鼓戏、打锣腔、提琴戏,山歌小调什么都有,热闹得很,便想实地去看看。壮士是撞上的。我用"撞"字一点也不夸张,"嘭"地一下,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首歌唱道:"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有一个传奇叫:一路向西。这是我看见诗人、学者马知遥名字时想到的两个句子。它们表达的是一种方向与时空的转移。当然,也是为某种信仰或理想所必须的生命路径。从第一次在西安见到睡在我上铺的英俊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是我到贵阳市工作以来第三次参加市政协会议的联组讨论,也是最开心的一次。听了24位委员的发言,感到都很有价值,特别是围绕"三创一办"工作,提出了许多"金点子"、"银主意",有很高的"含金量"、"含银量",表现出很高的参政议政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我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9.
家长要留给孩子什么在一次讲座中,我问一个孩子:"你这辈子最大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起初有些疑惑,继而回答道:"我没有什么目标,我什么都不想要,也不需要。"现场一片哗然,不明白孩子为啥什么都不想要。孩子说:"我妈妈有六十家连锁大超市,每年都能挣很多钱。我计划一年吃掉一家超市,全吃掉的话,还能吃六十年呢。我现在十几岁,到我七八十岁的时候,超市全吃完了,我也差不多该死了。"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晚上,有一只粗心的蝙蝠闯入了我的家里,还真让我吓了一跳!"啪!"正在看书的我听到了这么一个响声,放下书,打开了房门,看见了正躺在地上的一个黑色东西,心里松了一口气:"呵,原来是纸掉到地上啦!吓我一大跳!"又一想:"不对呀!纸掉下去的声音哪有这么响?"我的心里便紧张起来,一点一点地向前挪着脚步,想要搞清楚那是个什么东西。我挪到了它身边,怯怯地凑近一看:原来是只蝙蝠呐,小眼睛,小鼻子,大  相似文献   

11.
日前读到贵刊2013年第1期"《顾准文集》出版的曲折(卢惠龙文)",提到"文集在上海学林等一些出版社飘移过,未果",不禁勾起我一段清晰的记忆。1988年的一天(具体日子记不得了),黄安国介绍我认识陈申申,并说有一部很好但可能有风险的书稿想推荐给我。我说好啊,我愿意看看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稿。于是,约定了一个日子,陈申申陪同我前往陈敏之家,谈书稿之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顾准著作  相似文献   

12.
多变的夏     
正夏,有很多味道,它有时是甜的,有时是酸的,甚至有时是咸的、辣的。我喜欢甜甜的夏天,起床简单,穿衣容易,让每天欢乐的时光延长。嘴里衔根"冰工厂",甜甜的味道融入嘴中。与好朋友到游泳池去"畅游一夏","运动细胞"完美的我,总能赢得比赛,她们围着我,让我教她们技巧时,我心里甜滋滋的,或者打一场"水中球"也总能乐在其中。虽说热,但甜甜的夏天真好。夏天也是酸的,为了那"陈省身"等级考试的优秀,七月的夏天中我只能在"题海"中畅游,面对同学们QQ、短信上  相似文献   

13.
我有过一个月的网站从业经历,也算"IT"(挨踢)了一次。那时我住在北京一条"幸福大街"。每天早上6点起来,图的啥?咱又不爱看日出。主要是那个点坐公交到最近的地铁站,一般耗时20来分钟,算是北京公交的"非典型"速度。  相似文献   

14.
正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到了,我把书包扔到家里就跑出去跟小伙伴玩去了。玩着玩着,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我回家一看,果然,我看到了我的小金鱼浮到了水面上。由于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所以就去问爸爸,爸爸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就很无奈地吐出了两个字:"死了!"我听了,立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和小伙伴把小金鱼捧在手里,都目不转睛地  相似文献   

15.
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所写的一本哲学书送给蔡元培,希望换取来北京大学读书的机会。某次,两人见面,蔡元培不等梁漱溟发问,主动说:"你的大作《究元决疑论》我拜读过了,有胆识,有立论,见解独到。我这次到北大当校长,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广罗人才。我想你可以到北大来教授印度哲学。"梁漱溟自然不敢答应,论学历,他只有中学;论  相似文献   

16.
"妈妈,昨晚你梦到我了吗?"儿子睡眼惺忪地问我。每当此时我的内心深处就会涌现出一股股暖流,这正是我最近实施的"梦工程"。一天,我跟儿子说起了我的梦:"昨天晚上妈妈梦到了一个小朋友,你猜会是谁呢?"没想到此语一出,儿子的眼神立即起了微妙的变化,他有点羞涩又有些渴望地小声回答:"妈妈,肯定是我吧?"儿子  相似文献   

17.
风雨·彩虹     
正她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我想,她脸上的明媚笑容便是我百看不厌的风景。她,是我的妈妈。快要一年了。刚刚想起来,距离妈在北京动手术的时间竟有一年之久了。这一年,我想我能够体会到在家休养了12个月的妈妈心里的苦闷。我至今仍记得那天吃饭时她说:"其实死亡比起忍受病痛的折磨,已经是微不足道了吧。"我低着头,什么也没说,只是忽然觉得视线模糊成了一片。那是妈妈最难过的一段时间。我眼睁睁地看着她被病痛  相似文献   

18.
有话说田间     
邢卓 《钟山风雨》2013,(2):21-23
田间的大名我是早有所闻的.十五六岁的时候"文革"烽火正炽,我在捣毁的学校图书室里捞得过几本书,其中就有田间的诗作,现在已忘了是哪家出版社的版本,反正田先生的《致战斗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戎冠秀》等大作从此就印在我的脑袋里了.后来又在不断补充的知识中得知田间上世纪30年代曾参加过"左联",闻一多对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评价.说到"左联",就想到鲁迅,说到闻一多,就想到那篇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对鲁迅和闻一多的崇敬带动了我对田间的景仰.  相似文献   

19.
捕鱼     
正我的爷爷长着一对"顺风耳",有一双"千里眼"。别看他六十多岁了,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捕鱼达人哦!这一天,风和日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我又和爷爷到了江堤下。爷爷用他那双"千里眼"扫视了一遍,指着江边一条小渔船说:"那是我们的船。"只见他左手拿着一支桨,右手也拿着一支桨,左右开弓,划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书架     
世间之物,向之所欣,情随事迁,以为陈迹,而陈迹于架,书亦然也。遂造物以列,名之曰:书架。我有一个枣红色的书架,上面陈列着我所有的书:从漫画到古文,从寓言到哲理,从科普到医学……应有尽有。在书架的两侧我贴上了一副对联"书富如海求真探知",横批"学无止境"。书架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