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要参与全球化,逐鹿多极化,参与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加快自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必须加入WTO。经过艰难的17年的谈判,我国已获准加入WTO。我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深化政府改革是加入WTO的关键。WTO的法律原则、规则很多,所有本质概括在一点就是政府签协议。我国政府签署的近300份文件中,只有2件涉及企业,其余全部是政府承诺怎么做,所以是政府签协议。加入WTO后,首先受挑战和冲击的就是政府。政府的核心问题是适应性,如何去适应WTO的法律、规则。政府的难点在于能力、范围、层次的有限性;政府的重点在于处在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有着深刻的背景因素,西方政府理论是其出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经济全球化为"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特征是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宏利 《丝绸之路》2011,(6):105-10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但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很严’重。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需依靠地方政府间的积极合作,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全球化浪潮冲击着国际政治资源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对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因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全面认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资源带来的各种变化,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国际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5.
张勇  何深静 《人文地理》2015,30(2):65-71
借助对城市企业主义的简明定义,即以"企业化表述"和"企业化方式"来实施"企业化战略",通过考察中部小城河南省济源市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城市企业主义经历了由萌芽到深化的"全球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中国,城市企业主义是多重尺度共同作用的产物;市场化和全球化构成相互交织的推动力量;城市体系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城市企业主义的战略与行动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由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尹晓煌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主任何成洲教授主编的《全球化与跨国民族主义经典文论》一书,于2014年4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球化和跨国民族主义研究是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所选译的西方当代学术名流论文,尽管视角各异,但共同之处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移民和流散人口的关注。例如,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王爱华(Aihwa Ong)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透视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地方政府管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给中国城市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地方政府的企业化倾向更加明显,并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了种种反应。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地方政府力图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的制约,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强化地方发展利益的一种新城市管治方式。章通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分析了其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主导角色,透视了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管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国内讲得最多 ,分歧恐怕也最大的一个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它是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 ?如果是 ,则如何理解这一规律 ?目前我们对经济全球化在认识上有哪些重大误区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对于经济全球化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界定 ;对其实质 ,说法也不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年 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 ,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 :“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许多学…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哪个国家都必须以各种方式参加到这个全球化进程中来。不想偏离人类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从马克思对全球化的基本观点,对全球化的特点,全球化的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观点。马克思与全球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3,(35):12-12
重启全球化 【英】《经济学人》10月12日 金融危机以来,此前无拘无柬的全球化进程被形形色色的经济壁垒所取代。这一点在资本市场愈发明显,2007年全球资本流动量星11万亿美元,去年下降到1/3。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形成的江泽民全球化思想,是中国特色全球化思想的新发展。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析了其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是当今全球化思想的源头;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态度及方法;毛泽东的全球化思想是江泽民全球化思想的奠基;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是江泽民全球化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雪 《神州》2013,(20):175-175
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哪个国家都必须以各种方式参加到这个全球化进程中来。不想偏离人类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从马克思对全球化的基本观点,对全球化的特点,全球化的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观点。马克思与全球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支撑各个理论流派发展的阶级力量引领和影响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认清各个流派全球化发展观点的实质,抓住引领全球化发展的主流思想,确认无产阶级是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以更好的促进和适应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为世人瞩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历了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和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产业全球化历史发展阶段的。本文拟就广东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中心市场地位作一探索,以求证于方家。一、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大市场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1405—1433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C·Colonbo)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Da·Gama)绕过好望角开辟欧洲到印度的东方航线;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F·D·Magalhāaes)作环球航行等航海的伟大壮举,从…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与客观趋势。作为具有覆盖世界意义的恢弘实践进程,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产物,而是在世界历史的深化中所形成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年的发展历程,是对全球化的参与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会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态势。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特点,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面临的极富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争论中的全球化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并背衬全球化进程启动以来的长期历史,分析了全球化的基本层面的具体形态和宏观脉络。进而就我国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冲击问题,发表了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姜桂石 《世界历史》2005,(3):132-133
由李世安、刘丽云等著的《欧洲一体化史》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该书从史学的角度和运用史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历史与现实的欧洲一体化运动作了全方位的透视。通读全书,给人以视角新颖、概括性强和富有见地的感受。一、《欧洲一体化史》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欧洲一体化的史学力作。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区域化在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区域组织或区域集团已多达100多个。在诸多区域组织中,欧盟(前欧共体)是率先成立的区域组织,它虽然经历了艰难…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同的核心内涵正在经历着一系列重新定义的任务,命题的多重性导致观点的多样化。在西方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面前,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日益担心自身的文化认同困境以及文化自主特性阿拉伯学者认为全球化确实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认知并不是相同的,而是多元主义的。阿拉伯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出应对良方,包括排斥全球化、应对全球化、捍卫全球化以及敌视全球化,以伸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学者对全球化的不同视角说明阿拉伯世界的思想、社会与文化的多元化,对全球化的多元认知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影响元素。而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参与全球化而言,全球化不可能被全部接受也不能全部抛弃,接受其的态度可以称为“积极中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徐海英 《人文地理》2010,25(5):16-21
在全球化主题的研究上当代人文地理学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人文地理学具有跨学科和追求时尚的学科特点,受多种理论和方法论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庞杂的全球化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地理学家而言,把握地理学的全球化观点,正确理解相关的名词和全球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三大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一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演化及其全球化的研究主题;二是全球化概念及空间辩论的演化;三是通过全球化历史演化框架,了解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空间结构的地理学观点的演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理论,近二十年来正在成为学术热点,“全球化”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观念。对此,史学界应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学者们在全球化定义、起源、性质和影响等方面都有歧义,但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在密切,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化”作为一种过程,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与史学中的经纬坐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其影响是多元的,对它的认识也应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其中史学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期刊发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并非代表编辑部的观点,依然是文责自负,意在推动与全球化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