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妇女参政,作为政治运动来说,始于民国初年。戊戌变法以来,妇女界在天赋人权学说影响下,产生了参政意识,但还没有成为主要思潮。当时妇女的觉悟完全是“女国民”的觉悟,她们把自身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和男子一样,将全部精力献身于推翻满清的事业,没有注意到妇女运动本身的实际问题。直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湖南的先贤们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救国的道路。1921年7月2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而湖南的党支部则于同年10月在长沙建立。随后党支部迅速发展,革命力量得到了空前壮大。湖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湖南走出去的共产党员更是震撼了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来,海外华人作为少数民族为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华人妇女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华人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一批优秀的华人妇女在各国政界脱颖而出,成为华人参政的佼佼者。本文拟对近年来华人妇女参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告诉找们,妇女是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支伟大力量。中国妇女有着为国出力为民族争气的优良传统,她们同男子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全国各族妇女的英勇奋斗和自觉奉献,就不会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①。妇女参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妇女参政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既取决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又取决于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开放,既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制约,又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还需社会环境条件作保障。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乐朋 《钟山风雨》2011,(4):63-64
中国素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后宫不干预朝政的传统。而事实上,从西汉吕雉到清末慈禧,女人干政、主政的情况也有过,武则天干脆撤去帘子,由后宫走向明堂,登基做了女皇。但在中国漫长的皇权社会,多数时候总由男子主宰,只有男权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6.
1919年五四运动后,郭沫若在日本开始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并筹备创办进步文化刊物。1921年郭沫若曾经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东北之行。对于这次意外的关东之行,即便与他关系十分亲密的友人也不知详情。  相似文献   

7.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牺牲时只有39岁。他是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共初期几起重要事件的直接参与人。他最先站出来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和政策;他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人武装;他是最先站出来反对王明路线的中央委员之一,是红二军团和湘鄂西苏区纠正立三路线的领导人;他奠定了湘鄂西苏区更加巩固的基础,取得了湘鄂西苏区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他贯彻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正确的军事路线,进一步巩固了红军,为红军开创了更宽阔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秦亚男  王君峰 《沧桑》2013,(3):33-35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国内民主革命的高涨,近代意义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从宣传"不缠足""、兴女学",到鼓吹妇女出国留洋、投身革命,再到民国元年妇女参政运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步入高潮。民国元年的妇女参政运动从领导者到组织者再到参与者,都是作为解放主体的妇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步入高潮。留日女学生在此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留日女学生充当了此次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与组织者;其次,留日女学生运动期间创办了大量的宣传女子参政思想的报纸,为参政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再次,留日女学生借助报刊宣传男女平权等思想,促进了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为参政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留日女学生回国担任教师,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批"新女性",为参政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之际,我国蒙古族分为汉南蒙古即内蒙古,汉北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其中汉北喀尔喀蒙古分为四部分,“一曰土谢图汗、一曰车臣汗、一曰札萨克图汗、又善巴,自为一部,曰赛音诺颜共部四,为旗八十有六。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俄罗斯,广五千里,袤三千里,北极高四十二度至五十一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至偏西二十六度,人约七十万口”。清初清廷在外蒙古地区设定边左副将军,驻乌里雅苏  相似文献   

10.
王赳 《世界历史》2007,10(6):14-21
1905—1914年为了扩大妇女选举权运动的社会影响,给政府制造压力以争取议会选举权,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掀起了一场颇具特色的抗议斗争。她们通过过激行动、戏剧性行动、报刊宣传等扩大影响的宣传策略,广泛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形成浩大的政治声势,使妇女参政问题首次成为公共领域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外蒙古政局错综复杂,动荡不安,史所罕见。旧俄覆亡破坏了东方原有的国际均势,使先前的俄国势力范围外蒙古成为力量真空和各种政治势力竞相角逐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1921年2—3月,库伦、恰克图相继失陷。1万多名中国难民流落到上乌丁斯克、赤塔等地。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对北京政府与中国东北地方当局接运这批难民的经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报告主要依据2011年9—12月在湖南盟员中所做问卷调查和所开座谈会获得的数据和事实写成,描述和分析盟员参政素质的三个方面即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参政品格的现状,揭示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调查表明,总体上,多数民主党派参政人员的参政知识是符合要求的,但对某些参政知识亚类的了解尚需不同程度地深化;他们的整个参政能力是基本胜任的,但是少数参政能力要素需大力提升;他们的参政品格达到了一定境界,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虽然主要依靠自身的修养和组织的培训,但也需要包括参政环境的改善在内的一些外在条件配合。  相似文献   

14.
一、概说商周时期,湖南被视为未开化的南蛮之域。近几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出土,特别是在洞庭湖区发现了不少距今5000—9000年间新石器时代的古老文化,除具有大溪、屈家岭和龙山文化特点澧县梦溪三元官古文化遗址外,还发现距今9000年左右的澧县彭头山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的临澧湖家屋场遗址。说明应在商周以前,湖南境内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和比较发达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文化。以石门皂市为代表的商代遗址,出土了  相似文献   

15.
90年前的那个春天,年轻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行,足迹遍及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扬州、长沙、洛阳、汉口、九江、北京等地。一路走来,他不仅观光游玩,而且拜访各类名人,从前清遗老郑孝胥、文化怪人辜鸿铭、国学大师章太炎到倡导白话文的胡适、主张“青年中国”的李汉俊等人,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2019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大选的结果与成因,大选中华人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在2019年加拿大联邦议会选举中,华人积极参政,共有41名华人精英被提名为各政党候选人参选,其中8人当选。华人候选人主要集中在华人人口集中居住的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当选华人能够代表华人社区的主流民意。在加拿大联邦大选中,华人社团发挥领导和助推作用,积极进行选民教育、选举动员和筹款活动。在加华人积极参加投票和助选活动,参政意识显著提高。华人选票受到各政党高度重视,在华人聚居的选区发挥关键作用。加拿大华人参政仍然存在一些新老问题,但展望未来,他们的参政水平会有进一步提升,能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华人权益。  相似文献   

17.
1918-1921年英国对待关余问题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根 《民国档案》2004,5(4):64-70
1918-1921年英国对关余问题的态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8年9月广州军政府打算武力夺取广州海关至1920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重掌政权。英国的态度是:赞成按一定比例向滇、桂军阀控制的广州军政府拨付关余,但反对军政府武力攫取海关的企图;广州军政府分裂后,将关余交由总税务司掌管,反对将关余分别交给广州军政府中的不同派别;不支持北京政府独享关余;反对北京政府撇开列强,控制关余的企图;军政府分裂后,赞成支付属于北京政府的关余;反对由徐世昌提出、得到美国赞成的用属于广州军政府的关余收买南方舰队的计划。第二阶段,从1920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重掌政权到1921年4月列强强行解决关余问题未能成功。英国的态度是:执行敌视孙中山的政策,仍不同意向广州政府拨付关余,对孙中山夺取海关的计划进行武力威胁;不直接与广州政府打交道,以免造成对其承认的印象;准备抛弃孙中山解决关余问题;支持北京政府得到所有关余;后来态度有所变化,赞成关余用于治理西江;最终欲在损害广州政府利益基础上强行解决关余问题,但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
1921年吴县知事温绍梁被控案档案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总商会、吴县教育会、农会致江苏省长王瑚呈 1921年5月5日呈为知事贪鄙狡猾、玩法殃民,请迅赐撤任查办,以做官邪事。 窃维县治为民政实施之基体,知事为庶事执行之主干,知事之贤否,与地方利害民生休戚有直接之关系。查吴县知事○○○自接任以来。已届三载,不惟对于地方要政在在废弛延搁,且复贪鄙龌龊,深于嗜好,因之暮夜苞苴,贿赂公行,种种玩法殃民之举,罄竹难书。兹特检举数端,请为钧座详晰陈之。  相似文献   

20.
闻黎明 《百年潮》2003,(4):51-57
清华学校的早期学生运动史上,可歌可泣之事不一而足,但牵动过许多人、轰动北京城的同情罢考事件,却迄今鲜有详述.这次事件,不仅使当年毕业的辛酉级中29人被留级一年,而该校其余七个年级的学生也被给予集体留级一年的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