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年),随着日本诸侯分争时代的结束,其货币制度也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历史上,继丰臣秀吉的太阁检地后,德川幕府的统治者德川家康及其后继者们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幕藩体制,并以检地为依据确定石高分封制的原则。更好地推行“石高制”这一土地所有制度,在其执政期间,根据客观的政治经济状况制定并实施了检地政策。本文主要叙述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各个阶段的检地政策、实施目的、实施情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石岩 《满族研究》2012,(1):90-96
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打出了"民族协和"的口号,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挑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收买和欺骗的手段,操纵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组建反动武装,围剿和镇压东北抗日力量。在日伪的统治下,东北各少数民族遭受残酷的摧残与迫害。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伪统治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献中对台湾原住民人口比较系统的记录始于荷兰殖民统治时期。但是 ,学界对这一时期原住民人口的规模及其消长却缺乏研究 ,以致某些人为制造“台湾民族”而肆意夸大原住民人口的历史基数。根据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的相关文献和“番社”户口调查资料 ,台湾原住民纳入统计的人口约 5万至 7万人。荷兰退出台湾时 ,全岛原住民人口估计为 11 83万— 15 8万人。由于疾疫的流行、荷兰殖民者的屠杀、部族之间的争斗及自然灾害等原因 ,造成原住民人口的锐减。那种认为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时原住民人口基数为 50万的说法 ,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6.
库益菴 《文史月刊》2013,(12):24-27
征服一个民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掠夺她的经济使其贫穷,毒化她的肌体使其赢弱,摧残她的文化乃至母语使其失去信仰。这是日军的信条,也是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的一贯手段。最终。炎黄子孙给了他们响亮的一记耳光,提醒他们“中华民族是永远征服不了的”。  相似文献   

7.
1853年黑船事件发生后,德川幕府和各藩开始发展近代海军。为培养海军人才,幕府于1854年8月聘请"森宾"号舰长法比尤斯及其部属在长崎进行了预备传习活动。1855年底,幕府正式创办长崎海军传习所。从1855年至1859年共聘请了两批荷兰教官,招募了三期包括幕府和各藩的学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近代日本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廖小健 《史学集刊》2006,32(6):44-50
后冷战时期,马来西亚与美国展开一连串激烈交锋,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马来西亚对美采取强硬政策的原因,包括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改变,以及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等。但马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美国还跃升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这与马来西亚成功的外交谋略不无关系。对美政策有效地捍卫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提高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基本体现了马来西亚当时的国家利益,充分显示了小国外交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建立殖民统治的“新国家”,极力策动内蒙部分上层人物、分裂分子组织武装,乘机暴乱,大搞民族分裂的“独立”、“自治”运动。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稳定殖民统治,对内蒙古地区的管理形式采取了以蒙古“王公为中心”体制的所谓“民族自治”的怀柔政策。当伪满洲国各级政权完全控制在日本人手中的时候,便开始废除传统的蒙古王公制度,实行“特权奉上”,蒙古王公享受了两个多世纪的特权被彻底剥夺。  相似文献   

10.
清朝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天山南北后,为填补新疆战后出现的人口空缺,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始,对迁居的内地移民,包括普通户民、商民、遣犯等制定了相应的落籍政策,迁徙新疆的不同移民群体陆续转换了移民身份,顺利落籍新疆。这些应时应势落籍新疆的移民不仅充实了新疆户籍人口,而且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陈良  李华杰 《沧桑》2009,(1):162-163
列宁人本思想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人本思想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它不仅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帝国击败,被迫割地赔款,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异族的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蹂躏.沦为二等公民,本拟就日本殖民下的民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台湾发行了大量的公债,并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吸纳,从而制约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掠夺台湾人民,并将台湾经济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李晓巧 《湖南文史》2014,(10):54-55
370多年前,日本实行的是非常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1635年,仅把长崎作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规定只有三个国家的船只可以进入,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很多清朝商人在长崎登岸跟日本人做生意,但是日本对清朝商人有硬性规定:原则上每年来日本的清朝船只不能超过70艘。据日本人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统计,从1648年至1688年,40年共接纳清朝商船1736艘。  相似文献   

15.
本论述了1907-1911年庞鸿书任贵州巡抚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禁烟政策和措施,并对这些政策和措施以及庞鸿书本人的禁烟政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海南沦陷时期的日本占领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抗战中日军侵占海南岛时期,日本力图将海南岛殖民地化,是其对海南岛占领政策的核心。为此,日本在推进其在海南岛的殖民活动、强化殖民统治机构、控制殖民体制下的文教事业等殖多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其对海南岛的领土野心也就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将中国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文化母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尽其可能地吸收。尽管幕末以来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并没有阻止部分日本人对"洋学"的吸收学习,相反却使得日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西力东渐"风气下积极学习西学,而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更明确了日本人的这一目标。本文以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变化为中心,分析日本幕末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重新认识“锁国”政策对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史学界,迄今为止,对日本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所谓“锁国”时代,仍存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因袭的理解和解释。如近年出版的,解放后由我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日本通史》就作了如此论述:“从1639年颁布最后一次锁国令到1853年美国叩开锁国大门的200多年时间里,日本在国际环境中完全处于孤立状态。”“锁国政策的实施,堵塞了日本人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亚嘉 《安徽史学》2005,1(6):120-122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三民主义不仅作为一种核心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腐朽的封建政体,还为拓展和深化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国民党统治中国理论上的"合法性"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