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16世纪英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光耀 《安徽史学》2002,25(3):90-94
本文认为16世纪是英国社会重要转型期,此间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农本经济的松弛解体、市场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最终形成国内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展格局和开放性的对外贸易体制,而这正是近代英国率先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世界历史》2001,(4):30-37
就历史发展而言,流民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16世纪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英国流民问题突出。流民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流民有哪些特点?流民的状况怎样?鉴于失业、贫困、流浪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经  相似文献   

3.
16、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中的父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荣 《史学月刊》2001,(1):93-99
父权主义是在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背景下,为适应秩序和稳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16、17世纪英国大多数人共同的政治态度,为英国君权的扩张和君主实施社会控制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暴君和暴政在英国的出现。英国率先完成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父权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及地区,粮食的概念有所差别。本文按英国统计习惯,粮食指谷物。粮食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粮食政策目标、粮食政策手段、粮食政策效应三者互动形成的粮食政策体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粮食政策则包括粮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政策。目前,世纪粮食问题已引起举世瞩目,有关各国粮食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各国粮食政策的历史形成进行考察却较薄弱。本文拟就16世纪英同粮食政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秀荣 《世界历史》2001,1(2):65-72
从中世纪自然经济向近代商品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过渡,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最早、最成功地发生在英国,这与面向市场、代表新经济的土地所有、经营、手工工场主、商人阶级影响、参与政治,分享政权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样的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20世纪的英国、特别是60—90年代拜占庭研究事业的起步、发展、繁荣和学科整合的经验,分析了20世纪英国拜占庭研究的优势、弱势、经验和未来。文中特别强调了师生传承体系在英国拜占庭研究学术群体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并说明了社会资助、跨学科合作、女性参与及拜占庭研究的开放性对促进英国拜占庭学术繁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中亚史研究领域中,伊斯兰时期的中亚史是个薄弱环节,而16世纪~19世纪的中亚史更是薄弱中的薄弱,这主要是因为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献几乎都是用当地穆斯林的语言文字写成的、而我们大多数学者对此却很陌生。本文概述了16世纪~19世纪中亚的历史,介绍了约50部有关的穆斯林文献。这里所说的穆斯林文献,包括用波斯文和察合台突厥文写成的著作,文献的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传记及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的英国从自身实力出发,利用外交手段周旋于各个国家之间,在欧洲实行"扶德抑法"的政策;在远东,以牺牲英日同盟和中国的利益来与美合作,并利用日本在远东地区制约美国;对苏俄,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对,同时又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寻求与苏俄经贸合作。英国的这些政策在2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实力的衰落越来越明显,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突飞猛进,实力超过英国,扩张的胃口日益增大时,英国不得不采取妥协,最终走上了绥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城市现代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9世纪的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而且率先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首先在城市物质环境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革,从城市街道的规划改造,到居民住宅的建筑规范,从居民私人空间的营造,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使城市的物质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其次,在城市的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探索,使城市管理摆脱了中世纪的寡头统治,进入到民主监督与管理的时代。由此,使城市的发展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数量扩张后,进入到了质量的增长时期,即向城市现代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英国报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报业的发展表现在销售数量的不断增长、报纸名称的多种多样以及名称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办报目的与特色的背后是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商人对社会的深沉责任感和浓浓的人文关怀,报业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因素。18世纪英国报业的发展没有脱离深刻的背景环境,在"对当前历史记录着"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4世纪的英国劳工立法是英国政府为了应对黑死病的不良后果而颁布的立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将从国外、国内两方面概述这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集体谈判是近代英国兴起的一种劳资争议化解机制,调解、仲裁成为当时集体谈判的原初形式。集体谈判制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兴起,主要因素有:新模式工会的迅速兴起及其推行尽量避免罢工、倡导劳资合作的斗争策略,为集体谈判制兴起提供了重要前提;雇主组织兴起后,其对工会地位的认可以及对仲裁、调解的认同,成为集体谈判制兴起的决定性因素。此外,19世纪后半叶经济繁荣带来的收入增长为劳资转向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稳定的关注以及对于和平化解争议的期望,为集体谈判制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之,集体谈判制是19世纪中后叶英国经济社会繁荣背景下劳资双方斗争策略转变的必然结果,它促成了近代英国劳资关系从对抗向合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至今,英国政府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最终剥夺了数百名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席位和表决权。这次改革虽然没有历史上那种轰轰烈烈的场面,但作用不容低估。它废除了议会中以爵位世袭为传承纽带的特权制,代之以非世袭的议员选任制。可以想到,若无1997年工党的上台,就不会有这次议会改革。即便如此,该党还是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实行改革的。  相似文献   

14.
澳门在葡人初到广东时还叫蠔镜澳。葡人是否一开始就要它?它为何被看中?诸书很少讲到或语焉不详。本文愿略述其要。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对重商主义的研究局限于经济学说史领域,并引起了广泛歧意和争论,甚至有人主张放弃这个概念。通过对重商主义特征进行历史考察表明,重商主义政策和思想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最早的转型政策和转型理论形式,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的开端。因此,重商主义是相当明确的历史范畴。对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迎华 《史学月刊》2000,11(4):85-92
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是19世纪英国历史的主旋律。在工业化的浪潮中,许多妇女走向社会,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意识。在社会政治民主化运动中,她们接受自由主义思想,参与党派活动、宪章运动和反谷物法斗争,甚至独立开展争取妇女选举权、与男性平等的经济权和社会立法权运动,向社会显示自身的实力,不仅改变了轻视妇女的传统社会立法,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中.以金银为主的批量贵金属进口,是印度常规海陆贸易中最关键的部分。一般来说,亚洲地区贵金属主要来源于西亚,而西亚的贵金属又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黎凡特的贸易路线,从欧洲南部和东部获得。但印度的贵金属并非全部来源于西亚。也门和波斯同样提供大量金银,输入印度西部沿海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接收港口有肯帕德(Cambay)港(后来被苏拉特港口代替)、卡利卡特港。虽然按照现在我们所能得到的数据很难将也门、波斯的输入量与西亚的输入量进行量化比较,但可以明确的是,经印度西北部陆路输入的为数不少。再次.东南亚曾经也是亚洲另一个贵金属的重要来源地。至16世纪,全球贵金属的生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实际上有两个具体的促成因素:其一,发现美洲以后,在西班牙人的援助下,墨西哥和玻利维亚丰富的银矿得到了充分开采。其二,日本的地位上升,成为了亚洲金银的主产地。本文拟通过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阐述16—18世纪世界各地贵金属流入印度次大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颖 《安徽史学》2005,4(1):12-16
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的严重化和济贫法制度的失效是这一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来自工人阶级的政治压力是其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费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德国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了先导作用.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立法逐步形成了涉及到养老、失业、医疗、儿童等方面比较完善的福利体系,标志着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确立.它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史上一次根本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20.
金贞烨 《风景名胜》2021,(2):0387-0388
克劳德·洛兰是欧洲早期理想主义中国风景风格绘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其早期创作艺术生涯中,对于中国英雄主义史诗式西方风景与中国田园乡野牧歌式中国风景的结合表现最为深入人心,并在18世纪被后人奉为中国风景画的一种创作主要范式。克劳德的绘画偏重表现理想化的场景与人的参与,通过运用光影变化以及空间层次的区分,创造引人入胜的愉悦感。18世纪英国开始兴起了关于如今绘画美术的运动,并迅速掀起了"风景如画"的如画热潮,在以威廉肯特为代表的造园家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克劳德洛兰及他的理想风景画对 18 世纪英国乡村景观营造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