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从隋朝到清朝一直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从唐朝开始,科举考试分为文试和武试,分别选拔文武官员。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定规,文试分四级进行,其中乡试、会试、殿试(廷试)一般三年一考。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的科举考试里,状元是凤毛麟角,而状元驸马更是寥若晨星,有史可查的状元驸马只有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人,这位状元的婚姻,却是地地道道的被"拉郎配"了。  相似文献   

3.
由于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密切,唐代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新罗文人,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中华文化,而且从事诗文创作,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诗人与新罗诗人相互有许多唱和,在《全唐诗》中,收录有20多首新罗人的诗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崔致远。  相似文献   

4.
佚名 《文史月刊》2012,(10):18-18
一、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锡正唐朝天宝二年,朝廷科举考试的阅卷由侍郎宋遥、苗晋卿负责。御史中丞张倚位高权重,深得唐玄宗的信赖和器重,这年恰逢他的儿子张锡正参加考试,宋、苗二人为讨好张倚,在阅卷中作弊,发榜公布张锡正名列甲等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 ,始创于隋朝的科举考试是在克服察举制弊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中 ,对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朝为四舍郎 ,暮登天子堂”。一千多年来 ,科举考试几乎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问政、为官、富贵、立业的惟一途径。正因为如此 ,围绕着它 ,曾演出多少低回婉转、令人捧腹的人间闹剧。后门状元据《唐摭言》记载 ,唐朝的高锴多次任主考官。他为官清正 ,所录取的人都有真才实学 ,但也有无可奈何之时 ,乃至出了个“后门状元”。高锴第一次主持进士考试时 ,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始创于隋朝的科举考试是在克服察举制弊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中,对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千多年来,科举考试几乎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问政、为官、富贵、立业的推一途径。遍翻史册,围绕着它,曾演出多少低回婉转、令人捧腹的人间喜剧。 后门状元 据《唐摭言》记载,唐朝的高锴多次任主考官。他为官清正,所录取的人都有真才实学,但也有无可奈何之时,甚至出了个“后门状元”。 高锴第一次主持进士考试时,考生…  相似文献   

7.
<正>唐朝,繁华、开放、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其璀璨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使者、商人、留学生、僧侣等纷纷涌入。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四方异域朋友,共享盛世繁荣。长庆元年(821),唐朝对外国留学生开放科举考试,并专门设置“宾贡科”,登科及第者称作“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也可成为唐朝官员。这一举措吸引了四方异域学子纷至沓来,入唐留学蔚然成风。留学生们可在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每到中秋之时或者月明之夜,人们总会吟诵这诗句,记起这位诗人。其实,张九龄远不只是一位诗人,他更是一位政治家,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位著名宰相。一、聪慧博学,文场元帅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张九龄小时候就很聪明敏捷,他7岁时就能写文章,13岁时曾经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谒广州刺史王方  相似文献   

9.
李海珉 《文史月刊》2006,(10):28-31
爱国诗人柳亚子喜用印章,他一生使用过的印章多达160余枚,其中有一枚印章非常特别,印文是“平生不二色”。这平生不二色,透露了柳亚子男女平权的思想,隐含了他在婚恋方面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1902年上半年,年仅16岁的柳亚子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考了个秀才,在整个苏州府就数他最  相似文献   

10.
"枪替"就是雇人代考,替人考试的人就叫"枪手"。 "枪替"自唐朝开始出现,直至清末科举考试结束,1000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可以这样说,它伴随着科举开始而开始,又伴随着科举结束而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黄巢出身私盐贩子之家,父辈贩私盐,本是犯法的买卖,干这样的买卖,做大了,多半需要武装。所以,自古以来,私盐贩子跟土匪盗贼,差不太多,都属于第三社会的边缘人。到了黄巢这一辈上,大约是积攒了些钱财,有本钱改弦易辙了,所以,黄巢从学,读经学诗,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可惜,均名落孙山。唐朝末年的科举,已经跟其他制度一样,开始腐朽,连韦庄、罗隐这样的才子,都屡试不第,何况黄巢。下层人上升的通道堵塞,唯一的办法是投军。此时唐朝军阀割据势态已  相似文献   

12.
我爱我的家     
正我的家非常有趣,每个人的性格各不一样。有学识渊博、忠厚老实的爷爷,有温和慈善、任劳任怨的奶奶,有文质彬彬、幽默唠叨的爸爸,有贤惠能干、粗心大意的妈妈,还有我这个聪明机灵、性格外向的小精灵。由于性格的不同,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现让我来加以说明。我的爷爷是一个高级教师,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知识非常渊博,我遇到什么不懂的问  相似文献   

13.
选择别出心裁的求婚方式,是求婚一击制胜的杀手锏。毕竟很少有女孩能抵抗极致的浪漫。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小伙子Derick Childress对女友Emily的成功求婚,给各位为求婚挠破脑袋的男士做了个好示范,“我知道我要娶一位非常特殊的女性。所以必须采用非常特殊的求婚方式。”他不富有,但胜在聪明又浪漫。  相似文献   

14.
黄明光 《文史春秋》2013,(11):24-26
桂林古代科举考试业绩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如科举三鼎甲人数多、科举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等。而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15.
隆晓鹏 《收藏家》2022,(5):69-76
翰林学士是清贵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张九龄、杜甫,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学而优则仕,翰林学士作为封建社会选拔出来的饱学之士入朝为官,首先要通过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6.
文史精萃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学子们步入仕途的阶梯,因此考试阅卷都非常严格,清代学子的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最后才进行殿试。  相似文献   

17.
状元的年龄     
正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古代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尹枢应试还有段轶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  相似文献   

18.
武德年间的唐突关系与玄武门之变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德年间的唐突关系影响深刻 ,甚至决定着高祖朝的政局走向。李世民在唐突关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既是唐朝与突厥接触、联络的关键人物 ,又是唐朝对付突厥的重要军事将领 ,同时还成功地利用自己与突厥贵族的交情以及突厥的军事入侵 ,长期保持对军队的影响和控制。玄武门之变的爆发与高祖改变对突厥的政策、弃而不用李世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麻将     
正麻将,又称"麻雀""雀牌",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娱乐活动。麻将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代有个叫张遂的人,自幼聪明过人,后出家为僧,取法名一行。公元722年前后,僧一行编制了一套供人娱乐用的纸牌,规格为:宽3.5厘米,长15厘米,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大种类,麻将形制初备。麻将中"万""索""筒",本身是古代货币量的概念:筒即是铜钿(外形圆中间一个四  相似文献   

20.
正说到"贝多芬",通常是指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我想,他与剧作家莎士比亚、科学家爱因斯坦、画家达芬·奇一样,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可是,他的命运非常悲惨。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